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编号: 06JK036)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对人及人性进行科学的分析,从实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践行人性化管理,实现个人非理性到个人理性,进而实现集体理性,推动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性 人性化管理
  
  一、人性及人性化管理的科学分析
  人是一个生命复合体,并非简单的“自然人”、“经济人”或“社会人”,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理性与非理性结合的“复杂人”。人不仅具有与任何“物”相类似的特性,同时人也是动物,具有动物的某些特性,区别于一般“物”和 “动物”,是因为人是“有限理性的高级职能动物”,人不仅具有动物的一般特性,而且还具有情感、善良、权欲等特性并利用之根据环境变化能动地支配自己行为和活动的属性,即人性。
  传统的“以物为本”管理仅仅把人当成“物”或者“动物”来加以管理,导致管理没有活力、效率低下,实现“以物为本”管理向“以人为本”管理转变,必须还其本来面目,首先把人当成人,依照人性来管理,实现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就是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尊重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等组织与个人的全面发展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人性化管理就是要重视企业等组织内外最重要的资源――人,以人为本位、尊重人性的管理。但这远不是“人性化管理”――彻底依照人性来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重视人这种“资源”。无论把“人”当为一种特殊的“物”,依照物的规律来加以利用,还是把“人”当成一种“有理性的动物”,可以遵照他的群居规律性――人际关系方式来提高它的利用率,甚至是把两者叠加起来,人不但是“物”,也是“有理性的动物”,兼用科学方式和人际关系方式来提高对它的利用率,这些都是不科学、不全面的。现代人性化管理中必须强调,人这种“资源”――特别称为与物的资源有别的“人力资源”,它不仅仅具有一般“物”、“有理性的动物”所具有的规律性,更具有自己特殊的规律性――人性。最紧要的是依照人性来管理,发挥人性在管理中作用。这种管理观念的转变,绝不是复古,也不是“西化’,也不仅仅是现代版的儒学管理,其根本的观念仍然是世界和人性的假设,是系统的“人性”、整体突现的“人性”的整合,还“人”本来的价值和尊严。在新的关于世界和人性的假设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管理哲学,形成新的管理方式,并在管理实践中构建新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新的管理理论,走向人性化管理阶段。
  1.人性化管理遵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而劳动是人的劳动,劳动离不开人。人不是为了生产,生产是为了人。遵从人性,充分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不断挖掘人的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财富,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对今天的每一个成功企业都有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自我实现需求,即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心目中要有使命、目标,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要获得生命的意义。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并且不断地变化和升级,而且是有一定次序的,只有在不断满足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人的需求不断升级,人的能力不断提高,才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2.人性化管理是与人性相结合的管理
  人性是“善”与“恶”、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而存在,首先要弄清人性化管理与理性化管理的区别。理性化管理是在管理中只看到了人性中理性的一面、外在的表征,而忽视了他们内在的独特的个性品质。由于管理者常常从可见到的东西出发来考虑员工的需要,因而也常常会出现员工的所得非所需的现象。人与人的个性不同,人与人的需要是有差异的,人与人的反映也是不同的。如果管理者不能充分考虑这一点,而仅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或者是组织的意志去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或措施,往往会导致管理失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管理者没能很好的认识和对待人性的差异。成功的企业都是抓住人性中的某一个点,满足了人性中某一个方面,从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的共性就是给个体以更多的空间,让员工释放自我,认清自我, 发展自我,塑造自我。在这种工作环境里,员工感到的是理解、 温馨和奋发有为的冲动,无需监督和鞭策。之所以会有这种效果,是人性与制度、个性与共性的良好结合。理性要与人性相结合,制度要与灵活相结合。在理性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高效”才会成为现实。同样,理性化管理只有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用人性化管理来弥补理性化管理的不足,引导人的非理性走向理性,才会更好的发挥制度的优势,规避僵化可能带来的危险。
  3.人性化管理顺应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人、财、物是管理的基本要素,而人是管理要素中最关键的因素。以泰勒为代表的西方科学管理,见物不见人,继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阶段之后,企业管理并没有进入所谓以决策理论、系统科学和定量分析为中心的管理阶段,而是更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人性化管理正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它吸取了行为科学理论的精华,以此增强管理的柔性因素,注意做好有关人的各项工作,注意感情投资,重视倡导企业精神,重视民主管理,使企业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的主体是人,只有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人性化管理的维度
  1.知识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虚心学习世界的先进知识、技术,促进了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个人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国家的繁荣都离不开学习,都离不开学习借鉴、新的知识、新的经验和技术。实现自我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和创新型的企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为每一个人、家庭、企业、村社组织和机关团体,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都要加强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从学习当中吸取力量、营养。学习不仅是学知识、学技能,而且是学习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共同的价值观,用价值观来引导和选拔人,这样可以减少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学习型组织首先要重视个人学习,个人学习产生个人知识资本,使个人非理性达到个人理性。个人不学习,整个团队、组织就学习不起来,特别是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要带头学习。一个企业的发展,一个社会的进步,靠的是社会知识资本,就要靠组织和团队的学习,将个人知识资本转化为企业和社会知识资本,由个人理性转化为集体理性,这就是奉献。学习就是竞争力,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不仅要自己聪明好学,还要让整个组织的员工都好学,把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企业才有竞争力。只有把整个群体的学习力、创新力发挥出来,才能不断地自我创造,企业才可能与别人抗衡。
  2.艺术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艺术是说人不仅有理性的一面,而且有非理性的一面,人不仅有共性,而且有特性,对于个性的和非理性的方面用理性的管理是不实用的,必须用艺术管理才能有效果。如两个汽车加油站,一个加油站说我的油是4元钱一升,如果用信用卡付4元5角,那信用卡就不是钱吗?另外一个加油站说付现金一升油可以优惠3角钱,就可以卖的很好,所以像这样的地方就得用艺术管理。艺术管理就是在尊重自然、个性的基础上,引导个人非理性达到个人理性,进而到集体理性,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简单、特效的管理效果,而且还可以创造一种美的感觉。同时,艺术管理应由对人的低层次需要的激励为主向对人的高层次需要的激励为主转化,激励的重点应放在对人的高层次需要的追求上。对员工最好的奖赏莫过于重用员工,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人员、不同思想变化,追求的不同目标,制定不同的目标和管理制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确保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均得以实现。

  3.权变管理
  权变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行为、管理方法是和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的,在企业管理中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管理的核心是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不断调整管理方式,使得环境有动态的最佳效果和满意度,有动态的美感,这种管理就叫权变管理,没有权变,管理是僵化的。
  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在不断地变化,组织对人能力的要求在不断地变化,个体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管理者应依据管理相对人的性格气质特点、知识能力差异、岗位工作差别、行为绩效表现、个人需要追求等,运用不同的管理办法。因此,要求现代管理的思路也必须随着管理环境、管理对象的变化不断转换。现代管理理应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追求科学的管理目标,讲究科学的管理方式,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从而达到科学的管理效果。管理方法应由行政的经济的管理向行政、经济、法律、心理等方面综合管理转化。
  4.组织执行力管理
  生产的复杂化和分工的细致化,企业资源配置机动化和企业边界模糊化,决定了精简、扁平、网络化、有弹性、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创造的网络化的企业组织是未来企业组织创新的特点。这种网络结构组织彻底打破了企业内部功能式权威结构,没有传统意义中企业的那种复杂组织结构、等级制度和决策体系。它依靠内部网络建立平面互动的信息流通方式,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竞争建立起网络市场,企业不再是固定在某一地区内庞大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生产结构,而是一种临时的、松散的“自由人联合体”,以最快的速度组合各方面的力量,来利用一个个商业机会。与传统金字塔式的科层结构模式相比,这种组织模式既能通过改变内部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不同要求,表现出极强的应变能力,又能为其内部组织成员的自我完善提供发展空间和支持条件,能较好地满足人本主义管理的组织要求。所以,企业组织结构的精简化、轻型化趋势使企业组织具有较强的柔性和敏捷性,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这是现代企业组织创新的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人性化管理应该是在充分认识人性的各个方面的基础上,按照人性的原则去管理,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东西为管理和发展服务;同时对于人性中不利的一面进行引导,弱化其反面作用。在人性化管理的实施和手段上采取“人性”的方式、方法,尊重个人与个性、理性与非理性,而不是主观的以组织意志或管理者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员工。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给员工更多的“个人空间”,而不仅仅是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管理。人类的每一次进步,人性都在不断地舒展,实现由个人非理性到个人理性,最终达到集体理性。因此,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人,要了解人,顺应人性,实现人性化管理。
  
  参考文献:
  王征兵:“人性探论”,科技导报[J],2003(10),p6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