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企业间网络理论浅谈连锁企业分店间共享机制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基于对企业间网络理论的认知和理解拓展,以广东连锁企业为背景,通过对连锁企业效应的分析,构建出连锁企业分店之间关系和单个分店创新角度模型,认为连锁企业分店也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经营的“企业”,各个“企业”必须进行合作与竞争,则整个连锁企业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 企业间网络 连锁分店 共享 机制 创新
  
  一、前言
  
  1990年12月26日,广东第一家连锁超级市场――东莞美佳超级市场在东莞市虎门镇开业,标志着广东连锁经营发展由此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广东省连锁经营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外资企业在广东的发展迅猛,开店速度加快(如表1所示),在外资商业零售企业纷纷进入广东发展的同时,广东本土商业零售企业也加快在省内发展步伐,大踏步走出广东(如表2所示):
  表1 2004年部分外资零售企业广东省内门店统计
  
  表2 广东部分连锁企业扩张情况表
  
  尽管广东连锁经营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规模化程度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形式发展不平衡、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等等,尤其是门店间关系管理方面不太理想,各分店间为了比拼业绩,相互之间沟通不善,缺乏交流,协同度不高,亟待解决。
  
  二、企业间网络理论概述和理解拓展
  
  1.企业间网络理论概述。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越来越多的行业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这种方式有不同的术语概括,如“战略网络”、“企业间网络”等等。林健、李焕荣(2001)认为“战略网络”是由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或个人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它由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竞争对手、其它产业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其他组织和企业本身等节点构成;吴思华(1996)认为“网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的联结,并分别从降低交易成本、分散风险、获取范围经济利益、有效取得关键资源、提高竞争地位等动因将战略网络划分为人际核心型、产品核心型、顾客核心型和地域核心型等。杨瑞龙、冯健(2004)认为,这种越来越多行业采用的企业间协调方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企业通过正式契约和隐含契约所构成的互相依赖、共担风险的长期合作的组织模式,并称呼这种形式为“企业间网络”。另外,还有学者使用“网络组织”、“组织网络”、“网络治理”等等术语4。其实,这些术语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定义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无论是哪一种术语,哪一种战略网络,谢洪明、刘跃所、蓝海林(2005)认为,“都体现出这样一种观点:企业的资源不仅仅来自于内部,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从外部获取。”,本文采用“企业间网络”这一术语。
  杨瑞龙、冯健(2004)认为,按企业间网络成员在价值链中的关系可以分为横向网络和纵向网络。横向网络由价值链中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所形成的网络,如战略联盟、合资企业;纵向网络是位于同一价值链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网络,如外包网络、特许经营等。按企业间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又可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在强关系网络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而且网络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企业间网络与外部的交流较少,外部成员也很难与网络内部成员进行交易。而在弱关系网络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松散的,网络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网络成员可以自由地加入或退出网络因而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关于企业间网络的效率问题,杨瑞龙、杨其静(2005)认为,企业间网络有助于企业节约交易费用,有助于企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形成可持续竞争力。
  2.理解拓展。以上理论是建立在企业之间协调方式基础上的,主要是涉及到价值链上外部利益相关者,笔者结合所要研究的问题,根据分析的需要,基于对企业间网络理论的理解,试图将连锁分店也看成是小型的“企业”,因此可将企业间网络分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其中,内部网络指连锁企业分店之间形成的网络;外部网络是连锁企业与价值链上相关利益者构成的网络。
  
  三、连锁经营的效应分析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的经营方式与组织形式,正掀起一场流通革命,它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到了商品流通领域,采用先进的集团化管理方法,实现了流通行为的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和信息化,提高了连锁效益。连锁经营效应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效应。从交易费用角度来看,连锁经营方式与单体经营方式的交易费用是不同的。连锁经营实质是将许多单个企业之间的交易,也即市场上的交易,变为企业内的交易,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交易费用,保证经营成本不断降低,以此确立企业的规模经营优势。
  2.连锁经营的专业化效应。我们通常认为连锁经营最主要的是将工业中的专业化分工引入了流通领域,一方面将流通领域众多独立的职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在企业内实行更为细致的分工和专业化。
  3.连锁经营的品牌效应。市场辐射效应首先表现为品牌的扩张,连锁经营本身蕴含了品牌扩张的思想, 通过品牌的扩张实现企业辐射和网络的功能,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在市场上提升知名度,特许连锁经营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最为突出。
  
  四、基于理论浅析共享机制创新
  
  通过分析连锁经营效应,及对企业间理论的理解,我们得知,企业间网络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应用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还可以应用于连锁企业分店之间的协同。从创新理论可知,创新可以包括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手段创新、实践领域创新等方面。在这些创新层面中,可以从企业整体角度来看,也可以从企业分店之间的角度来看。连锁企业分店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和合作,这种网络只有形成强关系网络才能很好的利用资源,共享资源,达到企业目标、分店目标一致优化。
  对于各连锁分店而言:
  1.要形成同一个企业内的“共生体”。连锁企业各分店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分店之间是部分和部分的关系,整体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是各个部分优势决定的。只有各分店在经营理念方面形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共生体,才能更好的发展。
  2.要形成相互竞争的“独立体”。连锁企业各分店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单位,面对变化的市场面前形成自己处理问题的独立性,要有不断创新的思维,要同其他分店和竞争对手形成竞争关系,只有竞争才能发展,竞争是企业生存的常态,是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手段。
  3.要形成合作关系的“联系体”。连锁企业各分店要在彼此的独立性基础上,享受彼此的创新成果,而这种成果的共享,要由企业内部进行合理的机制建立来保证,要有合理的成果转让和共享激励手段,如果只有共享,没有激励,则共享机制不会长久,也是对知识产权的一种保护,对人的一种尊重。
  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要建立在一定的资源共享基础上的。各连锁分店共享内容应包括管理资源的共享、信息资源的共享、无形资产的共享、有形资产的共享四个方面:
  第一,管理资源的共享。管理资源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其获得与共享,并通过共享来达到功能放大的效果。连锁经营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之上,更加突出了管理效用。第二,信息资源的共享。连锁经营本身便是一个快捷、低成本的信息收集系统。分店与总部的直接联系,以及EOS(电子订货系统)、POS(销售时点系统) 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使信息的传输简单、正确、迅捷,这为连锁经营总部的决策提供了充足的信息。第三,无形资产的共享。关于连锁经营过程中无形资产的共享主要体现在对商标(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契约权利)、营销网络(关系类)、商誉、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综合类) 等方面的共享。第四,有形资产的共享。连锁经营过程中有形资产的共享主要体现在配送环节上,表现为仓库的共享、配送车辆的共享等方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仓库的使用效率与配送车辆的使用效率,使企业的各项费用大大降低。
  只有通过合作和竞争,只有通过资源共享,才能形成专业化效应,形成规模效应,才能有助于连锁企业节约交易费用,有助于连锁企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助于连锁企业形成可持续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健李焕荣:战略网络与企业绩效[J]企业经济,2001(12)
  [2]吴思华:策略九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杨瑞龙冯健:企业间网络及其效率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4(3)
  [4]杨瑞龙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