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和危害,进一步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辅导员减轻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策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职业倦怠即职业枯竭,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其描述与界定为是助人行业中面对工作对个人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身体与心情的疲倦状态。因为高职学生的招生渠道多样化,有将近半数的同学没有通过高考,而是通过学院的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学校,学生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容易发生各类问题和矛盾,给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带来了难度和压力。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者,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量的其他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因此,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入职后,职业流失现象比较明显。根据调查,约65%的辅导员在入职后的3-6年会进入明显的职业倦怠期,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活力,对待日常事务失去激情,对待学生问题应付了事,面对未来工作失去动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辅导员职业倦怠,育人工作这条基础线一旦崩塌,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也将受到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将给辅导员自身、学生管理教育、学院育人质量和社会带来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1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
  任何一种工作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也都会面临职业瓶颈。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更是其中的高发群体,肩负着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处于两者都有却又两者都不是的尴尬局面。据调查,高职院校辅导员很多时候并不是完全按照1:200的标准配置工作,有时候会出现超额或者低配的情况。受辅导员流动和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尤其出现在入职后第五年,即带完两届学生的辅导员。处于这个工作时间段的辅导员逐渐失去入职时的激情与梦想,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工作规律基本熟悉,随着工作轮回的重复,加上家庭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最容易陷入职业倦怠的漩涡。
  1.1对辅导员自身的危害
  好的身体心理状态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前提,辅导员职业倦怠是一种消极负面的能量和情绪。处于职业倦怠期的辅导员对工作提不起兴趣,每天疲于应付大量工作,身心倍感疲倦,甚至会有沮丧和压力感。长年处于压抑和焦虑的氛围下,对内分泌、心理、生理等方面都有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会有抑郁情绪,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对自身身体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带有职业倦怠的辅导员可能会把这种情绪和工作状态进一步渲染扩展。在工作中影响其他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和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1.2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危害
  辅导员一旦陷入职业倦怠,体现在学生身上的直接折射就是冷漠和不关心。辅导员的工作重在平日点滴的关注和积累,积少成多,赢得信任。对学生失去关心的辅导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面对学生的困惑不及时解答,面对学生的困难不及时解决,面对学生的需求不及时回应。甚至会失去学生的信任,无法顺利开展工作。学生的困难和需求得不到有效解决,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甚至会错失学生教育和挽救的最佳时机,给学生的身心成长带来深远影响。
  1.3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危害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工作上一旦陷入职业倦怠,容易表现出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付了事,对待学院的各项政策浮于表面,对待学生问题不予解决。一旦学院辅导员这条学生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出现问题,学院学生管理就会容易出现问题,轻则影响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影响学院的正常教书育人工作,重则影响到整个学院的人才培育以及学院的稳定安全和长远发展。
  2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
  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因素有很多。有来自外部家庭、社会、学生、学校;也有来自辅导员自身性别、工作年限、工作内容等。根据调查显示,75%的辅导员认为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工作责任重是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56%的辅导员认为辅导员职业地位不突出,职业幸福感较低,辅导员的培育和发展得不到重视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其中70%的辅导员在入职后第四年会进入职业倦怠,而女性比男性更加明显,由于女性在社会中除了承担工作中的任务,在入职第3-4年问也会相应承担家庭重任。所以在性别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内外因素的交叉混合,多重因素的叠加,最终影响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的效果。
  3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降低的对策
  3.1以国家政策為保障基础,提高职业地位
  自思想政治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设置后,国家先后出台了各类文件,从行业准入、职业能力、角色定位等方面逐渐规范和完善辅导员工作。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提高了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从职业待遇、职称级别等方面让辅导员工作有平台,待遇有保证,发展有空间。文件中尤其提到“严格落实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政策”这一文件的出台,提出了要把辅导员的职务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这一文件的出台解决了辅导员一直以来在职称职务发展上的瓶颈和尴尬局面。为广大一线辅导员安心扎根辅导员工作岗位提供了保障,让广大辅导员老师能够安心工作,安于工作。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自相关文件出台以来,学院立即积极开展学习研究,根据文件内容修改和完善最新的辅导员管理制度,从政策层面、领导层面、制度层面、组织层面保障辅导员职业发展,改善辅导员的职业现状。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进一步深化辅导员职业待遇,让辅导员劳有所得,相比同期的行政管理和教师,辅导员的职业待遇略高,从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上为辅导员职业地位的提高保驾护航。   3.2以思政教育为出发点,优化辅导员队伍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根本之处在于本末倒置。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用了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学生日常事务的处理,而少有时间沉下心做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事务繁杂,学生群体特殊。高职院校受传统职业院校班主任制影响深远,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学生管理信息化办公系统运用不充分。习惯性把大量的日常事务压在辅导员身上。因此,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需要减负。首先,学校层面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和作用,发挥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良性运作与协调,共享共用办公及教学系统。明确辅导员工作事务领域和工作职能划分,帮助辅导员从琐碎工作中理清头绪,理顺思维,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学院人事和学工部门应该关心辅导员职业队伍建设,按照3-5年的工作年限,制定辅导员校内轮岗制。这个轮岗并不是单纯指辅导员脱离辅导员工作岗位,而是指以学期为单位,让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行政系统内部轮流交换。比如系部之间,学工处、团委之间。让高职院校辅导员有机会通过岗位轮换,进一步了解各个学生管理系统工作的流程和内容,锻炼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综合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辅导员职业发展瓶颈和倦怠,也为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储备干部,完善学院干部人才的交流和培养,达到稳定辅导员职业队伍,优化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效果。
  3.3以职业形象为落脚点,提升职业成就感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是一份以爱育人工作,更是一份良心工程。每每提起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家想到的首先不是老师,不是教书育人,而是日常服务性工作。在访谈中,常常听到辅导员老师抱怨,很多学生从来不称呼自己为老师,而是直呼辅导员,就像直呼饭店的服务员一样。辅导员负责管理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可是在学校部分教师和学生群体中,职业形象却和后勤服务人员一样。良好的职业形象没有被树立,是辅导员职业地位不高,职业成就感低落的重要原因。高职院校辅导员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需要辅导员自身、学院、社会三方面三管齐下。首先,辅导员自己不能单纯埋没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善于学习文件政策,善于从日常事务中总结提炼反思。抓好教学和科研两项工作,多角度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其次,学院层面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辅导员职业责任,奖惩分明,权责清晰。为有能力,真心为学生的辅导员搭建良好的職业平台,做好辅导员梯队建设。从长远政策层面支持鼓励辅导员的多渠道发展,并为辅导员今后的发展理顺思路,打通关节。最后,从外部社会环境方面,在学生和家长中树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典范,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职业形象,帮助辅导员赢得职业成就感。
  4结束语
  虽然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职业倦怠有多种,但始终上有国家政策保障、下有学院关怀、中有育人成效。处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辅导员老师们,要挺直腰杆,要加强学习,提升职业能力,树立职业形象,在育人工作中找到职业幸福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98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