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路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时期扶贫工作千头万绪,银行在金融扶贫当中是重要的力量,但因为在参与过程当中,金融扶贫方法不当,产生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结合了当前银行参与金融扶贫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思考了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优化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扶贫;银行;参与路径
  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当中处在核心位置,在支持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整形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作为金融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金融机构,其参与到金融扶贫当中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但银行如何去发挥金融的优势,做好新时期金融扶贫以及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却需要深入思考研究。
  一、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主要方式
  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完善,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主动性在不断增强,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如有些银行积极参与到贫困县(区)的学校修建,开展扶智工作,资助贫困学生。有些银行支持贫困县(区)的企业,建立股权扶贫基金,以每年分红的收益用于贫困户的帮扶,有些银行则购入帮扶村的产品,实现贫困村财富的转化。
  总体上来说,银行参与扶贫可以归结为两种模式,一种是银行直接用金融手段参与扶贫,直接由银行向贫困地区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帮扶县区村镇,开展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另一种则是间接参与扶贫,这种模式下银行只提供金融服务,一般是向产业提供金融服务,通过扶持帮扶县区村镇的企业来发展当地产业,由企业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为乡村振兴做贡献,这里建设学校,资助贫困学生等也是一种间接参与的方式。
  二、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主要问题
  根据前文的分析,在银行参与金融扶贫当中,两种模式都存在一些优势,但也有很明显的弊端,深入分析来看,银行参与金融扶贫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无法实现精准扶贫
  从早期的精准扶贫到现在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扶贫工作关键就在精准。应银行利用金融服务来参与扶贫,很难实现精准。因为信息不对称,精准识别的难度太高。以往银行只能通过调取人民银行个人征信数据库信息来识別贷款人的资质,但是小微企业、个人经营者缺乏与人们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对接权限,很难核实贷款人征信信息。而对于扶贫来说,在发放扶贫小额贷款时如何去精准识别贷款人就是贫困人员难度很大,尽管早期精准扶贫工作当中,建立了贫困卡,然而实际上建档立卡期间是存在一些遗留问题的,这造成了信息上不对称,精准识别难度大。
  (二)脱贫和返贫共存
  一般意义上来讲银行参与金融扶贫是为了实现造血式扶贫,与财政扶贫的输血式扶贫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在银行参与金融扶贫当中却逐步表现为输血式扶贫,不断用小额贷款等来输血,这里边的风险是非常大的。现在为什么强调扶贫先扶志,关键性的问题是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会下达任务指标,金融机构出钱出力,这种工作机制下,形成了扶贫不扶志的状况,忽略了造血功能,甚至一些地区造成了贫困人员对扶贫形成了一种慈善依赖。脱贫意识不强,对于银行来说,很可能发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而当银行开始停止输血,那么就会出现原本脱贫的贫困户返贫。
  (三)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缺乏有效协作
  近些年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从宏观层面上推动很多金融扶贫的政策措施,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是金融机构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当中,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发挥协调优势,而是各自为战,从各自的优势角度去发力金融扶贫,造成扶贫效率不高。
  三、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思考研究
  (一)造血不忘输血,精准扶持特色产业
  我国早期实施的扶贫工作,使用的是传统的输血式扶贫,现在讲造血式扶贫,对于银行参与金融扶贫而言,不仅要做造血式扶贫,还要以输血式扶贫为辅助。所谓扶贫先扶志,关键性的问题是要先改变贫困地区贫困人员的等、靠、要思想,并努力去实现造血与输血的并举。一般来说,先通过输血来挖掘出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因此可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优先给乡村特色产业输血,将产业发展壮大后,来实现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注意这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是要精准,不能采取大水漫灌的扶贫策略,而是要采取进准改观的策略,重点扶持特色产业。比方说一些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对于当地政府而言,依托现在的政策必定会优先发展旅游产业,并且会积极的引入社会资本,而对社会资本来说,要去帮助当地政府打造旅游产业,耗资巨大。对于银行就可以适当地给予这些资本一些资金,实现风险分担,然后通过小额贷款等形式,给当地人,尤其是创业大赛上取得了成绩的个人或团队提供支持,一些返乡创业的人才也是为其提供小额贷款的主要对象。通过这些人来将特色产业发展起来。
  (二)大数据+互联网,征信体系是关键
  当前是大数据时代,也是互联网时代,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征信数据来源更加多元化、多维化和非机构化,实现个人征信数据的广覆盖和实时更新,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来看,其征信数据主要来源于工资收入、社保记录、信用卡记录、带宽记录等维度,仅覆盖与银行发生过信贷关系的群体,覆盖范围有限,大数据征信则不一样,采用的是新的信用p9nggu体系,数据来源更加多元化,覆盖群体更加广泛,在大数据征信当中会去挖掘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产生的交通出行记录、水电费记录、燃气费记录、社交记录、旅游记录、网购记录、贷款记录(包括网贷)、政务办理记录等等,对于贫困人员,实际上上面所涉及的一些信息是没有的,银行要为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金融服务,一般情况下就会去找建立了档案的贫困户,然后发放一些小额贷款,包括助学贷款,创业贷款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来让贫困人员自我造血。但如同上文所言,这里边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信息不对称关键就是农村没有形成健全的信用体系。从金融扶贫的角度上来讲,信用体系是非常关键的,现在仅就贷款这一金融产品来说,都需要贷款人具有一定的信用才能获得贷款,对于农村的金融信用体系构建,在很早以前就在寻求突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对完善的信用体系,不过阶段性的成果是有的,比如通过信息征集建档可以精准地确定扶贫对象,通过创建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活动,可以逐步提升农村的信用意识。政府、央行、银行机构等参与信用体系建设,协同发力,政府主导,央行推动,将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数据建立起来,并实现全国联网,将农村居民的信用信息纳入到征信系统当中。这样大数据的优势就能够发挥出来,通过信用体系来实现精准地提供金融服务。
  (三)发挥金融优势,整合资源,打造金融体系
  金融具有资源聚合效应,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贫困地区项目建设输血,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现在所强调的乡村振兴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持,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建设存在巨额的资金缺口,银行参与金融扶贫,可以借助储蓄、理财、赵权、机井等,把贫困地区小额分散资金聚拢,并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设计,资金互换,跨区域调剂等方式,为贫困地区的项目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
  对于银行而言要积极寻求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发挥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展合作,补足相互之间存在的短板,尤其是资金短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形成比较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提升抗风险能力。抗风险能力高,风险分担好,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也会相应的提升,再加上大数据征信,可以实现精准地参与金融扶贫。
  进一步说,银行还要有政府合作,强化协调配合,银行要探索建立健全与扶贫工作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确定金融扶贫工作当中的重点区域、特色产业,重点项目以及扶贫对象,强化信息共享和政策制定,其中大数据征信是关键一环,要求要在政府主导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同时要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银行、社会资本、政府合作打造PPP项目,这对于乡村振兴当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项目建设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银行是参与金融扶贫的重要力量,在金融扶贫当中,银行要发挥优势,尤其是在数据采集方面的优势,推动大数据征信,并且联合政府,在央行的推动下,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并纳入到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当中,同时依托互联网,实现征信数据的共享,方便银行参与金融扶贫。
  参考文献:
  [1] 郭利华,毛宁,吴本健,等.多维贫困视角下金融扶贫的国际经验比较:机理、政策、实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26-32.
  [2] 黄英君,胡国生.金融扶贫、行为心理与区域性贫困陷阱--精准识别视角下的扶贫机制设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2):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44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