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会计行业出现了很大的人才缺口。本文针对信息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机制落后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的现状,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调整教学内容的具体对策,以期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1. 026
  [中图分类号] F230;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1- 0058- 02
  0      引    言
  随着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创新成果不断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形态。会计也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深入融合,以会计信息化为基础的互联网+会计、财务大数据和智能会计等将成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财务分析与管理,提高决策、计划以及管控的能力,将是会计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培养“财务+大数据+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会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迫切问题。然而,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对学生信息化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对会计专业教学来说势在必行。
  1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在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如今的会计不再是只依赖会计学理论单机化地开展简单的核算和监督职能,而是往搜集、储存、传导与运营信息的会计信息化方向发展。我国在大数据和会计领域的人才缺口均达到数百万人,但能掌握和应用一定大数据技术的财会人才却很稀缺。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对接职业社会需求。
  1.1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一是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偏离。由于我国信息化技术起步较晚且发展迅猛,许多高校会计专业没有能够及时根据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同时,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还需要配合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反馈,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偏离程度。二是不同层次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目前,我国各层次的高校均有开设会计专业,但各层次高校间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较小,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仅在研究生阶段作了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区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鲜有差别。很多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存在偏差,重视对学生理论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实际操作能力。三是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指导教学实践。我国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普遍存在表述宽泛,内容不够细化的现象。因此,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执行,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这些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问题都导致了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
  1.2   人才培养机制落后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阶段,培养机制注重对会计理论的学习和考核,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还是以理论课程为主,配合少量的实践和实习课程。部分学校也在积极构建校企合作,但大多数都流于形式,并未形成实质性成果。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学校的人才培养也不能很好地契合社会需求。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掌握的理论知难以应用于实务工作,他们在入职后还需进行一系列的岗位技能培训,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
  1.3   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高校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时,课程所授内容存在着很多的内容重叠。如在财务会计课程中,会计基础、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和高级会计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内容重合。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需要进行重复劳动,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不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由于會计专业自身的学科特点,我国高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以及授课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除了会计专业的几门基础课程和一些管理学选修课程外很少涉及其他内容,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工作岗位需求。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目前会计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信息化背景下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面临着被机器取代的冲击,会计行业也不例外。从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到财务机器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传统会计工作被信息技术所取代。基层财务人员被从机械、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他们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的会计不再是只依赖会计学理论单机化地开展简单的核算和监督职能,而是往搜集、储存、传导与运营信息的会计信息化方向发展。企业发展的需要和会计职能的改变,要求现在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会计学、管理学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数学、统计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未来的会计人才一定是“财务+大数据+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由传统理论、单一的教学模式向现代以计算机和大数据技术为载体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转变。
  3      信息化背景下培养模式优化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做好充分的人才市场调研,切实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也应积极配合、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中。落实校企合作项目,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论坛交流和联合培养等方式,确保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能尽快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其次,不同层次高校的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突出特色,为不同岗位针对性地培养会计人才。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各有侧重展现教学特色,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信息化会计专业人才。最后,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精准、具体,避免表述宽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就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标准。因此,高校应在把握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
  3.2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仅仅学好理论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但是很多高校会计专业仍偏重理论教学,存在实训课程占比较低,实训设备利用不足,实训内容老旧等问题。因此,高校会计专业不能照搬陈旧的教育理念,只注重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加实训课程。防止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脱节,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上。同时,也要配合评价机制的调整,注重过程考核。目前,高校会计专业评价学生主要是以个人的期末考试为主,结合其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然而,会计工作岗位众多,需要不同岗位人员之间的合作。所以,评价机制除了要反映个人能力以外也要综合反映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状况,是否积极参与任务,是否积极讨论、分享。在实践方面,要加强校企合作,落实校企合作项目。很多高校的校企合作都只是流于形式,企业参与度低。究其原因是学校不能为合作企业输送满意的人才,从而导致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学生企业实习主要安排在寒暑假,时间较短,还未完全接触到核心业务实习就结束了。因此,在学生企业实习过程中,学校应积极配合、及时沟通学生的实习情况,企业也应该主动给予学校反馈,共同提升合作质量。
  3.3   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应注重提高教学效率,避免重复教授重叠的内容。这就要求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进行合理规划将各门课程打通,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组织教学。针对专业课之间的教学内容重叠问题,教研室可以根据课程体系成立的团队,采用同一课程体系教师团队集体备课的方式,统一、合理安排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教学。在教材选取方面,可以在选取一本参考教材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自编讲义辅助教学。在系统学习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加开设一些学生未来可能需要使用到的信息化技术课程,如统计、计算机类课程。培养“财务+大数据+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4      結    论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不足,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应当把握时代脉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出契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思哗.浅析大数据技术时代下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8):104.
  [2]张亮.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纳税,2018(14):32,34.
  [3]胡盼.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经贸,2018(12):73-74.
  [4]朱迪.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的研究[J/OL].经营与管理,2019(10):67-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95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