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川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路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川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其发展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通过分析该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地调研经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物流体系;(2)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3)延长产业价值链条,提升品牌带动能力;(4)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5)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各类主体协调发展;(6)推动农地有序流转,创新农业经营方式;(7)建立多元化涉農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川东北地区;特色农业;路径选择
  一、引言
  川东北地区地处川渝陕甘四省(市)结合部,属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腹地,是四川向东、向北出川的交通节点,地理区位独特,相当部分区域属于国家级、省级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境内超过三分之一的区县位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内部发展基础薄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该地区除少部分综合生产条件较好的区域可适当发展工业外,绝大部分丘陵和山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川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1.发展现状概述
  受交通条件和耕地条件等因素限制,川东北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利用其独特的自然条件,逐步向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中,发展茶叶、木耳、羊肚菌、竹荪等具有地区特色和种植优势的农产品种养业,推行林木下套种中药材、果树下套种茶叶、核桃树下套种油菜等种植方式,在耕地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进行果蔬室内栽培,在坡耕地上进行立体生态农业开发。目前,川东北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已粗具规模。
  资料来源:根据《川东北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四川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整理得到。
  2.取得的主要成效
  (1)培育了多种经营主体,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
  部分村镇通过采取先行试点、示范带动等方式,探索出了种植大户带动、家庭农场促进、合作社推动以及企业加农户等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培育了种养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主体,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在众多模式中,数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方式效果最为明显。企业在和农户签订农产品产销合同时,设定了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格和市场价格,收购时执行就高不就低的标准。这一模式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2)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为更好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川东北地区抓住农村土地流转机遇,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交由受让人进行统一经营和管理,创新了农业经营模式,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防止了大量土地撂荒,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3)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农户均从中获益。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增加了地权(经营权)收入,根据土地类型和面积的大小可获得数额不等的租金收入;而转入土地的农户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经营特色农产品,提高了农业产出的附加值,进而增加其经营性收入;此外,土地的集中化经营释放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了农户所在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尤其是对贫困家庭而言,增收效果十分明显。农户增收渠道的拓宽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也将有力助推川东北地区脱贫攻坚步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川东北地区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耕地面积较少,且多为坡耕地,耕地质量退化明显,且零碎分布,机械化、集约化经营条件相对不足。此外,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川东北地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营管理成本和物流成本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农业发展。
  2.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机装备水平低下
  适应川东北地形条件的农机、加工等设施设备的研发不足,农业装备生产技术研究滞后,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难以适应农业发展需要,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机装备水平低下。川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依旧是传统模式,无法有效满足脱贫攻坚、增收致富的发展要求。
  3.品牌建设滞后,产品附加值低
  对区域内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包装、经营和推介不够,且以原料销售和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低,中高端农产品供给较少,地区农业发展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问题突出,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低下。
  4.生产要素流出加剧,发展支撑条件不足
  受区位条件限制,川东北地区对人才、资金等的吸引力较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趋势明显,人力资本积累严重不足,“谁来种地”问题严峻,特色农业发展遭遇严重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瓶颈。农村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政策的普及。由于传统小农观念的存在,部分农户不理解政府的政策,对土地流转和项目引进等持消极态度,不愿配合政府部门工作,致使部分优质项目难产。随着生产要素流出加剧,特色农业发展的后续支撑条件严重不足。
  5.经营主体发育不足,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经营主体仍以农户为主,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家庭农场处于发展初期,缺乏相应管理办法,亟需扶持引导。从总体上看,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龙头企业缺乏,农业生产辐射带动能力弱。其次,小型经营主体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对接引进项目相比,往往无法对项目的可靠性进行有效识别,项目搜寻成本高、经营风险大,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此外,对于抗风险能力本就较弱的中小型经营主体而言,从事特色农业生产既要防御自然灾害又要承担来自于市场的风险,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相对滞后,致使部分已投产项目在农业保险市场上无保可投,这类情况进一步加大了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风险,不利于特色农业发展。   6.经营管理不到位,项目效益不明显
  政府主导下的一些农业项目在落实到基层地方政府之后,受财力限制,部分项目的后续经营管理不到位,项目收益低下甚至为负。以核桃产业为例,政府的后期技术指导和相关的扶持政策无法持续跟进,苗木存活率相对较低。其次,种苗栽种之后,未实行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增收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农户主人翁意识淡薄,且过于注重短期经济利益的获取,对于经济作物的管理和维护较为懈怠,也使项目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7.配套保障机制不健全,长期投资规划受限
  目前,由于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大部分村民对于土地流转有所顾虑,担心失去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宁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流转。此外,即使流转,流转期限也较短。土地集中程度低,流转周期過短,不利于政府制定中长期农业发展规划,同时也打消了投资方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种苗研发等长期性投入的积极性。
  四、未来发展路径选择
  特色农业作为一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符合川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需求。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希望对川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有所裨益。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物流体系
  利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培育达州、南充等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广元、巴中、广安等城市的物流设施构建,统筹布局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依托渝新欧班列、蓉欧快铁等国际交通物流大通道,壮大电商物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市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2.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创新管理体制,健全农业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允许专家、科研人员等合理兼职取酬、离岗转化和参与创办科技型企业,加强成果转化,提高技术服务收益。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完善科技推广人员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方式,推行科技特派员、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院(校)地合作等服务模式,整合农业科技资源,促进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与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之间的协作,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推动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农机研究院和地市农业科研院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川东北地区开展技术指导,开展驻村农技员培训,为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户开展远程技术支持,强化农技推广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力量向山区有效延伸,提升特色农业发展科技贡献率。
  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普及高性能、低成本、易操作的农业设施装备,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各类经营主体购置适用农业机械,提高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和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突破川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机械化瓶颈。
  3.延长产业价值链条,提升品牌带动能力
  发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由单一的生产性功能向生态、观光、康养等复合性功能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强化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认证与保护,以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推广名优品种和适用技术。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实现特色农产品的转化增值。结合茶叶、菌类、丝绸、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和大企业支撑大品牌策略,鼓励和支持后劲足的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联合打造品牌,提升南充“中国绸都”、大竹“苎麻之乡”等相关产业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标准化手段,全面提升品牌含金量,加强创意设计,打造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中高端产品,提高地区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
  4.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1)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推进涉农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改革,明确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市场定位,强化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快贷款担保体系建设,探索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出资设立担保基金,建立以农业担保公司为龙头的信贷担保体系,引导地方龙头企业为中小经营主体提供担保。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资金来源。
  (2)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增强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
  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品种范围和实施区域,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和农业保险的联动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保险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保险赔付标准,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切实增强大中小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更好助推川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
  5.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各类主体协调发展
  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完善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支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参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水平,规范合作社运营,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合作社服务质量。鼓励农民合作社之间联合,促进农民合作社提质增效,发展产加销一体经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财政项目优先向评级较高的合作社倾斜。强化对龙头企业的扶持、监管和引导,使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开拓市场,使其在建设高标准产业基地、培育品牌、开展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探索出台配套扶持政策,鼓励外出人员返乡从事农业开发,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特色农业发展积累人力资本。
  6.推动农地有序流转,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户通过互换承包地、打掉田埂、连片耕种等方式,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引导土地向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推进特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此同时,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依法保护经营主体根据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使其具有稳定的经营预期,以利于各经营主体进行持续投资和长期规划决策。
  以产业为依托,推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农产品产销合作,引导农户与带动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但需要注意的是,川东北地区还有大量零碎、分散的土地,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形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针对这一情况,可根据实际条件发展精细农业(精准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和低耗、环保,进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7.建立多元化涉农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川东北地区的基层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其他配套项目的后续维护。这就需要省(市)层面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用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支出总量逐步增加。此外,应注重各类涉农资金的整合优化,建立多元化的涉农资金投入机制。可考虑由政府出资设立特色农业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川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建设,扩充资金来源,保障优质项目的资金需求。
  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扩大政策覆盖面,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以利于农地长时期稳定流转,从而促进川东北地区农业的集中化、规模化经营,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配套性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红彬.“三品一标”视角下的农业品牌化发展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2):26-27.
  [2]郭伊楠.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13(03):59-61.
  [3]章力建,徐前.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加快西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以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4(03):44-47.
  [4]余丽霞,张志英.四川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0(11):41-44.
  作者简介:罗雪华(1992- ),男,汉族,重庆江津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开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21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