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强化财务分析助力企业经营决策的现时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很多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做好财务分析,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基于此背景,本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财务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财务分析如何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阐述财务分析的内容及方法。然后结合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分析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价值时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中小企业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财务分析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财务分析僵化死板、缺乏深度,导致参考性很弱。同时还指出,有些企业的财务分析走过场,没有实际解决问题。最后从意识形态、财务制度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财务分析工作的新思路及具体对策。本文为中小型企业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分析水平以及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财务分析 经营决策 财务管理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不断涌现出的新经济名词让人目不暇接。有人说改革开放的前40年,企业面临的是如何长大的问题,今后的40年,企业面临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即在世界经济不断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如何占有一席之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增收节支并持续创造价值。而通过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客观地评判企业的优劣,并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确保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进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管理活动。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揭示出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为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各级政府的决策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财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四大能力分析。一是偿债能力。它反映企业是否可以如期足额偿还债务的能力,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方面。短期偿债能力常用分析指标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二是营运能力。它反映企业经营运作的能力,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常用分析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三是盈利能力。它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四是发展能力,也称企业的成长性。它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是将某项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项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为进一步分析差异原因指明方向。对比分析的形式比较多样,包括企业内部的对比分析。例如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对比分析;本期实际数与上年同期实际数对比分析(同比分析);本期实际数与上期实际数对比分析(环比分析);或者本期实际数与历史上完成情况最好期间的指标对比分析。还包括本企业与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对比分析或者本企业与行业标准的对比分析等等。
  2.趋势分析法
  根据企业连续数期的分析资料,分析各期间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进而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变动趋势及合理性。包括月度趋势分析、季度趋势分析、年度趋势分析等。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该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分析指标主要会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各项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以便抓住重点,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实际销售收入与预算销售收入差异分析,可以分别对总销量、各种销量比例、各品种售价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二、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时存在的不足
  高质量的财务分析助力企业经营决策,反之则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起到负面影响,认清当前财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可以更好地提升财务分析质量。目前导致财务分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忽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许多管理者每天忙于研发、销售、市场,在他们的认知中,这些部门是可以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部门。财务部门是费用部门,财务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开票、报销。能保证每月提交了财务报表,按时报了税,别闯什么祸就可以了,至于财务分析,那是财务内部的事情。对于经营决策,管理者往往凭借对市场的经验判断进行,忽略了财务分析对经营管理的作用。长此以往,由于没有科学的财务分析支持,主观的决策往往容易发生偏离,企业面临风险。财务人员感到工作没有受到重视,加之核算工作繁重,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每个月的工作目标也就停留在按时结报表、按时报税这种基础核算上,无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而对财务分析,要么不做,要么因為水平有限、时间有限敷衍提交一份应付差事。如此循环,财务分析成为一项可有可无的“鸡肋”工作。
  (二)财务分析目标模糊,使用者如坠云雾
  要明确财务分析的目标,首先要明确财务分析的使用者,使用者不同,需求也不一样。企业的财务分析有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外部使用者有投资人还有债权人,内部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各方人员对财务分析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外部投资者关心是否能收回投资,是否有利润分配,是否可以继续投资;外部债权人关心债务是否可以如期收回,企业是否能履约支付利息,内部经营者更关心企业的经营业绩。由此,如果向各方提供同一版分析报告,那就是无的放矢,因为不能从财务分析里迅速捕捉到需要的信息,所以许多使用者对财务分析不以为然。其次,使用者不同,对财务分析的理解也不同,尤其一般的使用者不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如果财务分析通篇都是专业术语、专业指标,对于使用者来说,即便不是一份天书,估计也是头昏脑涨。财务分析工作僵化、死板,是许多企业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高频评价,首要原因大概也是源于此。   (三)财务分析内容浮浅,参考性很弱
  财务分析有如医生看病,需借助一定的手段,找出企业的“病灶”,然后对症下药。然而,有的财务分析只是描述“病情”,没有找到“发病原因”,更无从谈“开药方”。比如,有的分析中写道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未完成预算任务,差距有多少。但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却没有了下文。这只是停留于反映问题的所在,但没有进一步分析,没有下功夫挖掘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收入下降是单价调整的原因还是销售数量变化的原因?进一步分析,是研发设计导致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还是市场推广没有达成市场认知,还是产品生产质量低劣少人问津?假如根本原因是研发设计导致的,企业可能还要就这个问题进行专项分析,是研发经费不足所致,还是缺乏市场创新设计,还是设计成本过高所致?当找到症结所在,企业就要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制度去完善,如果没有找到问题所在,那只是隔靴搔痒,是肤浅的,对报告使用者来说是无效的,更不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价值。
  (四)财务分析价值打折,缺乏落地措施
  财务分析的重要价值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通过财务分析,找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改进措施,但有的企业后续措施是否落地,却无人跟进。例如,经过财务分析,发现是由于研发经费不足,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不够,同时由于赶工期、抢进度,产品没有通过充分的测试就发给了客户,结果产品出了问题,客户的订单受到很大影响,而且不断返工修复加大了产品的成本。找到了问题的所在,那后续企业要如何做呢?有什么解决方案呢?有没有人跟进呢?是不是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后,因为研发的不确定性就只能这样了呢?如果面对这个问题,企业听之任之,束手无策,那财务分析的价值就打了很大的折扣。那以后的经营过程中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此,财务分析就表现为形式主义,没有真正地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三、加强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对策
  对于通过财务分析发现的问题,企业要正视面对,并积极解决。从思想上给予重视,从制度上给予支撑,同时不断探讨更灵活有效的方法,提升财务分析的质量,发挥财务分析的价值。
  (一)强化全员对财务分析的重视
  首先,管理者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工作对经营决策以及投融资决策的积极作用,改变过去凭经验、靠感觉、拍脑门的决策方法,从源头上对财务分析工作加以重视,对财务分析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同时,将财务分析的结果与预算、绩效、激励等挂钩,借此提高财务分析的地位。其次,形成财务分析制度,在制度上保证财务分析工作的落实。制度一般规定由财务牵头定期召开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的财务分析会议,并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会上由财务部门通报财务分析情况,提出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会议形式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为了保证财务分析的质量,提升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通过信息化技术,将财务人员从日常繁重而琐碎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快速对经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在客观条件上,给财务分析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让财务人员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思考数字背后的含义,去展开更有价值的财务分析工作。
  (二)分析目标明确,描述通俗易懂
  1.探究使用者的需求
  财务分析对于不同的使用者,其使用目的不尽相同,所以分析人员首先要明确使用者的需求,才能更有指向性地开展分析工作。企业为了协同发展,各部门侧重的经营指标往往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分析人员走出财务空间,对使用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分析指标,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比如,有的部门希望了解部门的人均效能,用以调整部门人员结构,财务部门就要设计一定的评价指标,并对此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这种定制版的财务分析报告会让使用者更有兴趣,因为对使用者的经营决策有帮助,也更愿意支持配合财务分析工作。
  2.形式丰富,描述简单明了
  一篇生动的财务分析报告,除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外,还要考虑使用者的专业背景,一般给财务部领导的报告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对本专业有些陌生的领导则要力求通俗易懂。在分析报告中,不光要有财务数据,还要有非财务数据。因为有许多经营活动是无法用财务指标来衡量的,例如客户满意度、市场能力、科技创新。单纯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容易造成一种短视行为,不利于更好地面向未来。在形式上,除了有文字描述外,还可以配以各种分析图表,一目了然,更有冲击力。
  (三)深刻理解业务,增强决策支持
  一份全面而有深度的财务分析,一定是以业务为基石,离开业务的分析是闭门造车,更谈不上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理解业务,首先要理解企业的战略,因为企业的业务都是围绕战略开展,而财务战略的制定也是基于企业战略制定的,所以业财融合是必然的趋势。今后的财务人员,不能唯专业独尊,不光要有财务专业技能,甚至还可以担当产品经理的角色。比如,A公司的资金周转一向很安全,近年来,公司的战略进行了调整,目标是迅速扩张占领市场,然而通过财务分析预测发现企业的资金周转开始紧张,于是经过对企业供产销全产业链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采购部门的采购资金的支付有问题。出于对业务的理解,财务部建议企业从原来的分散采购逐渐向集中采购转换,凭借规模经济的优势从供应商处获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争取账期政策。正是基于对业务的理解和明察,把财务分析与业务实质有机地融合,通过剥丝抽茧似的财务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支持。
  (四)措施到位,坚持决策价值导向
  财务分析中揭示的问题,往往是企业决策中的痛点,有些可能是难啃的“硬骨头”,有些可能涉及企业各部门通力协作。为了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必须有一抓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前面提到,企业因为研发这个短板,造成订单的减少和成本的增加。那么,面对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如何将短板补齐,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呢?企业可以在很多环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比如,可以在项目立项前,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重大项目,经过权力机构集体审批,关注项目促进企业发展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这要求研发部门编制项目进度预测表及研发经费预算表,同时加强对研发过程的阶段评估,提供足够的经费,杜绝资源的浪费。在人员管理方面,对骨干人员设立一定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及责任感。以决策价值为导向,企业可以协同各方资源,从各项制度措施上逐步解决暴露的问题,问题是否得以有效解决,通过持续的财务分析可以得到验证,这也是财务分析的一种闭环管理,让财务分析真正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四、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个背景下,高质量的财务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是顺应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助力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目标。高质量的财务分析,企业的重视是前提,没有企业的重视和推动,财务分析将无用武之地。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要目标明确,因对象而异,针对不同的对象提供侧重点不同的分析报告;注重业务的实质,杜绝花拳绣腿,直指问题要害并提出解决方案,防止业务与财务两张皮,分析过后要真抓实干,让老问题不再复发,小问题不再扩大。对于财务分析,无论事前、事中、事后,始终坚持价值导向,通过促分析、想措施、抓落实“三步曲”切实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价值创造力。
  (作者单位为盛景网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为武.关于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财会研究,2018(30):60-61.
  [2] 黄建华.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問题及对策思考[J].财会研究,2019(29):64-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47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