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人员对医院预算管理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医院预算管理是为了实现医院既定的经营发展目标,通过编制医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预算,并以医院内部控制保证决策所确定的最优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预算管理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医院的财务工作中居于重点。
一、医院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预算管理无论在预算管理的意识方面,还是在预算的编制、执行及评价监督等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存在许多问题。预算管理机制还不完善,预算管理效益远没有发挥出来。具体说来,存在以下问题。
1.预算管理意识薄弱,预算与医院发展战略结合不够紧密。目前医院的预算工作基本上是一种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报告,医院编制预算的目的和需求主要是为了申请经费和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预算任务,而不是为了内部管理的需要。因此预算管理在医院并不被重视,仅仅是作为财务部门的年初、年中和年末的一项工作。预算管理本应根据医院外部环境要求、内部实际情况,结合医院年度规划和总体目标,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但实际上,目前的预算编制存在与医院的战略规划脱节,缺少业务科室和人员的参与,业务科室的工作计划与医院预算没有直接关系,实际工作不根据预算安排,预算的执行没有反馈,没有考评措施,不与奖惩挂钩等一系列问题。由此造成医院财务管理缺乏计划性,有限的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管理忙碌而又混乱,同时也不能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预算内容不全面,相关业务科室对预算管理参与度不够高。预算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管理。因此,预算内容体系应当是全面而系统的,必须涵盖医院财务和业务的全部,应当建立三级预算体系,包括责任预算、院级预算及医院总预算。目前的预算内容仅限于院级层面上,而且仅包括业务收支预算和项目预算。大部分公立医院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架构,预算管理的职责过多集中在财务部门,预算编制只是由财务部门简单汇总各部门上报的数据,通常没有考虑到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特殊性。如公益性、科研投入与产出等,也没有做到全员、全过程、全业务参与,使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同时缺乏预算的控制、评价、总结等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3.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目前医院基本上采用“基数法”编制预算,即根据去年的基数加本年增减因数来确定年度的预算收支规模,编制出来的预算往往会成为空头支票。实际上预算的编制方法有多种,如零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绩效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等,应当根据预算编制内容,选择适宜的预算编制方法。
4.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预算绩效考评落实程度不够。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分析与评价、预算的考核与激励。为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还应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目前绝大多数医院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同时,大部分医院缺乏预算绩效考评体系和奖惩措施。医院年度预算编制往往着力于数字的编制,对执行过程及结果没有设定考核指标和目标。特别是项目预算,设定的绩效考核指标过于简单或者不合理、不科学,导致项目执行过程及产出的效益无法评价,出现项目资金使用不合理、项目绩效不理想的现象,偏离了项目的既定目标。
二、医院加强预算管理的思考和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要做好预算管理,必须领导重视,把预算管理与医院发展紧密结合。如果预算编制和执行仅仅由财务部门和相关职能科室完成,只能是财务数据编制,而非真正意义的预算编制。应加强预算组织架构建设,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及预算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医院预算工作,使预算管理真正促进医院经济运行。
2.全员、全过程、全面参与,开拓预算管理新模式。医院预算管理仅靠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是不可能实现的。科学的预算管理模式,必须做到全员、全过程、全面参与,即从医院领导到后勤人员全部参与,且参与预算的编制、下达、执行、调整、分析、考核全过程,不仅包括收支业务,还应包括资源配置、合同管理等全部业务的预算管理。同时,医院应加强人员培训,不仅财务人员,医院领导、医护人员、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也需接受预算管理方面的培训,特别是经济运行和成本控制、收支合规等专业培训,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
3.明确医院年度战略目标和规划,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不仅是财务数据的反映,更是涉及发展规划的资金落实,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必须综合考虑医院年度目标和战略规划。医院应根据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运行实际,对人力资源、设备购置、学科发展等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只有医院明确了发展目标,预算编制才能科学、合理,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4.运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在医院内部,应该设计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对医疗设备和药物的价格进行科学的评估,设计好业务发展的整体规划,并且对影响业务开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各个科室内都应该采取预算的相关措施,设置三级管理的方式,形成预算管理委员会,实现各个预算部门之间的沟通,落实好责任制度。医院的预算委员会应该对各个部门的预算进行分析,将成本和收入进行分析。在进行一级预算的过程中,应该对预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二级预算主要是对预算的结果进行核对,三级预算主要负责科室内具体的预算。
5.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预算实行三级预算体系,包括临床医疗业务科室预算、归口支出预算、医院总预算。临床医疗科室的预算包括业务量预算、科室收入预算,科室支出预算和归口申报预算;医技和药品科室的预算包括科室收入预算、科室支出预算和归口申报预算;行政后勤(职能)部门的预算包括归口申报预算、科室支出预算、院级收入预算和院级支出预算。
6.制定和完善预算管理流程。建立预算管理框架体系,明确全面预算内容,确立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制定和完善预算统筹、编制、执行、監督、控制、考核、评价和分析的流程。 7.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考评和奖惩机制。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落实预算责任制,兑现奖惩措施,增强预算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各职能部门应对照已确定的责任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部门及人员責任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实施考评,对重大预算项目密切跟踪、严格监控,单独进行预算绩效考评,并将预算执行结果、预算绩效考评、成本控制目标实现情况和业务工作效率等一并作为内部业务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与年终评比、绩效考核与绩效分配挂钩的预算绩效考评和奖惩机制。作为医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促使各部门重视预算管理,认真编制收支预算,合理设定预算目标,否则一旦不能按时完成,就会受到惩罚。另外,也给下一年度调整预算目标提供了依据。预算绩效评价需要与医院绩效考核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奖惩措施,加强医院预算执行,从而提高医院经济运行水平。
8.实行全面预算公开。为保证预算管理公开透明,实行全面预算公开,对内向医院职工代表大会通报预算编制(含调整)和执行情况,增强职工对医院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知情度和参与度;对外在医院门户网站上向社会长期公开。
9.完善预算执行。在执行预算方针中,应该强化预算管理,通过建立分级制定的方式,对每个科室进行具体的管理,各个科室应该对自己科室的财务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对医院的总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预算计划制定好后,各个部门应该围绕着预算的模式进行各项经济活动。在预算计划的制定中,应该具体到季度和月度,从而促进年度计划的落实。通过上下级传达的方式,将预算的计划传达给每个科室,各个部门都应该完善指标分配的任务,在预算中,建立相关的责任体系。各个科室应该在预算过程中强化控制,实现有计划的执行,并且定期对预算的内容进行总结,将预算的结果报告给财务部门。完善预算的监督制度,尤其是对资金加强管理,在购买大型的设备中,应该对可行性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加强医院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执行力,能够使医院构建更加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强化对成本的管理力度,大大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效率,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医院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结合医院的实际状况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构建同医院发展状况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模式,使医疗成本预算更加科学、规范,实现医院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0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