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装配式建筑造价与成本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装配式施工凭借较快的施工速度、对环境污染减少以及安全风险小,一系列优点在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此类施工方法受到起步晚、标准和法律不健全等问题的影响,在成本和造价管理方面还有待完善,主要矛盾在于施工成本比较高以及造价控制难度较大。本文主要研究装配式施工控制成本和造价的策略。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一、引言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通过预制混凝土构件以及其他各类型材质的构件来提升施工的效率,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时只需要将这些构件安装固定在对应的位置上就可以实现施工目标。但是此类施工方法面临着起步晚、标准规范不统一和不健全的问题,进而导致其在成本和造价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裝配式施工概述
  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在建筑施工现场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现场加工的方式完成各种建筑结构以及构建的制作与安装。最典型的就是在施工现场通过搭建模板、制作钢筋预制件、配置混凝土材料以及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施工理念的不断更新,优点众多的装配式施工逐渐成为一种可代替传统建筑施工方法的新型施工技术和理念。装配式施工的核心是将原来需要在施工现场加工的各种建筑构件改为在工厂加工,然后将加工好的成品构件通过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并进行后续安装、修正、检验等一系列工序。其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效率更高
  第一,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按照施工工序逐步、逐项地通过现场制作的方式来完成各种混凝土构件、金属构件的制作与安装,也就是说上一道工序的施工进度与质量对下一道工序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施工企业在人力、物力都比较紧缺的情况下难以对某些构件进行有效的制作并保证其质量,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进度。第二,装配式施工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建筑施工企业在某一道工序还未完全开展时就提前向预制厂下发订单,将作业中需要使用的可预制的混凝土构件、金属构件或者其他材质的构建提前制作出来,然后通过车辆运输和现场安装的方式将预制件定位到正确的位置上,施工效率和工程进度显然会因此而得到很大的提升。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楼板、瓷砖、梁、柱、盖板、栏杆以及各种复杂的集成化装备都可以通过工厂来进行预制,施工企业在工程现场仅仅进行组装即可[1]。
  (二)安全风险低
  第一,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在制作各种混凝土结构、金属结构时需要在施工现场搭建专门的场地、提供临时电源的供应以及使用各种机械设备等等,建筑施工现场本来就是一个人员密集、各种施工相互交叉、安全风险非常突出的场所,而且根据历年的事故统计来看,建筑行业的安全风险常年处在各大行业的前列也是不争的事实。例如,传统的施工模式中需要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模板搭建、现场浇筑、养护、质量检验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来实现混凝土构件的制作,施工现场出现触电、机械伤害以及其他风险的概率是比较高的。第二,装配式施工的运用可以让建筑施工企业将原本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的大量工作转化为从其他企业订购,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在施工现场出现交叉工程、临时用电、机械设备操作等施工的概率,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安全管理的风险自然要比传统的现场制作模式要小得多[2]。
  (三)环境污染小
  第一,如果在施工现场进行各种混凝土构件或者其他材质构件的制作往往会导致施工现场产生大量的废水、废弃以及废渣。例如,在施工现场制作和加工钢筋笼或者金属管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调直机、切割机等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初步加工,然后再通过绑扎或者焊接等方式将其连接起来,这样会产生一些金属屑或者焊渣。而混凝土结构的制作则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配置水泥、浇筑、养护等一系列操作,难免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建筑施工现场相对简陋的临时性环境保护措施很难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第二,装配式施工中通过专门的预制厂来生产和制作这些预制件,且预制厂在污水排放、垃圾处理以及集中处理等方面比施工现场的条件要好得多,也就是通过预制厂来生产制作各种建筑预制构件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将会更小[3]。
  三、造价成本分析
  装配式施工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需要施工企业将整个流程分解开,并针对每一个环节开展精细化的管理,具体涉及4个步骤。
  (一)采购成本
  首先,装配式施工中采购的楼板、梁、柱、水泥盖板、栏杆等预制构件相对于企业自己制作成本要相对高一些。一方面是现在市场上专门进行预制构件生产的厂家相对于整个建筑市场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因而其在定价权方面相对于施工单位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次,建筑施工中使用的预制构件在尺寸、材质以及制作工艺方面存在不统一的问题,而这一情况的出现导致预制厂家需要针对特定的尺寸的构建单独制作一些配套的生产工具,例如,混凝土结构的制作就需要尺寸一定的模板来实现结构的定型,如果没有现成可用分模板,自然就需要预制厂家自行制作相关的模板,导致其生产成本的增加,而施工单位的采购成本也会因此增加。最后,采购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施工企业采购量的大小,通常情况下,如果建筑施工企业采购的预制构件数量比较大时可以获得相对更低的采购单价[4]。
  (二)运输成本
  建筑施工企业选择在施工现场完成各种构件的制作显然可以减少成品构件的运输费用,但施工企业的预制厂一般都设置在距离现场非常近的位置。如果在构件预制厂家订购相关的成品构件,势必会导致施工单位需要将这些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那么运输过程中的人工费用、机械费用以及包装费用等都会造成施工企业的成本增加。所以在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必须将这一部分费用也考虑进去[5]。
  (三)存储成本
  第一,大量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以及其他类型的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还需要专门的临时库房存放,为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租赁或者在施工现场开辟专门的临时场地来搭建临时库房,在这一过程中势必要产生一定的费用消耗。第二,这些预制构件通常需要使用吊车以及人工的方式进行装车、卸车,且有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磕碰,并导致其损坏。在车辆运输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将其固定牢靠,也会因为磕碰等造成损坏开裂等问题,这一部分损失有可能也会造成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增加。第三,这些施工材料进入现场之后还需要采取支垫、防雨、防晒、防锈蚀等措施来保证其质量不受影响,但实际管理中难免会有部分损失,进而间接地造成成本上升。   (四)安装成本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另一个主要成本来源就是施工阶段的预制构件吊装、组装、安装固定等。施工企业需要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将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并对其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确定质量目标,加强对现场的检查与监督可以及时发现质量和安全隐患,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法规施工,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工程返工损失,同时加强材料管理,杜绝材料随意浪费,将各个指标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减少不必要成本的额外支出。
  四、控制措施
  (一)造价控制措施
  1.加强图纸审核。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图纸会审以及后续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图纸的设计情况进行详细的对比,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向相关部门反映。如果图纸设计中存在缺陷,就有可能导致施工企业订购的预制构件在尺寸或者结构等方面难以满足实际施工需要,进而造成最终的施工成本远远高出造价预算。另外,装配式施工主要通过吊装的方式将各种预制好的构建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并完成固定安装。因而整个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吊装顺序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应该通过图纸审核来合理安排每一个施工工序,以及避免因为工序安排不当而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
  2.重视工程量清单。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在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以及工程量的计算方面形成相对成熟的方法,而且相关工作中都有明确的依据可以为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指导。然而装配式施工发展时间还不长,且其施工流程、造价管理方式等与传统的现场浇筑模式都有一定的区别,直接套用原来的方法往往难以反映实际情况。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在装配式施工的造价管理中要格外重视其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具体来说,主要是将那些在传统现场浇筑模式中不存在的施工步骤以及成本费用统计进去,例如,构件的运输成本、存放成本、施工过程中的打胶、嵌缝处理等都是在装配式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3.控制材料价格。建筑工程项目通常在招投标环节就已经对施工中使用的各种预制构件的价格等进行了确定,因而从造价管理的角度来看应该在项目招标环节对预制构件的价格进行必要的控制,与此同时,与之对应的部品部件等也需要成为造价管理中的重要考察项目。装配式施工与传统施工方式之间的差异导致工程造价人员还不能完全掌握相关工作的重点。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针对装配式施工造价管理的特点对其工程造价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主要是针对装配式施工在施工流程、材料采购、中间费用生成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培训。
  (二)成本控制措施
  1.降低运输成本。建筑施工企业在选择预制构件的供应商时,除了要考虑对方的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外,还需要考虑供应商厂房距离施工现场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远并导致运输成本超过企业可盈利的空间时,就应该考虑更换供应商。这些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在运输至施工现场之后需要使用吊装时被卸车,如果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混凝土构件因为磕碰而发生开裂或者破损的情况,因而在相关的作业过程中应该在混凝土构件的固定和吊装环节做好安全管理措施,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混凝土构件在运输过程中也应该做好固定措施,并防止车辆的颠簸对构件造成磕碰损坏。
  2.降低存储成本。一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存放这些预制构件时最好在施工现场临时开辟一个存放场地并搭建必要的围挡措施,主要是根据预制构件的材料特点设置必要的防雨、防锈蚀等措施,防止其质量受到影响。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工序,并将临时库房中的材料库存降到最低水平,防止因为施工材料积压而造成临时库房管理成本上升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人员在材料入库、出库、回收、报废等环节应该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
  3.完善标准,扩大规模。一是装配式施工发展起步较晚的客观情况导致其在生产标准和法律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统一的管理。混凝土预制件在生产工艺、检验标准、价格定位等方面都需要行业出台必要的管理标准。建筑施工企业的采购成本自然也会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影响,因而通过完善生产标准、价格标准等措施可以让预制件的成本管理更加规范和透明。二是小规模地采用装配式施工必然会导致预制件生产厂家的成本居高不下,并给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困难,如果在建筑施工领域不断推广和扩大装配式施工就可以让预制件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降低生产成本,建筑施工企业就可以借此机会降低其采购单价以及整体的采购成本。
  4.改善经营模式。传统的现场制作建筑构件的施工模式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与设计单位、原材料供应商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然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应用则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和预制构件的供应厂商建立良好的商业联系,施工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施工特点以及主要的市场区域建立相对完善的预制構件供应商关系网,并且通过长期合作,从供应商处获得更加实惠的施工材料采购价格,并实现双赢。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筑工程项目中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比例正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因而工程建设单位应该重视与混凝土预制构件供应厂商之间的商业合作关系。
  五、结语
  成本造价管理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装配式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图纸审核、工程量清单以及材料价格等方面来提高装配式施工的造价管理水平。而控制成本方面则需要从降低运输成本、存储成本以及改善企业经营模式等方面来开展工作。
  (作者单位为五矿瑞和<上海>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徐雯.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7(24):241.
  [2] 严国平.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227.
  [3] 李飞龙.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
  [4] 王凌云.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
  [5] 吴清华,何薏萍,涂婉玲.解读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J].现代物业(中),201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96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