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深入实施环境下,事业单位在财政预算管理上得到了深化改革,采用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单位财政资金应用效率,保证单位整体利益。但是,因为事业单位刚性支出项目具有多元化特点,这给组织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增添了难度。基于此,本文结合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重点分析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问题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构建问题;对策
  现阶段,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依据,更是促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深入改革的关键。针对事业单位而言,为了实现稳定发展,应给予预算绩效管理充分的重视,做好内部管理工作,保证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发挥其应有价值,引导事业单位长效发展。
  一、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预算作为国家完成各项工作和业务的指标,更是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依据,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几年,我国在财经上发生巨大变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新制度的发布,使预算工作作为财政工作的要点不断完善和优化。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就是优化绩效理念,注重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全面处理当前出现的注重投放忽略管理、重视支出忽视绩效的格局。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形式,是深化改革后的重要因素,不但能夠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也能提高政府部门信誉度和执行力,对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有着现实性意义。
  二、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薄弱
  对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实施通常以政府政策文件为方向,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预算项目种类繁多,且财政资金使用范围较广,所以在绩效评价实施和操作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部分单位绩效管理意识比较薄弱,事业单位作为一个公益性机构,在经营过程中,以财政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事业单位内部常常会出现随意使用财政资金的状况,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也不高。部分单位忽略对财政资金应用的规划,错误地认为预算绩效管理只会让单位的工作量增加,还会减少预算资金拨付,所以对预算绩效管理存在抵触心理。预算绩效管理与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缺少各部门的支持,将会影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得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低下。
  (二)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
  预算绩效管理在实际操作时,主要目标就是将评价结果当作反馈,及时找出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预算闭环管理,避免财政资金应用不合理、不规范。在实际中,虽然部分事业单位已经结合政策要求建立了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但是该体系在实际应用时却缺少全面性,不能给单位各项经营活动提供指导。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存在职责分配不合理的状况,特别是在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无法对重要岗位职责进行有效监管,使得预算绩效管理不严;另一方面,在预算绩效考核中,缺少对事业单位业务要求和管理职能的综合考量,没有从单位实际出发,而是直接参考其他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得预算绩效管理与单位实际脱节,影响了预算绩效管理价值的发挥。
  (三)预算绩效管理执行效率低下
  为了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监管,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事业单位应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但是在实际中,一些事业单位会出现注重编制、忽略管理的状况,也就是把工作重心放在预算绩效目标设计上,没有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监管,缺少专业的追踪管理机制。并且,事业单位没有把预算绩效管理和奖罚制度相结合,不能调动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缺少各个部门人员的参与和指导,使得预算绩效管理效率低下。除此之外,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核主要以年度预算执行为根本,考核周期比较长,虽然这样能够缓解预算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难免会发生预算执行松懈的现象,导致预算绩效管理过于形式化。
  三、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2018年,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这给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标准。在刚性政策中明确要求,各个预算部门应树立正确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转变传统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把各项业务活动、经济支出和绩效管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凡事必问效,问效必监督”,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在该环境下,事业单位一方面应做好内部宣传工作,通过加强职工培训、发布相应文件提高单位各级人员思想意识,强化他们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关注力度;另一方面,在预算管理部门及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下,引导其他职能部门一同参与,通过构建信息交流渠道,促进业财融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良好条件。
  (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对预算绩效管理内容和重要环节进行科学管控,对绩效目标进行综合管理,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对各个职工工作绩效全面评估,把反馈结果如实运用到后续管理工作中,最后结合工作结果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引入部门之外的第三方机构对管理质量进行评估。在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需要得到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支持,给绩效管理考核提供量化指标,获取理想的预算绩效管理效果。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前,应设定具体的考核指标,保证每个指标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并在各个部门中进行数据传递和共享,凸显工作成果,重点对实际工作质量进行考察。此外,针对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多方构建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在大数据技术作用下,保证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预算绩效考核过程中,需要保证绩效考核指标的精细化,例如把预算绩效考核划分为项目预算考核和日常预算考核。其中,项目预算考核则是为完成部门职能产生的各项成本支出,项目支出比较多且持续时间长,在预算绩效考核中,应综合思考各部门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确定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可以设置预算完成率、预算调整率以及预算申报质量等,一方面注重基本财务指标,另一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在管理各个环节中,在整个部门、社会满意度、职工学习成长上都要做好综合考核,从而衡量预算绩效管理效果,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执行
  首先,科学设定预算绩效指标。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绩效指标作为评价绩效目标的重要因素,不管是在法律层级上,还是在技术层面上,都要构建完善的绩效指标评价机制。并且,在设定预算绩效管理指标过程中,应综合思考各个情况,便于不同类型的公共机构设定统一的预算绩效指标,协调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结合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关系、比例设定目标指标和绩效指标,保证绩效管理指标更具全面性和专业性。在预算绩效管理指标细化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打破固有思维,利用之前数据分析结果和现有支出情况,设定指标权重,综合思考经济指标与效益指标的结合,通过大数据技术提高绩效评价效果,保证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其次,完善预算绩效反馈机制。为了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需要加强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反馈机制建设,把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调整发展战略,把绩效评估结果当作安排今后年度预算的依据,实现单位现有资源的科学分配。在应用绩效评价结果时,应保证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把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及时公布给社会,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
  四、结语
  针对事业单位而言,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基于政策导向下的重要举措,更是事业单位提高财政资金应用效率的关键。所以,事业单位需要转变思想意识,给予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引导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发挥其应有价值,实现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池州市贵池区国库支付中心)
  参考文献
  [1] 盛豪杰.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4):12-13.
  [2] 张振卿.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J].价值工程,2019,38(28):118-119.
  [3] 洪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9(08):182-183.
  [4] 倪静文.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08):46-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38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