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国际油价波动与我国通货膨胀的关系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莉莉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攀升、人民币大幅升值和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现状,利用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对国际油价攀升、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三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其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政策启示。
【关键词】国际石油价格 人民币汇率 通货膨胀 VAR模型
一、引言
近一段时间以来,受中东、北非特别是利比亚局势动荡影响,国际市场油价继续大幅攀升。今年3月初,美国西德克萨斯原油和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达到每桶105美元和116美元,为2008年9月底以来的最高点,之后持续在每桶100美元和110美元以上的高位运行。截至4月5日,国际两大基准油价纽约WTI和伦敦布伦特分别超过了每桶108美元和122美元,伦敦市场油价再创2008年9月以来的收盘新高。中东的动荡已影响了全球石油市场,国内油价也随国际油价上行波动,进而对国民经济、物价水平和相关行业等有着重大影响,这也催生了如何改革我国石油价格,尤其是成品油价格问题。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4月以来尤其是近两周,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迹象越发明显。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高,通货膨胀压力日趋加大。面对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石油价格改革和保持物价稳定三者之间进行统筹协调的严峻情况,研究国际石油价格、人民币汇率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关系是非常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二、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
这部分通过实证方法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人民币汇率和我国通货膨胀的关系,变量选取如下:国际石油价格选取西得克萨斯州中质原油价格月度数据,数据来源于美国能源署官方网站数据库,序列名称为WTI。人民币汇率选取人民币兑美元月度数据,序列名称为RATE。该汇率指数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指数上升表示人民币贬值,指数下降表示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选取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数据,序列名为lnCPI。人民币汇率和CPI指数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考虑到数据资料的可得性,文中分析所用的数据为1998年1月~2011年3月。为了减少异方差性,对所有数据均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为:LnWTI,LnRATE,LnCPI。
(二)变量平稳性检验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是计量检验工作的开始,因为当变量之间的阶数不同时,是无法建立模型进行分析的。本文采用ADF(Augment 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了变量的平稳性,在检验过程中,滞后期的选择根据AIC准则来确定, 对取对数后的三个变量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各序列的原水平值为非平稳,但一阶差分后为平稳,均为一阶单整I(1)。表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注:在检验形式(c,t,k)中,c和t分别带有常数项和趋势项,n表示无常数项或趋势项,k是由AIC最小化准则确定的滞后阶数,△表示一阶差分。
(三)VAR模型估计
利用lnCPI、lnRATE和lnWTI资料,经过反复实验,选择最佳滞后期为2,建立一个VAR(2)模型,经模拟得到三个变量回归估计的标准型:
回归估计结果表明,模型⑴的三个标准型回归方程调整后的样本可决系数均大于0.93,经检验全部的残差序列均满足正态性、无序列相关性和非异方差性的要求,因而VAR模型的设定是正确的。
(四)变量的协整检验
我们在单整基础上再对变量做Johansen协整检验,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即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注:以上检验含常数项,不含趋势项,* 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零假设
由表2可知,变量序列LnCPI、LnRATE和LnWTI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1个协整向量,对应的协整方程为
vecm=LnCPIt-1-4.6813+0.0050LnRATEt-1-0.0087LnWTIt-1(2)
协整方程表明,在较长时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国际石油价格是影响我国CPI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每升值1%,CPI就上升0.005%;国际油价每上升1%,CPI增加0.0087%。
(五)向量误差修正模型[1]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CPI、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国际油价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反映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但由于会受到来自外界其他因素的偶然影响而使这种均衡关系被打破,从而产生短期的偏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作为长期均衡模型的补充,能够对这种短期的偏离进行修正,将短期偏离拉回到均衡状态,从而保证协整方程的长期均衡关系。估计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为:
对向量误差模型(2)中各个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各方程的残差序列均满足正态性、无序列相关性和非异方差性的要求,可以认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是正确的,即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具有对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偏离的修正机制,能够将这种偏离拉回到均衡状态。
三、结论和启示
国际石油价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民币升值每升值1%,CPI指数就上升0.005%;国际油价每上升1%,CPI指数增加0.0087%。这种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可被打破而产生短期的偏离,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的偏离能够被拉回到均衡状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紧建立原油价格期货市场,鼓励和推广能源节约型产业,积极做好石油战略储备等各方面的工作,把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减到最小。[2]另一方面,应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同时,要解除企业和居民在海外投资方面的限制,鼓励企业和民众进行海外投资,在结束“强制结汇”后,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国”和“藏汇于民”并举,从而达到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目的。[3]
参考文献
[1]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72-293
[2]李洪凯,张佳菲,罗幼强.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6(3)(下):81
[3]邓永亮.人民币升值、房价上涨与通货膨胀――兼论房价上涨是否助长了通胀[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10):9
作者简介:邵莉莉(1989-),女,本科,中国矿业大学金融学专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27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