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石化行业项目建设中的进口物资采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印昊燕

  摘 要:根据多年在石化行业从事进口物资采购工作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文章分析了石化行业项目建设中进口物资采购的特点,就如何做好该项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石化项目建设 进口物资采购 特点 细节把控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33-02
  
  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把项目建设比作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物资采购工作就好比是在准备粮草。其中进口物资尤其是大型成套设备的进口采购更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物资采购部门关注的重中之重。而采购人员作为该项工作的具体操作和执行者,其对于物资采购与合同执行过程的把控程度将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总体进度。
  一、石化行业项目建设中进口物资采购的特点
  1.技术含量高、供货周期长。随着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于重大设备国产化的支持与鼓励,进口物资在项目建设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许多原先依赖于进口的物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优质国产物资所取代。
  目前项目中需要进口采购的通常是涉及专利技术出让方核心技术的专利设备,国内暂不具备生产技术和能力的大容量、高负荷、高扬程的大型、超大型机组,以及涉及高温、高压、特殊工况、特殊材质和特殊技术要求的关键设备。全球可以生产上述物资的厂家数量本身就有限,有部分物资的产量甚至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工厂生产负荷相对都比较满,同时技术要求又高,因此此类物资的供货周期通常都比较长。一些大口径、特殊技术要求阀门的制造周期经常长达12个月,而一些大型压缩机组和高扬程、大流量泵的制造周期有时甚至长达24个月。再加上发货港出口报关、远洋运输和目的港进口报关所花费的时间,更加延长了物资的整体供货周期。
  2.个性化程度高,非标部件多,可替代性小。进口采购物资由于其技术要求高,可以供货的厂家少,同时部分设备还涉及专利技术,因此商品的个性化程度比较高,构成商品的零部件中非标部件比较多。一旦在安装、调试和使用过程中有零部件受损,很难在国内市场寻找到可以替代的产品。
  3.信息传递、沟通及反馈的速度相对比较慢。因买卖双方所在国之间存在时差、工作日不同、节假日不同、语言不同以及互相往来需办理签证等原因,相比较国内采购而言,进口物资采购过程中信息传递、沟通和反馈的速度比较慢。当大型成套系统在进行详细设计、具体制造过程中遇到需要对原技术方案作出较大修改和调整的情况时,双方技术人员就新方案的探讨、确认将花费较长的时间,有时甚至会对交货周期产生严重影响。
  4.外部风险多,可控性弱,可预见性小。进口物资采购不仅存在一定的内部风险:如由于信息的不畅通,对全球供应商了解不足而引发的采购过程风险;由于对国际贸易的十几种术语运用不当,造成货物损失或灭失等的合同风险;同时还存在一些可控性弱、可预见性小的外部风险:(1)经济风险。当汇率发生较大波动时导致的汇率风险;当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动,从而影响行业发展,如经济过热、金融危机而引发的市场风险。(2)政治风险。出口国政策变化:如要求某种设备、物资的出口需取得出口许可证,出口退税税率、政策调整导致出口商利益受损而引发的社会风险;进口国政策变化:如要求某种设备、物资的进口需取得进口许可证,进口关税税率上调导致进口商成本的增加而引发的社会风险;由于出口国法律不完善,法律条款模糊而引发的法律风险等。(3)不可抗力导致的风险。我国法律认为,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解释,不可抗力是指非当事人所能控制,而且没有理由预期其在订立合同时所能考虑到或能避免或克服它或它的后果而使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障碍。引起不可抗力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自然原因,如洪水、暴风、地震、干旱、暴风雪等人类无法控制的大自然力量所引起的灾害事故;二是社会原因,如战争、罢工、政府禁止令等引起的。
  5.进口物资有获得减免税可能。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国家特别颁布了《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鼓励企业投资建设一些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有利于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项目,同时公布了《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只要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投资项目,那么其项下《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以外的进口物资都可以向国家申请减免税,从而降低项目投资建设成本。
  二、对策与建议
  1.提前介入,优先采购。项目建设中进口物资的供货周期通常都比较长,而项目建设对时间节点要求通常又比较高,项目建设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如何解决项目建设中这两个不和谐的声音呢?
  从采购的角度考虑,采购人员应尽量提前介入,及时全面了解项目中所需进口物资的种类、数量和基本技术参数要求,进行充分的前期市场调研和分析,掌握潜在供应商资源,并了解各类物资的大致供货周期。将市场调研情况及时与项目建设小组进行分享、沟通与探讨,合理安排采购顺序,优化采购方案,对于制造周期长、潜在供应商数量少的物资进行优先采购。
  2.规避风险,选用恰当的贸易条款:FOB OR CIF。Incoterms 2000版国际贸易术语主要涉及13种贸易术语,而2011年1月1日起用的Incoterms 2010版国际贸易术语主要涉及11种贸易术语。上述两个版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都是可用的。无论选用哪一个版本,其中的每一种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的进出口业务中各具优势。因此采购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选用最为恰当的贸易术语。
  以Incoterms 2000版国际贸易术语中使用最为广泛的FOB和CIF条款做比较,我们来分析一下在项目建设中进行进口物资采购时选用哪一个更为适合。首先简单介绍一下FOB与CIF条款的异同点:两者的相同点为都仅适用于水上运输,对于卖方而言风险的划分界限均为装运港的船舷;两者的区别主要为在CIF条款下由卖方负责国际运输的租船订舱和国际水运保险的购买,而在FOB条款下国际运输的租船订舱和国际水运保险的购买均由买方负责。
  在CIF条款下,由于租船订舱和选择保险公司的决定权在卖方,同时相应的费用已经包含在合同总价中,因此卖方通常会选择费用相对较低的货运公司、航线和保险公司。如果卖方的资信较差,所选货运公司的资信也较差,两者相互勾结,货运公司可能会出具假提单,从而导致买方钱、货两空;因为运费已经包含在合同总价中,因此卖方一般不会选择费用较高的直航或快航,这样容易出现货轮在运输途中停靠多个港口装卸货物,使运输周期变得相当长,从而延误货物运达项目现场的日期;如果卖方选择的保险公司资信较差,当货物在运输途中受损或发生意外时会给我们的索赔带来很大的难度,从而对项目的建设周期产生严重影响。而在FOB条款下,买方在国外港口就获得对货物的掌控权,从而获得了应对和规避上述风险的主动权。
  同时回顾项目建设中进口物资采购的特点:当物资制造过程中出现由于设计变更、关键点检验不合格需要返工、外购原材料延迟交货等原因导致货物交货期延迟时,如果选用FOB条款,买方可以及时通知运输部门调整运输方案,改用直航或者快运的方式,有效地缩短海上运输周期,确保设备按时运抵项目现场。如果选用CIF条款,买方则丧失了调整运输方案的主动权;卖方会在迟交货罚款造成的损失与调整运输方案造成的成本增加之间进行比较,最终可能不同意调整运输方案;或者在迟交货责任的归属问题上进行纠缠,从而丧失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当货物由近海发运时,运输周期相当短(日本到上海最快的航班仅需3天)。如果选用FOB条款,买方可以要求船公司第一时间将1/3正本提单直接快递给买方,或者在订舱时直接要求电放,这样买方可以在货物运抵港口前备妥相关单据及时办理清关手续。如果选用CIF条款,卖方考虑到货权转移以及货款的及时收回等因素,很难同意将1/3正本提单直接快递给买方或者通知船公司电放。从而导致货物已经运抵港口但因缺少单据而无法及时清关的情况。这样不仅无法将货物及时清关送达现场,同时还有可能产生滞期费、滞报金等额外费用。
  当进口的货物属于可以申请减免税的物资时,需要在货物运抵港口进行报关前凭箱单、发票、运单等单据申请获得减免税批准,该项申请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选用FOB条款,买方可及时获得相关单据进行申请并于货物到港前获得批准;如果选用CIF条款则很可能由于单据传递缓慢致使货物到港时还未办妥减免税申请事宜。从而无法对货物及时办理清关手续并送达现场,同时还有可能产生滞期费、滞报金等额外费用。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从风险控制还是从对货物和时间节点的掌控角度考虑,在项目建设中进行进口物资采购时,就FOB和CIF两个条款而言,买方选用FOB条款更加恰当。
  3.谈判过程中的几个细节关注点。许多大公司都会制定比较完善、规范的采购合同模板供采购人员使用。但是通常合同模板中的条款是针对一般情况下的一个基本规定和描述,在实际采购谈判过程中需根据具体案例对某些细节加以特别关注。(1)开车备品备件及两年备品备件。由于进口采购物资具有个性化程度高,非标部件多,可替代性小的特点,因此在谈判过程中应要求供货方分别列出开车备品备件和两年备品备件的清单及分项价,并要求明确告知其中哪些属于易损件。采购人员在进行设备采购时一定要包含一定量的开车备品备件尤其是其中的易损件,以免在设备安装、调试、开车过程中发生零部件损坏情况时由于没有可更换的备件而导致项目延期。同时根据设备的设计使用年限,在合同条款中要求供货方承诺备品备件的供应年限。(2)技术服务。由于进口采购物资具有技术含量高、个性化程度高的特点,因此除了常规开箱数量清点的配合,还经常需要卖方提供安装、调试指导和人员操作培训等服务。根据项目建设时间节点的安排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开箱清点、安装、调试指导和人员培训可能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需要卖方人员多次往返现场提供技术服务。因此对于合同中的技术服务条款除了需要明确服务内容、人数、天数,同时还需明确技术服务人员往返现场的次数。(3)交货日期。合同约定的交货日期应尽量避开出口国的重大节假日以及长假前后,如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等。避免因出口国大部分公司、政府人员放假而导致沟通不畅、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出口报关手续无法及时办理,从而导致无法及时租船订舱、购买国际海运保险等情况的发生。(4)制造进度报告和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成套设备,在合同条款中应要求卖方提供质量控制计划和体系。对于制造周期超过6个月的物资,在合同条款中还应明确要求卖方于合同生效后一定时间内提供完整的制造计划表,并每月提交制造进度报告。以便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制造过程中关键节点多、重要检测点多的设备,买方应要求在合同中增加卖方允许买方自行安排人员或聘请第三方人员代表买方到工厂进行监造的条款。(5)延期交货和质量问题赔偿条款。一般通用合同模板中针对设备主体延期交货都有比较明确和详细的赔偿条款,但是关于资料延期递交的赔偿条款却鲜有提及。对于成套设备而言,按时提交中间设计资料和最终竣工资料不但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设备按时交货、项目按时竣工的基础和保障。为了使供货方对资料按时递交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为设备按时交货和项目按时竣工提供保障,建议在合同中就资料延期递交设立明确和详细的赔偿条款。一般通用合同模板中都有针对质量问题的赔偿条款,但是该条款的描述通常比较模糊,没有明确列出性能指标偏差程度及其相对应的赔偿比例。一旦发生质量问题,由于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合同双方通常会从最大限度保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很难在短时间内就性能指标偏差程度以及赔偿金额达成共识。因此建议对该赔偿条款的描述应尽可能明确和完善,尽可能列出性能指标偏差程度及其相对应的赔偿比例。(6)质量保证条款――尾款/质量保函。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设备质量保证期为项目装置开车后12个月或者发货后18个月,以先到的日期为准。为了对卖方有一定的控制和约束,买方一般会要求留有一定比例的尾款或者要求卖方提供一定金额的银行保函作为质量保证。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在质量保证条款中有一点需要加以注明:如果买方在质保期内以书面形式向卖方提出质量异议,经双方沟通确认或者经约定的质检部门检测,最终认定确实为质量问题,那么不论该质量问题被认定的日期是否超出质保期范围,该问题均应视为质保期内发生的问题;如果采用的是由银行出具质量保函的形式,考虑到合同双方沟通及问题认定所需的时间,应要求在保函上注明保函有效期的终止日为质量保证期到期日之后的第30天。(7)仲裁条款。买卖双方在争议已发生且无法通过友好协商加以解决时再想达成仲裁协议往往会比较困难,因此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约定当买卖双方发生争议且通过友好协商无法解决时争议应提交仲裁解决。同时明确约定仲裁地点、仲裁机构及遵循的仲裁程序规则。通常仲裁地点为买方所在地或注册地点,同时买方应争取与卖方约定向买方所在地的常设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并遵循其仲裁程序规则。我国的常设仲裁机构是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若卖方坚决不同意向我国的常设仲裁机构提交仲裁,我们应综合考虑仲裁地点、仲裁机构及仲裁程序规则等多方面因素,尽量选择对我方最为有利的组合。国际上著名的常设仲裁机构有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院,瑞士苏黎士商会仲裁院等。
  4.做好合同执行的关键。从采购人员的角度考虑,做好合同执行工作的关键在于与各方保持高度紧密的联系,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及时了解、掌握设备制造进度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在供货方和业主之间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做好信息传递、协调、联络工作,具体表现为:(1)对于大型机组、集散控制系统等设备在合同签订后及时联系制造方、设计方和业主召开设计联络会,对于技术文件中的技术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沟通、澄清,以便于制造方能够更为准确的将技术要求转化为设计内容。(2)对于合同条款中写有制造进度报告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合同要特别加强过程控制,督促卖方及时提交相关资料,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3)及时跟进项目施工建设进展情况,要求卖方提前告知提供现场服务时现场需具备的条件,提醒业主做好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并按照合同约定提前告知。(4)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对于进口物资的相关政策调整。根据最新要求及时办理进口许可证、项目备案、减免税证明等相关文件和手续。
  三、结束语
  总所周知,物资采购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尤其是进口物资的采购,涉及资源国与进口国的海关和关税制度、国际运输和保险、进口许可证的办理、商检、国内运输和保险、与项目建设进度的匹配等诸多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货物无法及时运抵项目现场,从而对项目建设整体进度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作为采购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关注细节、严密思考,与工作团队紧密合作、密切联系,才能为项目建设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GB/T 24420-2009供应链风险管理指南[S].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12.01
  2.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法律出版社
  (作者单位:中石化国际事业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9)
  (责编: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1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