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锦雅

  摘要:会计电算化高度实施背景下,探讨电算化教学模式的不足,并从教学目标、实验室设备、教学框架及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社会需求 会计电算化人才 教学模式 问题 改进
  中图分类号: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26-02
  
  一、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要求
  
  据有关统计,到目前2010年,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已实现会计电算化。随着电算化越来越普遍,社会对电算化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且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已从原先简单的核算型系统,发展为管理型信息系统,现在逐渐向决策型信息系统过渡。社会对电算化人才的高需求以及高新技术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出现对我国电算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效率的电算化人才。企业需要高效率的电算化人才。电算化是一个实务性、操作性很强的技能。经调查,企业要求电算化人才一上岗就能高效率理解适应和进人计算机会计实务环境,能够快速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即缩短上岗时间。同时,由于现代的财务软件系统更新换代迅速,而且各个企业层次所具备的财务软件业大同小异,这就要求电算化人员能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快速掌握新的软件使用方法。
  2.复合型的电算化人才。企业需要复合型的电算化人才。目前,电算化系统已发展为一个汇集了会计财务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的智力型信息系统。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企业重视复合型的电算化会计人才的需求。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财务知识,又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即能及时对一些基本电算化系统的故障独立解决。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以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将是企业非常重视的。
  3.创新型人才。企业信息系统已从原来的单机模式逐步向局域网络模式发展,以致目前部分企业已实现互联网模式,即电子商务。现在的电算化系统是一个“智力型”系统,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活动,具有人性化,智力化特点。这些就要求我们的电算化如入员具有创新能力,能不断探索和发现问题,更好的使用电算化系统并参与企业电算化系统的开发工作。
  综上所述,电算化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要,其是培养电算化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向社会输入电算化人才的关键站点。只有通过不断地注入基础式操作以及提升能力实践,才能提高我们电算化实验教学质量,真正完成电算化教学目标培养是社会急需的电算化人才。注入基础式操作是完整正确的流程案例模式实验。提升能力实践是指通过人为制造一些实验中有可能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自己查找并纠正错误,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电算化实验室教学模式现状
  
  1.电算化教学目标中忽视了电算化实验教学。课时安排不充分,过分注重学生的理论性学习,而忽视了电算化实验学习,在电算化学习过程中电算化实验课时仅占所有课时的30%左右。考核体制不健全。老师对电算化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对学生具有指导性,部分老师的电算化考核主要是学生期末理论笔试,而忽视了学生上机实践的表现。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
  2.电算化实验教学设置过于片面。从实验方式来看,实验教学采用的会计软件是单用户版,这就决定学生只能进行单机应用模拟实验而不能进行网络应用模拟实验,导致我们培养的学生只能在单用户模式下简单使用会计软件的账务、报表处理等功能而不会使用网络财务软件进行其他的业务处理,未能做到全方位地模拟会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会计职能岗位,实验的仿真性不强。从实验内容来看:(1)实验教学中采取的是“无差错”的验证式教学模式。老师总是基于尽量少出错或无错甚至不能出错的出发点来组织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实验教学。实验前老师对实验的内容做详细的讲解,对操作步骤精心演示,并反复强调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出何种错误,使尽浑身解数让学生对实验“心知肚明”;实验中,老师更是事必躬亲,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手把手教会每一个学生;最后,在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利用给定的正确无误的实验数据得到了老师和学生都想得到的正确无误的理想的实验结果。这种教学方法引发的问题:首先,从实验本身看,不符合实验实际情况,实验就是在错误中寻求正确;其次,就岗位适应能力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较差,很多学生是学过的软件就会,没学过的软件就两眼一摸黑;最后,从课程的扩展培养目标看,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缺少切合实验需要的实验指导书,实验资料不系统。实验指导书是实验项目、要求等的载体。是学生实验的基本依据,是实验教学功效与实践的中介。但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适用的实验指导书,高质量的实验资料则更鲜见。
  3.落后的实验室教学设备。电算化实验室中硬件、软件设备建设过于简单。很多学校都没有自己独立开设的电算化实验室,而是公用的一些计算机机房,同时没有配备相应的打印机,缺少专业化设备。软件方面的安装无法跟上现代技术的脚步。而且大多学校都是安装以用友软件、金蝶软件为主,其余的如金算盘、小蜜蜂等也占有一定的份额,其他的如长春学者、易芝财务软件等各种小型会计电算化软件则比较少。学生由于缺乏对多种软件的学习、认识、比较,在毕业后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时,无法较快适应单位所采用的财务软件。尽管目前部分学校在企业赞助下建成ERP实验室,但由于软件售后服务、使用技术等问题,ERP软件往往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果。
  4.会计电算化实验师资队伍薄弱。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合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和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年轻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但是目前的大多数会计电算化教师都是半道出身,主要问题是专职教师人员较少,素质不平衡,缺少高学历、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特别是长期以来,会计专业教师往往只重视理论深造,不注重实践教学研究的充实,致使一些专业课教师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熟悉计算机操作、精通财务软件的专业会计教师严重不足,这样势必会影响会计实验教学的质量。同时电算化教师缺乏对新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与企业和各大财务软件公司的接触不够,很少有老师专门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做横向课题,能够帮助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和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极少。再者,学校提供给教师的电算化再教育平台也不足,缺少了对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周期性培训,很少鼓励教师对会计电算化的再深入研究。
  
  三、改进电算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措施
  
  1.明确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的学习目标。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高技能的会计电算化人员。他们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并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相关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问题,参与部分企业管理。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会计政策

的变化,会计电算化的实验目标和内容也应作相应调整。电算化实验教学目标是注重实践性、操作性、效率性。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加大上机操作内容的容量。可采取注入基础和提升能力两种方式相结合。注入基础的基本操作有:账套初始化操作,建立新帐套;系统初始化,在计算机上进行注册;紧接着进行一般的业务处理;最后进行结账,进行期末业务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基础操作让学生对系统有个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采取提升能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电算化系统与数据库之间的链接原理,明白系统程序制定的业务规则,充分了解用户权限设置问题。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系统维护能力,发现和更改业务错误能力。重新制定会计电算化实验考核的制度方案,一方面,对学生的实验进行督促,通过考核制度、评定成绩等,促进学生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另一方面,对学生实验课学习情况产生一个评价,评定学生实验课的成绩。考核的形式分为阶段性和综合性两种。阶段性考核按照学生阶段性实验的情况来进行,评定成绩;综合性考核,即学生实验课成绩的评定。要求学生按照规定写出会计电算化实验课教学的实验报告和实验总结。如此强度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真正发挥效率。
  2.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设备,满足教学需要。实验室的软硬件一定要注重质量。及时对软件进行更新,是技术跟上社会的步伐;同时与固定的一些软件供应商进行合作,由他们提供培训和服务,使我们的老师学生能更迅速、全面、高质量的使用软件。让学生早日适应熟悉社会电算化环境。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要实现网络化,网络化是会计实验电算化教学的必然趋势,网络系统可以克服单机系统的缺陷,充分体现会计电算化的优势,通过网络化实验教学可以实现:(1)信息共享。网上计算机不仅可以使用本机上的数据资料,还可使用网上其他计算机内的数据资料及信息。使学生节省大量数据输入的重复性操作,同时,信息共享适应了现在社会的信息化、国际化发展形式,便于学生互相学习,共享经验。(2)方便通信。上网的计算机之间都可以快捷传递信息,学生可以在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之间进行自动转账,实验教师可以方便地浏览各个学生的上机状况。(3)设备共享。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4)进行分布式处理。一项复杂的会计实验可以划分几个部分,由网上的几台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如在做凭证录入实验时,可实现网上几个学生同时录入,从而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全面模拟企业操作流程模式。
  3.构建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框架。引进流程化的教学模式。实验的形式遵循这个流程:验证型一认知型―拓展型―创新型。在验证式学习阶段,教师可以结合系统软件的使用手册,制作图文并茂的ppI向学生全面诠释该软件系统的总体功能。做到我们的课程生动形象,学生便于迅速接受该套软件。在认知式学习阶段,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模拟会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会计职能岗位。由学生在系统中设置各种各样角色的用户,并为这些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全面模仿企业财务人员权限设置。最后由学生以不同身份进入系统,通过“总账”“工资”“固定资产”“材料”“应收”“应付”等模块的具体使用,掌握各个模块的使用方法和综合核算的方法。同时在每个模块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拓展型学习可能会是流程学习的一个瓶颈,大多数学生都追求“无错式”实验。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设错”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设错,查错,纠错,而最终达到防错的目的,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应变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科学的设错,例如:(1)建账及账套参数;(2)人员管理及权限分配:(3)系统初始化;(4)日常业务处理;(5)期末处理。通过设错、查错、纠错,最终达到非“无错化”的防错,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犯错来防错,通过改错而止错,让其在错误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在错误中成长,才能将知识掌握得更深刻牢固,才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少犯错,才能快速适应不同财务环境的变化,具备岗位胜任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理想的实验结果。创新型电算化阶段的学习是电算化实验的一次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接触某些财务软件的学习后,不断探索,举一反三的独立设置其他软件的核算程序。同时发现软件系统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便于更好地改进。
  4.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示范能力。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引进既学习财务知识又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综合师资并倡导教师进行横向研究。例如,引进既学习会计又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财经类院校毕业的学生,这种复合人才更能带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发展。引进专业技术领军教师,组建一支学校专业教师、社会同行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共同研究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模式。(2)学校应为在岗的会计电算化教师提供参与实践教学的训练和深造的机会、条件,并建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与改革的激励机制,并定期安排教师到软件公司学习培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3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