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金业遭遇信任危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红

  秦红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副总经理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管理学学士,11年基金从业经历,在基金行业中以强烈个人风格著称
  
  基金业内人士尚且如此不自信,投资者的悲观失望情绪更是天可怜见!
  其实市场的任何变动我们都可以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因果,业内人士负责提供数据,投资者去做个阅读理解,然而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故事天天上演,“误读”害死人!
  
  兔年新春,与行业资深人士闲聊,这些经历了行业高峰低谷的从业者,不无例外的,表示了对基金行业现状的忧虑。更可怕的是,忧虑的来源并非竞争,而是――这个行业并没有得到投资人的认同。
  从2002年开始投资基金的,初算下来,亏损的不算少数。 想想也是正常:刚刚开始时,投资仅仅是尝试性,之后开始定期的定额投资――相比于所有的投资,实在不多。
  最大笔的资金在2007年中期进入市场,买的是那个时代的时髦产品――指数基金。走到2900点的今天,离6000点已经3年,主动基金超越6000点者不是少数,但整体看,基金投资者现在是亏损的。
  投资者是否能够通过投资基金赚钱,取决于三个因素:股票市场的整体行情、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者进入市场的时机。
  表面上看,投资者往往会简单的将亏损的原因归咎于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水平,但是从基金战胜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数据来看,基金经理有点冤。如果投资者从一开始就投资,甚至是只做到期间平均化的投资,最终都是盈利的。
  但事实是,投资者往往追涨造成投资成本增加,在下跌之后又坚持持有却没有及时止损,从而最终无法享受到基金带来的投资回报。
  话说回来,基金业内人士尚且如此不自信,投资者的悲观失望情绪更是天可怜见!其实市场的任何变动我们都可以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因果,业内人士负责提供数据,投资者去做个阅读理解,然而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故事天天上演,“误读”害死人!
  中国股票市场年均上涨6%,全球市场平均增长5%以下,对比前两者,我国基金行业年均10%的超额收益不能说不令人满意,如果在这样的专业管理者表现之下,投资人依然无法盈利,恐怕基金经理就不再是这其中的首要因素了,而是要开始关注分析投资者的决策因素,这也是基金营销服务者起关键作用之处。
  专业人员如何帮助投资者正确理解数据,从中了解市场变化的真相,是一个任重道远且责无旁贷的工作,而这个工作似乎才刚刚开始!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员被称之为基金营销服务者,这个职业在中国的年龄刚满10岁,对于从业者来说,10年给他们留下的更多只是经验教训,而不是成功。他们有帮助投资者盈利的愿望和动力,毕竟这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可当梦想照进现实,梦能实现吗?或许不是那么容易。
  眼下,基金营销服务者处境两难,一方面他们对投资者的决策起着推动作用,投资者往往会在自己拿捏不定的时候求助于他们,仿佛需要一颗定心丸;另一方面,在自我意识空前觉醒的时代,投资者们的决策不易为他人左右,这往往使基金营销服务者们的建议如浮云散去。如何在这两种状况下精确把握,有效地准进劝退还需要功力。
  在这里我真心劝告各位投资者,牢记一条:尽早投资。相信我,只记住这一个准则,就可以让你的投资收益大为改观。
  在基金投资人的个人决策力与基金营销服务者的决策推动力博弈之间,基金营销服务者的决策推动力在过去的10年并不是非常成功。未来10年能否走上成功路,能走多远,部分还取决于过去10年留下的经验。
  基金行业服务者任重道远,他们需要潜心钻研动荡市场下的数据特征、决策特征,并将这些理性的分析结果公之于众,让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翻滚扑腾之后有一个可信的参照物。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也不难!
  如果像开头所讲,10年的经验留给从业者的只是这个行业产品没有价值,投资能力有负重望的结论,恐怕我们就连前进的方向都走错了。
  其实我们只需要做好最基本的那件事――数据分析,有了这个最真实的支持,我们只需要再将其传播并加以运用,一切就自然而然地“顺”起来了,不是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3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