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翻身做主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人应该怎样对待消费与储蓄、资产和负债、工作与生活,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也对塑造一个健康的社会财富文化很有意义。
五六十年代:无财可理的日子
以改革开放作为分水岭,建国后前30年里,就连“财富”这个词都少有人提及。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还处在为吃饱穿暖而奋斗的阶段,但与此同时,最高的自我实现需求也能获得一定的满足。
尽管无财可理,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大家仍旧安贫乐道,以火般的热情投入到共产主义事业当中,甚至还希望解救全世界的劳苦大众。那个时候没人会说工作是为了自己活得好。
七十年代末:私有财产开始积累
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银行存款。在之前的日子里银行业务很少,大多数人每月的工资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困难日子的记忆,让人们保持了勤俭节约的习惯,爱存钱的倾向在那时就已经显现。
在农村,猪就是存钱罐。要理财也就是对一只猪的好好打理,猪好了,财也就理顺了。过年的时候不但能好好地吃肉,还能添置点新衣服、新家当。
八十年代:光荣国债
最大的改变发生在八十年代,存款拿利息渐渐成为老百姓共同的理财方式。当时持有国债似乎是最光荣的,因为从面上可以说在支持国家的建设,从里了说,比银行更高的收益率也是大家爱上国债的理由。银行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过向银行借钱的事还是少有人做,当时的借款还主要是依赖亲友或者单位。
改革开放让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人们开始从温饱问题解脱出来,真正去考虑消费。钱的重要性也开始慢慢被人们所认识,原来工作还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个体户最初出现的时候,是被人们普遍轻视的行业。不事生产。被很多人在心里同坑蒙拐骗画上等号,只有少数在传统体制里不如意的人才从事这份行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观念逐渐转变。
九十年代:从粮票到股票
物质丰富了,人们的注意力从“吃饱穿暖”转移到“吃好穿靓”。财产意识跟对财富的追求逐渐扩散。下海潮、打工潮出现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转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开始了体制内向体制外的流动。人们不避讳谈钱,从建国初期的赤贫光荣,转变为对勤劳致富的推崇。
股票和股市在90年代初问世。储蓄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没有动摇,但是投资也开始为一部分群体所关注。1996年的牛市里,全民炒股的概念开始被提出,职工中的股民数量迅速增加,长虹和深发展在许多人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烙印。
新世纪: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教育、住房还有医疗,成为压在老百姓心头的大石。财产保值增值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白手起家的财富英雄取代雷锋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国外的财富理念不断影响中国人,巴菲特成为投资者的偶像,《穷爸爸、富爸爸》让很多人茅塞顿开。贷款消费的理念也从“美国老太太”的口中进入到大家的心中,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刷信用卡。
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银行,存钱理财的方式却开始转变。存“死钱”常常连CP嘟跑不过,辛辛苦苦十多年存的钱,很可能没有工资上涨后一两年存下来的多。合理的资产配置,通过正确的投资方法达成资产的保值增值,这就是新世纪的财富理念。
TIPS 这些财富趋势将延续:
尽管负债消费让美国民众受到了惩罚,不过在中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适度的负债是有益的,在居民收入快速提示期尤其明显,想想七八年前跟现在的房价、收入的对比就很容易理解这点。改革后出生的年轻人们逐渐成为主流,加速了这一趋势。
消费升级持续,汽车、高端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吃饱穿暖已经不成问题,奢侈品成为高收入人士体现自身价值的工具。
软财富取代硬财富,金融、信息技术、教育和服务业等将成为财富增长点,大量的新富从软财富行业中诞生。
传统投资继续发展,随着竞争的加剧,金融机构不断对个人让利。葡萄酒等另类投资和个性化的理财服务为富人所青睐。
谋生途径越来越丰富,网络在其中会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人会用各种方法,寻找新的财富点。也有部分^在保证温饱后从事更个人化的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4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