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流比例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嘉庭
[摘要]资产结构是企业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以沪市制造业2001-2008年177个公司样本和1416个数据为证据,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构建控制变量下固-流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上市公司的固-流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描述我国企业的固-流比例现状。实证结果是制造企业其平均固-流比例为86:100,表明固定资产技术水平较低,机器装备投资较少;流动资产占用比例过大。总体上,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不具有显著性;固定资产比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不具有通常的显著性;流动资产比率与企业绩效有不稳定的线性关系,影响方向时正时负。因此,增加技术投资比重,提高固定资产的科技含量,改进员工学习能力,已成为企业改善固-流比重和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固-流比例公司绩效技术研发投资改进生产方式
一、引言
在我国,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组成部分,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脊梁。制造业受到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构成了我国证券市场最重要的行业板块之一。
企业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构成。企业不同的经营时期,各类资产的构成比例有所不同,企业资产结构直接影响着企业资本利润率。企业进行资产状况和绩效分析,要注意分析企业资产在行业整体资产状况中的优势和压力,以及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数量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数量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本文简称固-流比例。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企业每日发生的固定资产占用与流动资产消耗的数量关系问题。流动资产(扣除投资)对固定资产的比例越高,企业财务风险越小,资金调度越灵活,但在一定条件下越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本文试图将固-流比例与公司业绩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上市公司数据验证固-流比例理论,有助于企业发现经营问题,提高经营质量,开拓绩效提升的新途径。
二、研究假设
研究表明,企业资产由人力资产、财务货币资产、物质设备和自然资源资产,以及技术资产、信息资产和知识资产(罗福凯,2001),本文研究的企业资产主要是物质设备与自然资源资产,习惯上将其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同时,假定其他资产不发生变动。在这里,流动资产是一年之内能够变现的资产,流动性较强。如果企业流动资产过多,造成资源闲置,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性。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固定资产持有量多,表明生产规模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就多。如果企业固定资产过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就会形成闲置资产。所以,只有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保持合理比例,才能避免企业因生产能力不足造成的流动资产的相对闲置或不足,或者因流动资产的短缺造成固定资产的闲置和浪费。由此本文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假设一:固定资产比率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二:流动资产比率同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假设三:固-流比例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四:总资产周转率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对企业收益的贡献度越大;反之,对企业收益的贡献度越小。
假设五:公司规模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本文将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因年末总资产的数值较大,在回归方程中会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采用自然对数作为衡量公司规模的指标。
假设六:资产负债率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一般情况,当企业不是盲目借款,借款比率越大,越显得公司具有活力。好的企业为了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一般采用高负债策略,高负债伴随着高风险,也会带来高收益,所以假设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成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2001年至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共九大类子行业,共计447户企业。
在样本选取中,我们进行了如下考虑:(1)我国证监会ST、PT及有关配股资格的标准都是从净资产收益率的角度来规定的,因此被实施特殊处理的公司(即ST公司)正是属于两年连续净资产收益率不符合标准或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在此予以剔除。(2)考虑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波动性,将波动较大,且2001年至2008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小于1.5%的予以剔除。(3)考虑上市公司取得上市资格的时间不一致,为保持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将2001年至2008年数据不完整的公司剔除。剔除上述样本,本文2001年至2008年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选取177家作为有效样本,共计1416个数据。
(二)指标选择
本研究选取固-流比例作为解释变量,企业绩效(经营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同时,考虑各上市公司企业资产和负债规模不同的影响,文章选取总资产自然对数和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
表1变量定义注释表
(三)模型设计
建立模型前,为防止所选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回归中经常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论文在此先研究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见表2所示。
表2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部分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关系,如固-流比例、固定资产占比和流动资产占比三者,两两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为此分别构建模型进行检验以考察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构建如下:
为验证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以下回归模型,考察固-流比例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以及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总资产周转率、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模型如下:
其中,Y代表净资产收益率;
X1代表固定资产比率;
X2代表流动资产比率;
X3代表固-流比例;
X4代表总资产周转率;
X5代表公司规模;
X6代表资产负债率;
为常数项;
为各自变量系数
代表随机干扰项。
四、实证分析
根据样本企业及其财务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将工业企业中的制造企业固-流比例和总资产收益率计算出来,通过各个解释变量的测算和分析,可以看到,流动资产比率、固-流比例、总资产周转率与公司绩效关系较为密切,通过显著性检验。如果将固定资产比率剔除,总体线性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解释变量分析表
回归结果均通过t0.01检验,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比率、固-流比例、总资产周转率与公司绩效关系呈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而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
(l)回归模型检验结果及说明
从上表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1,固定资产比率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系数为0.008,与假设一“固定资产比率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一致,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否定假设一。模型2,流动资产比率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系数为0.035,与假设二“流动资产比率同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矛盾,否定假设二。模型3,固-流比例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系数为0.004,与假设三“固-流比例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一致,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肯定假设三。模型4,总资产周转率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系数为0.028,与假设四“总资产周转率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一致,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肯定假设四。
以上四个模型中控制变量公司规模和资产负债率,虽然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只有公司规模与假设五“公司规模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相一致,资产负债率与假设六“资产负债率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相反。
但由于R2仅有0.026,说明整个制造业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撑解释变量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因为本数据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所以,该线性关系只是通过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的一种假象,不足以说明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线性相关。
本文又分行业对固流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制造业的大部分子行业中,对固定资产需求较大和规模要求较高的行业而言,如纺织服装皮毛业、造纸印刷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金属非金属业、医药生物制品业,其固定资产比率、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只有纺织服装皮毛业固定资产比率、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的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流动资产比率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对固定资产需求较少、流动资产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食品饮料业、电子行业,其固定资产比率、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同时流动资产比率与企业绩效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
五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的177家上市公司的固-流比例分析,以及评价其企业绩效情况,证明制造业上市公司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存在相关关系。
(1)仅从制造业的工业企业情况看,其平均固-流比例是86:100。这说明,在我国的企业物资资源资产里,固定资产投资较少,流动资产占用比例较大。表明营运资本占用较大,周转率较慢。同时,也表明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企业单位资产的员工数量过高。
(2)我国企业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在制造业的大部分子行业中,对固定资产需求较大、规模要求较高的行业而言,其固定资产比率、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纺织服装皮毛业固定资产比率、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的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
(3)从制造业的企业固-流比例看,我国的企业技术水平仍然很落后;增加技术研发投资力度,提高固定资产的高科技含量,改进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则是改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比例的有效途径。
(4)企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不仅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投资规模及其优化配置,而且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政策、企业员工数量多少,以及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选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技术投入与劳动之间的替代率,远远高于机器设备与劳动之间的替代率。因此,增加技术投资比重和提高员工学习能力是企业改善固-流比重的有效途径。
总体上,我们认为,我国应加大企业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力度,加速固定资产技术更新速度,增加固定资产的自主研发投资,尤其是增加固定资产比较落后的机械制造行业的科学技术开发研究投资,尽快较好地解决我国机床工业过度落后的状况,从而为我国各行各业提供先进的固定资产设备,使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有科学合理的配置关系。
参考文献:
[1]袁红林,颜光华.小企业成长与资源配置能力.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3
[2]汪平.财务理论(修订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魏明海.论优化资产结构.会计研究,199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0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