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热的冷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化英
近期,基金销售场景火暴,在“基民”疯狂投资的背后,赚钱效应掩盖了市场硬伤
我国家庭理财渠道少,老百姓的储蓄如何通过理财产品升值是一个老问题。但是,股票市场去年以来的火暴,让基金净值大幅上升,聚集了无数眼球。2006年基金三季度季报显示,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98%,一直领先于上证指数,给持有人奉献了丰厚的回报。这些极具诱惑力的数据让很多人纷纷加入基民行列,股票型基金正在备受市场恩宠。
基民心态 单纯看涨
2006年12月7日,嘉实策略增长基金疯狂募集400亿元,创下发行速度最快、首发规模最大两项纪录,在短时间内就刷新了广发策略此前创下的过百亿纪录。16万亿居民储蓄中,越来越多的资金通过基金等渠道,流入到股市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股票型基金的投资者心态如何呢?
何先生将其准备购置新房子的钱用于投资股票型基金,他买了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和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的两只偏股型基金。他告诉记者:“现在不清楚未来两年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会有什么走势,与其现在买房,还不如做点投资,现在股票型基金太火暴,我们部门的同事几乎都买基金了,看到他们分红我也想试试。”
被问及到风险问题,何先生认为,“什么事都会有风险,有时股票型基金的净值波动很厉害,现实中,许多基金一个月涨幅超过10%,下个月可能就跌去20%,着实让投资人心惊胆颤啊。”
冯小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才一年,工作阅历有限,但她却深知理财的重要性,并且每月都会用1500元来购买股票型基金。当然,她的行为也是受其大学同学的影响。她认为:“如果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一年投入1万元投资股票基金,如果能够保持每年7%的收益率,40年后,资金将增值到十几万元。而如果进行银行储蓄,40年后只有3万多元。”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一位50多岁的基金狂热者,他说自己从45岁退休就开始炒股,沉浮于股市多年,总体而言赔多赚少。自2005年初开始投资基金后,他干脆不炒股了,从一个股民彻底转变成基民。他算过一笔账,“若将10万元资金投资年收益为18%的基金,连续投资4年,10万就可以变成20万,20年就能蹿到150多万。”这位老者不赞成基金频繁分红,他认为频繁分红的最终受害者是基金持有人,而一些基金公司惯用的伎俩就是频繁分红,以此吸引投资者眼球。
有人听说某只基金马上要分红,就风风火火想去买。但他不知道,分红后,基金净值也是要缩水的。也就是说,分红金额加上分红后的净值等于基金没分红之前的净值,类似于股票的除权。在分红的那一刻,投资者的资产实际上并没有增长,很多投资者却是盲目的。
基金选择 理念各异
在市场火暴的时候,正是投资者加强理财观念,学习理财技巧的好时机,但事实上大多数基民没有这样。“选择基金就如同选择另一半。”某基金经理曾这样说。但在现实中,各种投资者选择基金却有千差万别。
一位从2004年就开始投资基金的投资者表示:“我买过招商、湘财荷银、易方达和嘉实,当时有一轮基金赎回风波,我这几只基金赎回比例都小于5%,招商基金还获得了5.78%的净申购。”这样的经历对这位投资者影响很大,让他变得忠诚。在此后的两年投资中,他固定地只买这四家公司的基金。
罗先生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具备相关的证券知识,并且有三年的炒股经验,买基金也有两年了。他告诉记者:“我买基金一般会看这家基金公司是否干净,尽管无法真正看到他们内部是怎么运作,但仍然可以从媒体披露的一些信息中见到分晓。比如,我不会买华安基金的产品,它的老总韩方河都出事了,还能带出什么好兵?好不到哪里去。”
罗先生也依靠评级机构来判断应该选择哪只基金。他认为,“基金运作的专业性以及相对封闭性,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之间的信息很不对称。基金数量、种类大幅增加后,越来越多的基金投资者会更依赖于基金评级机构的报告作出投资选择。”
另一位投资者表示,“没有什么理由,就是偏爱身处广东的基金公司,像易方达策略成长、积极成长,广发基金旗下的广发稳健、广发聚富都是钟爱对象。总体上说,一些基金公司已经表现出比较连续稳定的业绩水平。”
牛市中的硬伤
火暴的股票型基金热后,仍然有很多问题横亘在基金市场上,并且亟待解决。销售环节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一些业绩处于窘境的基金公司销售形势差强人意,便采取暗箱操作手法。比如与券商合谋,券商向基金公司承诺销售量,而基金公司向券商承诺交易量。有些基金公司承诺给券商10倍、甚至是15倍以上的交易量。基金公司给予券商的销售和交易佣金,无不包含着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业内人士透露,一只基金因为承诺给券商做大交易量,不得不违背所谓的投资理念,频繁调换股票仓位,其实就是将投资风险转嫁给基金持有人。
在银行代销方面,很多银行柜员或是其理财顾问往往不具备专业的基金知识,因此,他们的投资建议是不足以取信的。而银行为完成基金销售指标,有时也会夸大其词,忽略负面信息,让投资者处于信息不对称之中,进而在赚钱效应的影响下,使其盲从于理财顾问的推介,银行员工则分享了基金代销提成。
现实情况中,为了提升销售业绩,很可能存在虚假宣传或因专业知识不足导致的宣传偏差。记者在采访中就得知一位投资者在基金推销员的鼓吹下“上了当”,销售的基金明明是“博时基金”,而推销员却将其写成“嘉实基金”,还说“存续期一年”(基金没有债券那样的到期日,只有终结日,一般15年以上),这很明显是由于专业知识不足造成的。
投资者很容易被“一只基金一个月超过10%的净值增长率”所诱惑。业内人士表示,“10%的增长可能是建立在此前几近跌破面值的基础上,而一些欠缺相应投资知识的投资者通常会忽略风险。”
在对股票型基金的狂热中,有些人跟着基金经理跑,有的人漠视小型基金、有的人把房子抵押出去买基金。作为投资者,投资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投资的目的是什么?购买基金的价值在哪里?而在记者调查中,大多数人并不清楚,都是闭着眼睛买。
现在股票市场好,甚至有人预测未来是十年大牛市,买什么基金都赚钱,因此,这些问题没有暴露出来。但如果股票市场不好,这些问题就成了基金公司的硬伤,这绝非是什么好事情。
开放式基金近况
基金最新的净值排名显示,嘉实基金830.91亿的规模居榜首,二、三、四位是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经过一年的搏杀,基金公司座次被调整,基金公司的实力和品牌也逐步凸显出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6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