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孙含晖:兴趣指引成功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红玉

  他能够明确知道的是自己喜欢现在的工作;计算机是他从小的爱好,能够以自己的爱好为职业,是很多人理想的状态。
  
  孙含晖走进会客室,简单地相互介绍后,便步入受访正题,几乎没有任何客套的寒暄。他不会刻意寻找话题与人套近乎,但面对问题时,却是有问必答,有着职场中人稀缺的坦率。
  采访过程中,会客室内不时有人进进出出,这其实是个“多功能厅”,去哪儿网的各类对外事务均在此进行,市场经理解释说:“没办法,几个月的时间,公司人数已经翻了一番,实在是太挤了。”说这话时,她的语气中既有歉意又带着自豪。
  2005年创立的去哪儿网,是一家从事在线旅游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依靠为客户提供机票、酒店、度假和签证服务搜索盈利。孙含晖是2009年年底加入去哪儿的,担任CFO,对于坊间传言去哪儿会在今年年底赴美上市的说法,孙含晖的回答是:“确实有这个打算,但还没有正式启动,谈不上什么明确的计划,投行也没有选定。这件事最终还要由股东和董事会说了算。”他能够明确知道的是自己喜欢现在的工作,计算机是他从小的爱好,能够以自己的爱好为职业,是很多人理想的状态,虽然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一路走来的孙含晖也是兜兜转转。
  
  兴趣还是兴趣
  
  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初中生的孙含晖就已经表现出了在计算机上的天赋,虽然淄博在山东也算不上大城市,可淄博孩子孙含晖的计算机编程水准却是国家级的。1988年,他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编程设计竞赛,获得山东省第二名,全国二等奖,相当于第15名。
  可奇怪的是,这样一个计算机天才,在高考时并没有报考计算机专业。他的解释是:“那时候眼光还是有局限,当时我对编程的看法是,就是一种工具,觉得这个领域我已经掌握了,这坛子水太浅。”少年人的自负在此时的孙含晖身上显露无疑,而自负往往是天资聪赋者身上的一大标签。
  没有选择自己兴趣的孙含晖,报考了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系的工业外贸专业,这是一个对英文要求很高的专业,而他正长于此。“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逼着我学英文,她觉得英文重要。”
  四年大学生活之后,他进入了中石化对外合作部担任英语翻译,在那里工作了不到2年,他便辞职了。“因为觉得这个工作不是我的兴趣。”他说直到今天自己仍会和父母谈论,对于学习来说,是兴趣重要还是家长逼着重要,“父母逼着我学习英文,我的英文基础是比较好,但却始终没有兴趣,这是很难讲得失的一件事。”
  辞去了英语翻译的工作后,1995年,孙含晖应聘进入毕马威北京,以他的专业背景能够成为一名审计师,误打误撞的成份更多些。“当时毕马威是招聘管理咨询的人员,只要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那时候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的规模都很小,那一年总共招聘了二三十人,当时公司的政策是先全部放到审计部锻炼,这批人多数是审计人员,像我这样的管理咨询人员很少。”
  本来这个锻炼的时间只有一年,就可以回到自己的部门,可一年之后,孙含晖觉得自己对做审计有兴趣,就留了下来。
  他的审计师生涯一直都很愉快,1999年,毕马威有个国际培训计划,他被派到了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在那里他接触到了美国的会计、审计准则,同时也接触了一些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此时的美国西海岸,正是全球计算机革命的中心,互联网行业方兴未艾,一批旨在改变世界经济秩序的公司相继涌现。
  这些年来,安于审计师职业的孙含晖,对于少年时对计算机的喜好,一直定位于兴趣爱好,他会在工作之余编一些小程序,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便捷,也许那时,他还是认为计算机就是一种工具。可这次美国之行令其眼界大开,原来这项技术可以改变世界。
  2001年,孙含晖回到北京,虽然对计算机有了新的认识,“但那时候我在毕马威做的比较有兴趣,没想过转行,我自己选择了一个目标后会坚持下去。”
  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离开的原因是我觉得做审计不像开始时那么有趣了,或者是觉得在这个领域,我已经掌握得很多,兴趣不大了。”
  在对待职业的问题上,他始终强调兴趣。“我要平衡好个人兴趣和我能够给这个企业带来的价值之间的关系。”当时他在毕马威已经工作了近10年,升职的速度也很快,已经做了两年高级经理,再坚持下去就是合伙人了。“但我比较坚信我应该离开事务所去企业,我很清楚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
  离开毕马威之前,他把自己在审计方面的心得写了下来,原打算是用作内部培训资料用的,后来在员工中流传开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编辑看到后找到他,最终出版成书―《让数字说话》。这算是给他的审计师生涯画了个满意的句号。
  
  投身互联网
  
  之后的孙含晖便勇投互联网大潮,他加盟搜房网担任财务总监,那时搜房正准备去美国上市。“当时搜房的规模还比较小,资本市场的环境也不太好,我们就想等待时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他经历的第一次上市过程以失败告终。“上市不成功,我在企业中的价值就会降低。”他离开了搜房网。
  孙含晖的CFO生涯似乎有些出师不利,他自己也觉得这不是一个成功的经历,有些失望的孙含晖又回到了跨国公司的工作环境,先是在马士基航运公司,这是一家世界级的海运集团,又因为出差太多而很快离开,终于他找到了一份喜欢的工作,来到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担任财务总监,工作很愉快,是他熟悉的外企环境,是他喜欢的计算机行业,故事本应该就这样继续下去,可如果那样就不能称之为故事了。
  “在微软的时候,我也在空中网做独立董事。”这是一家以提供无线增值业务为主的互联网公司,2004年在美国上市,做独立董事期间,他和董事会的其他成员很投缘,后来空中网的CFO离职,董事会很希望他能接任,这是件很难抉择的事情。微软的环境很好,空中网也很有吸引力,他反复思考了近一个月,最终来到了空中网。他自己的解释是希望能够真正做一些事情。
  来到空中网后,孙含晖的工作中除了之前熟悉的财务工作外,还要经常代表公司面对投资者和媒体。那时候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周云帆和杨宁都不是那种乐衷于高调宣扬的人,这样以来,很多对外的工作就落在了孙含晖头上,当然作为CFO,他本身也担负着与投资者沟通的责任,“在接触投资者时,他们也会问很多业务问题,而且还要把业务问题和财务数据结合起来谈。”而这正是他擅长的,多年的财务经验,对技术的偏好,可以使他将两者完美结合。
  可互联网公司的变化和这个行业的变化一样快,2008年,周云帆卖掉了自己在公司的股份,转而担任政府行政职务,杨宁也慢慢淡出了公司的管理,两个原本默契的伙伴离开了,在一段等待期后,孙含晖也选择了离开。
  这个时候去哪儿网正在寻找CFO,而去哪儿网的创始人刚好认识杨宁,杨宁介绍他们彼此认识。
  由于对互联网行业一直都有关注,孙含晖早就知道去哪儿网,在他看来这是一家很有潜力的公司。“有些公司也有不错的想法,可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面临老三大(新浪、搜狐、网易)和新三大(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你的模式很可能被别人复制、超越,一个新公司要想成功非常困难,只有少数几个另类的公司,在别人还没注意的时候就长大了,别人再想把他压倒,已经晚了。” 他认为去哪儿网就是这样一家另类的公司,“去哪儿网纯粹做在线旅游业务,采用垂直搜索引擎模式,盈利模式与是百度、google类似,却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而看上去和它更像的携程则是采用代理模式,客户对象是传统的航空公司、酒店,它的业务70%左右是在线下完成。”
  
  传统会计遇上互联网
  
  来到去哪儿网的孙含晖主要负责公司的财务工作,以及投资者关系和法律事务。对于创业发展期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其财务报表往往和常规企业有区别,那么怎样才能将传统的会计方法与互联网公司相结合呢?

  “互联网公司总是在做很多创新的东西,财务人员在后面很紧张,担心这个创新可能捅出个窟窿来,我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是,当一个新业务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出意见,但在大家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先支持业务。”孙含晖说的支持业务,并不是两眼一抹黑的支持业务,他要求财务人员要和业务人员密切沟通,尽量理解他们在做什么,当一个新业务开始后,差不多每隔两周就要对新业务做评估,看看业务规模是否增长,监控其财务数据,判断是不是需要考虑更多风险。
  而作为一个CFO,在与投资者沟通时,不能只盯着财务数字,而要对业务有更好的理解,“这时候你才能够说,今天我的财务报表是这样的,5年后这个报表会是怎样,为什么利润能翻20倍,必定有一些深层次的业务原因。我需要今天把这些业务原因发掘出来,然后把这些业务原因与财务数据联系起来,找到相关性,并把这个事情表达给投资人,让他们相信这个企业的价值。”
  对于去哪儿网,现在人们谈论更多的是其年底前的上市,如果真是这样,不难算出,就算是12月份上市,距离现在也就半年了,可作为公司CFO的孙含晖对此并不紧张,“我们的内部管理,不管是财务数据还是业务流程,规范化程度都很高,也请普华永道做过审计。一般大家讲,去美国上市至少需要准备一年,去哪儿网至多6个月。”孙含晖说这话并不是没有依据的,从2004年参与搜房网的上市过程,到后来担任美国上市公司空中网的CFO,他对赴美上市的整个过程非常了解,而且在过去一年中,已经有多家投资商主动联系他们。“去哪儿网的上市,各方面的因素都已经准备好了,只欠东风。”孙含晖对此信心十足,曾经年少时的自负已经沉淀为现在的自信。
  其实,上市与否更是外界看重的东西,对于他本身来说,更看重的是成就感、参与感,这些更内在的经历。“我们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现在一个月的收入比我刚来时一个季度的收入还要多,员工人数也在翻倍增加,公司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全。”而这个过程,他全部参与了。
  孙含晖说他很喜欢“互联网公司CFO”这个角色,对于自己创业,他认为那不是自己擅长的,他说自己一直都不是一个冒险的创业者,他的特点是“把这次的灵感变成下次的尝试”,他说在中学时已经给自己做了这样的总结,“我比较讲究理性和逻辑,面对新东西时,我希望能够把创意归纳为一种可以推演的理论,但真要去行动时,我一定会去判断成功的概率如何,风险高低。我不是冒险主义者,不太愿意去承担创业的风险,英特尔前董事长安迪・格鲁夫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我不是那样的偏执狂。”这样的特质,不正是冒险的创业者想要的合作伙伴吗!
  工作之余,孙含晖除了陪孩子,会花很多时间去研究互联网行业层出不穷的新玩意,“微博我会上,平板电脑,我自己有苹果的iPad,Windows系统的和Android系统的,我也都测试过,360的浏览器我也会用,还会阅读各种IT行业的评论文章。”虽然会占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可他并不觉得这是负担,“就是老婆会有意见”,他难得地开起了玩笑,对于他来说自己所做的事情,既是工作更是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0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