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职院财务管理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家俊
【摘 要】 文章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高等职业教育中,界定了高职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阐述了利益相关者在高职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提出高职院财务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高职院; 财务管理; 创新
一、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界定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理论自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Stanford Institute)首次提出,便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利益相关者理论首先在企业战略和公司治理等理论中得到广泛研究。Freeman(1984)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被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
近年来“利益相关者”概念在公共和非营利部门也逐渐流行起来。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适用性问题,西方以及中国学者的阐述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受前面对利益相关者定义的启发,所谓高职院利益相关者就是指受高职院发展影响,同时其行为又影响高职院发展的相关部门及个人等。高职院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即高职院外部层次和高职院内部层次。外部层次相关者主要包括媒体、企业、政府、社区、学校、学生家长、职业教育联合会及第三方独立机构等;外部层次相关者主要包括教职工、学生、管理者等。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职院财务管理的应用分析
(一)基于契约理论的财务管理应用分析
1937年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创造的“企业契约理论”。科斯把企业的性质概括为劳动与资本的长期的权威性的契约关系。利益者相关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这样的阐述,即企业是一组契约,包括股东、员工、债权人、顾客及社区等之间的契约。可以说企业是所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通过建立契约而形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由此可推断高职院也是通过契约而形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中,政府、行业、社区、学校、学生家长、学生及员工都进行了物资、人力资本的投资。利益相关者在投资的同时也承担着共同的风险,即学校破产倒闭的风险。因此,为共同的利益,利益相关者一定认真履行契约,保证学院的经济利益,同时利益相关者也可实现自己的利益。
(二)基于信号理论的财务管理应用分析
费佛尔和萨兰奇科认为两个组织可以相互依赖。利益相关者为企业提供资源、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依赖企业为其提供经济利益,获得自身的满足,即高职院的利益相关者为学校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依赖学校为其提供经济利益。因此,认真分析学院的外部环境构成因素,确定哪些相关者受学院影响同时也影响学院的财务决策;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兴奋点,以此为依据决策学院的财务管理模式。学院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传递信号,以满足不同相关者的需求。高职院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中提高学院财务管理的绩效。
(三)基于期望理论的财务管理应用分析
根据Vroom提出的期望理论,企业给予员工达成目标后的奖励的程度越大,越会激发员工投入人力资源并作出努力。因而,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看,高职院通过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利益相关者会努力为学院服务,使学院的办学效益提高。但在高职院实际运行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资本投入可能是多次进行,其收益可能是在较长期内逐渐实现。学院整体价值的改变将影响下一期学院对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利益相关者又会对这些投入产生新的反应。高职院的财务管理决策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管理创新建议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职院财务管理,要求高职院在财务管理全过程中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权利,以追求高职院和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管理目标创新
高职院财务管理目标应确定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基于信号理论的基本内涵可以判断,高职院的目标与利益相关者是相互依赖、紧密相连的。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优先考虑教职工、学生家长及学生的需求,全面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学校给予利益相关者达成目标后的奖励的程度决定着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本的力度和努力程度。同时,利益相关者也对学校的下一循环投入有新的期待。因此,高职院不仅关注社会效益,同时也关注利益相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主要是指学校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承担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经济效益主要是努力扩大资金渠道,增收节支,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待遇。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前提,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基础。高职院理财必须最大限度地争取学校社会效益和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经济“双赢”,并且最大限度地确保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稳定化和最优化。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绩效管理创新
基于期望理论的基本内涵,高职院的财务绩效管理应有如下创新:根据高职院发展规划,形成总体的财务绩效目标后,逐层分解为所有部门和教职工的绩效目标,使部门和教职工工作目标同学校的财务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绩效管理采取定量评价,体现管理的效益和效率,避免模糊概念,使管理者能对员工和组织的绩效情况一目了然。科学设计适合高职院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广泛开展财务绩效评价。
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的方向应该是多向的。自评是财务系统内进行多向评估,如上对下、平级(学院和各部门对财务部门、学院和各部门之间)等;外部评价,可以来自上级、教育、物价、社会等相关部门。
2.评价的时效应该是长短结合,既有年度评价,也有任期评价。
3.评价的内容应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备。高校是非营利机构,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但这并非说学校就可以不考虑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
4.评价体系的设计的原则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少而精。同时,评价者能够比较容易地了解绩效评价体系,掌握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技术。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风险管理
基于契约理论的基本内涵,高职院的财务风险管理应有如下创新:高职院内部应建立信贷资金管理小组,小组应广泛听取大家意见,收集整理贷款项目的材料、证明;考核贷款指标,验证贷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测算一定时间内所需信贷资金的数量,落实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制订还款计划;测算贷款风险指数,控制债务风险,把贷款资金用在能够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上。在信贷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实行信贷资金项目负责人制度,而信贷资金管理小组与内审部门负责监督,做到“负责有人,监督到位”。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项目负责人要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提出修订方案、制定整改措施。在预算编制中增加对学校债务预算的附注说明,将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之内,在预算中体现债务预算的内容,揭示债务给学校营运带来的偿付压力以及学校本身的承受能力,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学校债务资金的使用情况,有利于学校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以引起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关注。
(四)会计核算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高职院现行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由于收付实现制不能反映当期已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部分,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职院的真实财务状况。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耗资源的成本,能更好地将成本与绩效成果进行合理的配备,有利于加强管理者对产出和结果的责任,有利于促进全面的绩效管理改革。国家相关部门也发布了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文中对此亦有提及,高职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循序渐进地引入权责发生制。
(五)建设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
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组成网络,搭建高职院财务工作的技术支撑平台,保证高职院财务从管理到业务上的流程通畅。高职院要设置部门经费预算指标控制账,在正常进行会计核算业务的同时,记录各部门的收入支出情况,以全面掌握各部门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年度费用指标不得突破。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系统和网络资源,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对分级财务的监管提供平台,实现一级财务与二级财务的数据共享。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在经济业务发生进行会计处理的同时,将信息集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对外公布。使用者可以随时到财务网查询所需要的信息。领导层也可以根据最新的财务信息进行预测分析,进而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可以增加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以便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实现学校资金的优化配置,使学校的会计系统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
【参考文献】
[1] 孙天怡,范抒.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2011(10).
[2] 杜嘉美.初探高职院外部利益相关者[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
[3] 张 ,黄婷,张锐.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互动发展的关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09(1).
[4] 洪延艺,王如平. 高职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分析[J].成人教育,2010(1).
[5] 王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目标分析[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
[6] 吕向东.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济,2006(12).
[7] 吴仕宗.刍议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如何创新[J].现代农业,2010(4).
[8] 彭秋莲,尹北晖,王玉蓉.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J].会计之友,2010(2).
[9] 张弥.浅谈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创新[J].财会通讯,2010(2).
[10] 杨丽.高职院院系二级财务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7).
[11] 范晓军.基于经营理念的高校财务分级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7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