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层和股东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建国 朱贤磊
【摘要】 会计政策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桥梁和纽带,其既要受会计理论的指导和影响,又直接规范和制约企业会计实务的进行,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极为重要。文章基于管理者和股东相对立和合谋的角度,分析他们如何进行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关键词】 管理层;股东;会计政策选择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股东和管理者处于支配地位和对信息占有的绝对优势,他们对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取有着强大的支配权。由于股东和管理者都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当两者的利益一致时,会计政策的选择很容易达成一致,但当两者的利益有冲突时,企业的会计政策又该如何选择呢?下文主要阐述在这两种情况下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一、股东和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分析
(一)股东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
股东进行会计选择最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主要表现在股价的稳定、增长和税务筹划以降低税赋等几个方面。
目前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在面临会计政策选择的时候,都倾向于把公司的利润提高。一方面,公司利润的提高有利于股价的上升,有利于公司价值的增加;另一方面,有利于解决配股、特别处理及摘牌等问题。比如,国家明文规定:连续3 年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的上市公司将失去配股资格,那么股东就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将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控制在略高于10%的范围之内,以保持其配股资格。股东倾向于提高公司利润并不是绝对的,有的时候为了防止利润波动而导致股价产生较大波动,股东在面临会计政策选择时,会平衡各期间的利润,使得企业的利润处于稳定的增长状态,从而给市场以积极的信息,保持股价的稳定和增长。同时,股东还会选用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纳税筹划,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等。
(二)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
在一个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当中,管理层作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主体,必然会根据自身的利益进行选择。企业对管理者的激励通常是以与经营业绩紧密联系的管理报酬为手段实现的。那么,对于管理者来说,衡量其工作业绩的高低也是衡量企业当期经营业绩的高低,通常是以利润指标来衡量的。这种激励机制存在方式单一和长短期激励失衡等问题。同时在约束机制方面,主要存在债权人参与约束机制较差、监事会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独立董事监督弱化等结构性缺陷等。代理人作为行动主体,往往有其特定需求结构或偏好所决定的理想激励结构,而上市公司为其设计的激励结构常常偏离其理想。于是,代理人就有自动校正现实的激励机制与其理想激励机制之间差异的动机,这就为管理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操纵利润从而提高自身报酬提供了充足的动机。因此,管理者可能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将未来期间的收益提前至本期确认,提高本期盈余,从而提高本期自身的报酬。在某些情况,管理层为了保证自身业绩的稳定性,也可能会降低本期的业绩以平衡各期的业绩。
二、股东和管理层利益一致时的会计政策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层和股东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的利益在某一期间的某些方面达到重合。在此情况下,他们就会合谋,进行相应的政策选择。
(一)具有相同的提升利润的需求
股东在下列情况下有提升公司利润的需求:1.基于筹措资金的需要,当企业资金匮乏时,通过调高利润,给人以积极信息,顺利筹措资金;2.基于上市、配股和避免处罚的需要;3.基于提高股价,继而提高公司价值的需要。当企业实际利润较低时,管理层也有提升作为自己业绩考核保准的公司利润的需要。在两者的这种需求达到一致时,他们就会通过折旧计提不当、借款费用核算不当、收入确认方法不当、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当、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不当和避税等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提高企业的利润,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维护他们各自的利益。
(二)具有相同的稳定利润的需求
股价受到企业利润的影响很大,如果利润波动较大就会使得股价起伏不定,不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同时,一个企业对其经营者业绩的评价一般都是以上年的业绩作为评判标准的,如果上年的利润增长较大,而当年的较低,这样就会影响到经营者的业绩考评,故企业管理者有平衡和稳定利润增长的需求。当股东和管理者的这种需求在同一时期达到统一时,会计政策的选择则比较容易确定。稳定利润就是使得各期的利润达到一个平衡的增长状态,可以通过调整收入和费用实现的期间来实现,比如说通过利润堰塞湖效应,先积累大量的未实现利润,待需要提升利润时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股东和管理层利益相悖时的会计政策选择
股东和管理层利益一致时,公司的会计政策固然好选择,但当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相违背时,作为会计政策选择主体的管理层怎样进行选择呢,同时作为企业所有者的股东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又会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施加怎样的影响呢?
(一)利益相悖时,管理层会计政策的选择
自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以来,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有发生,其表现之一就是两者对与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不同。管理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从以下思路来考虑如何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1.从被发现的概率方面来考虑,即在违法的情况下会得到法律制裁的概率和被公司所有者发现这些损害他们利益的概率;2.从成本效率方面来考虑,即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得到的效益与可能面临的法律处罚和被股东发现而丧失继续经营公司所带来的损失相比较,来衡量是否符合成本效率原则。
(二)利益相悖时,股东会计政策的选择
由于目前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是管理层,股东并不是亲自去制定公司的会计政策,而是通过对管理层施加影响,进而能够得到符合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股东可以通过下列措施来达到这一目标:1.通过第三方的独立审计来对管理层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监督;2.实行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分散制,即改变以前那种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由管理层独自完成的局面,股东可以自己加入,也可委托专业人士加入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3.改善公司内部激励机制,探索和建立与上市公司业绩挂钩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制定较长期的经理人经营绩效的评价标准,从而减少管理层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为自己牟利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任百志.会计政策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09(21).
[2] 赵灿.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会计政策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0).
[3] 高黛娥.基于上市公司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会计政策选择约束[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
[4] 杜兴强.高层管理当局薪酬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1).
[5] 邵翠丽.管理者行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探讨[J].现代财经,2009(8).
[6] 史利.滥用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和审计对策[J].财会月刊,2009(8).
[7] 苏明.分散制在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0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8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