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济全球化、供应链与竞争优势的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琼隽

  [关键词]流动性;生产形态;贸易纯理论;竞争优势形成理论
  
  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尽管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全球化给予不同的界定,这次发端于二十世纪中后期,深入渗透到全球经济方方面面的变革,的确已经改变并正在改变全球经济格局。[1](301-327)经济全球化体现在全球经济的若干领域:在贸易领域,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化;在国际金融领域,则涉及到全球资本的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的链接,以及各国政府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一体化;还涉及到全球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等领域。[2]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货币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3]简单地说,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的最优配置的过程。显然,流动性是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理论特征。
  
  一、供应链与全球生产形态
  
  经济全球化导致生产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种环境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就要求企业建立具有敏捷的生产系统,于是产生了“跨越企业组织边界,作为一个完整的流程共享经营资源和信息,以整体优化为目标,彻底消除流程中的浪费的管理技术”,[4](81-88)即供应链管理技术。这一技术的出现使企业的生产行为由过去单个企业内部的行为,变成了跨越企业组织边界的行为,产品的生产不再由单个企业通过若干个生产过程独立进行,而是由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批发经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一条“链”式(更多的为网络式)集成组织,通过优化“链”中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以提高整条供应链的效率。
  这种“链”式垂直一体化生产方式使企业可以更多地注重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将非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活动以外包等方式转移给其他企业,通过跨越组织边界的分工,既可以降低组织内部因分工而导致的组织层次过多所产生的较高的组织成本,又可以有助于企业更关注自己的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可以肯定,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化成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跨国公司则利用有效的手段通过对供应链这一跨组织系统的集成来提高整体供应链的竞争力,并通过由经济全球化推动所形成的全球市场,构建一个开放、高效和信息充分的跨组织系统,对供应链加以应用和优化形成全球价值链。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市场,而市场规模又是决定专业化程度高低的关键。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参与全球化的每一个企业,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内充分地实现规模经济。但是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只能提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而不能满足客户各种不同的需求,这就意味着强调专业化就难以兼顾到差别化,这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内部的两难,要克服这种困境,就需要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既可以实现低价竞争战略,又可以兼顾到差别化战略。全球网络化供应链则为这种生产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专业供应商之间的相互联网,可以使面向客户的网络中介能够灵活地向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这样就可以把看起来似乎相互冲突的两种不同的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即通过专业化来实现的成本领先战略和通过灵活结构形式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来实现差别化战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所有的生产方式都必须是建立供应链,可供企业选择的生产范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传统的公司组织结构,也可以是分散化跨组织的项目协作形成的合作联盟;既可以是空间积聚的企业集群,又可以是在时空中均具有流动性的供应链。这主要取决于企业是通过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还是采用网络化的方式组织生产,同时也取决于这种生产的组织形式是等级制的还是分散化的,表1表示了各种组合形成的生产范式。
  
  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供应链对国际贸易形态也产生了影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提供“链”中的中间产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通过专业化生产和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出水平,使全球中间品的贸易量增加了,进而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机会。此外,从消费型形态看,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供应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来自不同国度消费品的更多的选择。
  
  二、全球生产形态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就是迫使各国政府放松对商品流动、资本流动的管制,因此,可以说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最主要的就是贸易自由化(即自由的国际贸易流)和金融一体化(即自由的资本流)。[5](2-3)贸易自由化的结果是降低了关税,消除了贸易壁垒,推动了商品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即商品流),而金融一体化的结果是政府逐步放松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制,推动了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即资金流)。同时,也正是由于管制的放松,国际采购活动在全球范围得以展开,极大地促进了采购向世界级方向发展,战略采购也成为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因此,由全球范围内自由的商品流和资金流推动而形成的,且不断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改变了竞争的态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处于全球化浪潮中的企业认识到只有与自己产品的上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建立联盟关系,构建高效的供应链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才有可能寻找到一种新的有效的竞争手段,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因此,企业间的竞争已经逐步演化成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态势的变化会对竞争优势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需要用什么理论来解释有效供应链的建立可以形成竞争优势呢?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以往的国际贸易纯理论仅仅说明了问题的一部分,它不能够解释在国际竞争中为什么有些国家会成功,而另一些国家则会失败。波特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之所以在某一特定产业上能够获得成功,是由于下面四方面的因素都有利于该产业的发展,这四方面因素是:(1)要素禀赋;(2)企业战略、结构以及竞争对手;(3)需求条件;(4)相关及支持产业。此外, 机会和政策是否有利于该产业也相当重要。波特选取一国的全球出口占有率前五十位的产业,作为该国最具国际主导地位的产业,并依此代表该国的国际竞争力。换句话说,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的竞争优势上。[6]
  其实,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并不冲突,国际贸易理论作为一种形成理论,可以内在地吸纳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当然,波特把自己的理论当成为比较(或解释)理论,而本文却认为波特的这个理论可以表达为形成理论。我们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的理论角度,纳入供应链管理作为全球生产形态的最佳范式的假设,从贸易纯理论模型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据此解析商品、要素的全球性流动展现出来的经济系统在时空尺度上的动态化性质,得以从国际贸易纯理论框架上研究新一代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
  新贸易理论则认为不仅商品可以在国际间流动,要素在国际间也可以流动。这种要素流动的形式之一是国际资本流动,如国际直接投资(FDI),其直接的产物是跨国公司。而某些要素(如信息)在跨国公司内部的流动性远远优于市场中的流动性。因此跨国公司的出现反过来又推动了商品、服务以及信息在子公司之间进行跨国交换,跨国公司成为商品和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一个特殊渠道。[7](51-53)

  新经济地理模型则表明,运输成本在国际贸易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贸易量的增减。[8](1741-1779)同时,企业在空间上的积聚还有利于新技术的扩散,即通过技术外溢,发现提高创新速度的潜在可能,提高生产率。因此,当商品、要素和空间均具有流动性时,企业集群产生了。
  与传统的集群不同,现代发达国家的高科技集群,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而是从时间上呈现出技术水平螺旋式上升的,国内集群与国际同业相互开放的动态演化特征。一方面集群内的企业会在该集群中寻找潜在的合作者,结成水平一体化企业间的联盟,形成集群内生产联网的趋势,根据动态化比较利益组织生产活动;另一方面,集群内的企业还会向上下游扩展渠道,通过外部垂直一体化,缩短生产周期,通过建立有效供应链,顺势适应供应链中的不对称权力所造成的生产系统的不均衡,获得网络化收益。在供应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hub)会根据最优化原则决定组建什么样的供应链(由要素禀赋和需求条件决定),如何管理供应链(由企业战略,结构以及竞争对手来决定),什么样的企业(指附属地位的企业,即spoke)按什么样的条件加入到供应链中(由相关及支持产业和需求条件决定)。只有构建了由充分利用本国要素禀赋,符合企业战略及相应结构,最大限度满足需求条件并有相关及支持产业为支撑的有效供应链,才能形成竞争优势。换句话说,有效供应链管理与竞争优势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关系,只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并占据主导地位的供应链,可以持续地获取“链”中的高附加值,才有可能形成竞争优势(即满足波特的条件)。而核心企业(hub)能否构建有效供应链,主要取决于其现有的竞争优势,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越显著,其资源的存量就越大,则对潜在合作伙伴的吸引力就越大,进行合作的机会就越多,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也就相对较少,供应链的协作关系就越稳定。[9](41-45)而这种竞争优势才具体表现为以资源存量出现的技术资本、商业资本和社会资本。
  这就是基于供应链管理作为全球生产形态的最佳范式的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理论把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作为基于产业分析的国家竞争力比较理论推广到国际贸易的纯理论研究框架内,从生产形态上,解释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理论演化过程。[10]
  我们用表2来简约表示由于流动性引起生产形态的变动与国际贸易纯理论演化的过程之间的关系。
  
  
  三、国家竞争优势形成模型作为一种理论参照系:基于生产范式创新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
  
  过去的十五年中,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贸易中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各国不断扩大的开放程度,日益强化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导致各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亚洲,尤其是东亚,这种变化的影响尤为突出。由于各国开放程度的提高和政府管制的放松,在东亚一直被倡导的“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模式”显然已不再适应东亚未来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日本经济长达十多年的停滞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后,人们开始怀疑过去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通过较高的投资水平特别是政府对出口导向产业进行巨额投资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因此现在东亚地区更多的政府决策者们更加倾向于把竞争、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视作发展的本质,即通过竞争、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一方面在微观层面上,通过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产品创新、过程创新、服务创新和企业组织创新,建立新型的生产范式。正如沙希德和伊夫耐特[11](56-57)经过对东亚地区的经济进行研究后所指出的,“东亚国家可以围绕本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有效供应链,通过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体制层面上则要进行市场制度的完善和创新,通过提高开放程度,建立更为有效、协调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和更紧密的区域经济合作,增强经济活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东亚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与地位。
  在这种新的世界经济环境下,跨组织系统的供应链作为全球化网络式生产的新范式就成为最佳的选择,那么这种创新的生产范式又是如何在全球高度开放的环境中形成了一国竞争优势的呢?
  基于本文的上述理论演绎,可以作如下的理论解释,企业根据其核心竞争力通过降低库存成本,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JIT等管理技术的创新,以及快速的物流系统,将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的核心业务中剥离,把生产向全球性平台转移,以日新月异的信息通讯技术为手段,实现生产在时间和空间的流动性,建立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以最优方式决定在哪个国家采购原材料,在哪国组织生产、装配和销售,试图在企业边界的外部,即采购领域和流通领域挖掘低成本的潜力,缩短产品生产和交付的周期,降低成本,以形成国家的竞争优势。这里,我们把国家竞争优势形成模型当作了一种理论参照系。
  当然,构建有效供应链形成新的生产范式,并不能自发地保证企业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有研究表明,工业化国家运费投入仅占投入要素总值的4%,而亚洲国家(如中国、马来西亚)的相应比例为8%。这与亚洲地区相对落后的物流业不无关系。[12](85-100)由此可见,要以供应链这种生产范式的创新来形成竞争优势,必须要有各种相应制度、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的支持,如发达的物流系统,供应链参与者的战略行为及其灵活协调的程度,有效的跨组织集成化管理系统,等等,这正是东亚国家所缺乏的。显然,开放和竞争,围绕集群网络建立高效供应链,通过产生网络化的溢出效应,可以有效形成国家竞争优势。因而,基于生产范式创新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模
  式”的良好替代。
  
  四、研究结论
  
  商品、要素在时空中流动是当今世界经济日益显现出来的新现象,这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由此引起了人们对全球生产形态问题的关注。本文在国际贸易纯理论的框架内,对这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特征是流动性,商品、要素可以在时空中流动,在全球范围进行最优配置;(2)供应链适合作为经济全球化下的生产形态,可以满足商品、要素在时空中流动的本质要求;(3)有效供应链的建立形成国家竞争优势只是充分条件,而必要条件必须满足Porter条件,即建立以自己为核心,并占主导地位,可以持续地获取“链”中的高附加值的供应链,才有可能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必须获得相应制度、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的支持;(4)供应链通过网络化收益,形成一国的竞争优势,提高了国家贸易利得与世界效率,这一新的生产形态的出现,为国际贸易纯理论发展提供了研究空间;(5)供应链管理作为全球生产形态的最佳范式,可以作为基于生产范式创新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参照系,替代政府主导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提高东亚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与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Gomes, L., The Economics and Ideology of Free Trade: a Historical Review, Edward Elgar,2003.
  [2]Snar, M. T., Snar,D. N.,1998, Introducing Global Issues, Lynne Rienner Publisher, Boulder London.

  [3]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95, World Economic Outlook, Washington DC.
  [4]刘丽文.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J].管理科学学报,2004(4).
  [5]Went,R.,2002, The Enigma of Globalization, A Journey to a New Stage of Capitalism,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6]Porter, M. E.,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Free Press, New York.
  [7]Pohl, N.,2001, Mobility in Space and Time, Challenges to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hysica-Verlage.
  [8]Eaton, J and Samuel, K,, Technology, Geography, and Trade,Econometrica,Vol.70(5)2002.
  [9]何琼隽,D. Wilson,李子江.协作关系中的不确定性与技术链接[J].工业工程,2006(5).
  [10]李晓钟.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1] 沙希德.尤素夫,西蒙.伊夫耐特.东亚具有竞争力吗――应对全球市场竞争的创新法则(王丹莹,许建军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2]Pederson, P.O., Freight Transport under Global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Africa,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 Vol 9(2), 2001.
  
  Analysis 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upply Chain,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He QiongjuanAbstract: Regarding mobility as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is paper supposes supply chain as the best paradigm of global production, and develops Porter's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ory from a comparative theory of 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based on industrial analysis to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mation theory. By combining Pohl's hypothesis of the mobility of goods and factors in time and space with Porter's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ory,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new model of integrated dynamic pure trade theory, i.e.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mation theory based on global supply chain. The model explains the theoretical evolutionary process from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production pattern.
  Key words:Mobility; Production Pattern; Pure Trade Theory;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mation Theory
  [ 收稿日期: 2008.2.20
  责任编辑:潘德平 ]
  [中图分类号]F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08)04-010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4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