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务监控研究述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 鹏

  财务监控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肩负着提高资本市场中财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降低信息成本进而降低交易成本的重任,同时对维系法人治理结构中的相互制衡关系,强化内部控制,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构建国有资产监控体系、建立国有资产人格化监控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能为建立起财务监控理论研究框架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成果。
  
  一、财务监控机制研究
  
  国外企业财务监控机制与其经济理论有一定的关系,如美国的许多学者主张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对经营者的财务监控问题。J.FredWeston等人(1990)强调了经营者市场的监控作用,认为报酬契约和经营者市场的监控可能会缓解代理问题,当管理者市场无法解决代理问题时,公司或市场监控将会发挥作用。Anup A-grawal等人(1998)研究了经营者面临接管的威胁,认为经营者市场将影响公司内部契约和监控的有效性。Peter C.Kostant(1999)认为,增加更多利益相关者和监事会的监督,能够提高董事会的效率和公平。Hartzell and Starks(2003)认为机构投资者在经理补偿方面起到监控的作用,其研究了1992―1997年间的1914家公司,发现在股权集中与公司经理补偿对绩效报酬的敏感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HartzeU(2005)借助于一个程式化的模型,研究了机构监控对经理补偿的影响。该模型预测,当机构的隐性监控成本较大时,经理对绩效报酬的敏感度及其补偿水平就会变低;当企业特定的监控成本较高时,这些影响就会减少,实证结果表明了独立的投资顾问和投资管理者在监控公司管理上处于有利地位。
  阎达伍、宋建波(2000)认为企业中客观存在两个主体,即企业所有者和受托经营者,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的财务监控必须以“协调”作为目标,设计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控制思路和方法,并建立多层次的监控体系。张双才(2001)将财务监控中的主体视野拓宽,不仅仅局限在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将委托代理冲突涉及到不同证券持有者之间。唐清泉(2002)研究了信息与激励监控问题,指出监控是有效的,也是必须的,提出了一种考虑监控的激励机制的理论模型。王砚书、郭立田(2004)认为监控不是简单的监督,也非一般的控制,而是在监督基础之上的控制。程新生(2002)通过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指出公司治理监控模式分为单层监控模式和双重监控模式,在单层监控模式中,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由董事会对经营者进行监控,双重监控模式是由董事会对经营者进行监控以及监事会对执行董事、经营者进行监控。傅元略(2003)就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监控做了探讨,提出了二层级治理模式。吴文俊(2004)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走共同治理并着重强调债权人利益的模式,同时提出公司治理和公司财务监控密不可分。林钟高(2005)等指出了财务监控权配置主要有四大主体分享体系,分别是市场分享体系、政府分享体系、出资人分享体系和内部人分享体系,并指出了中国财务监控模式的合理选择是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并行的模式。周立宁(2006)探讨了公司监事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监事会主导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在制度设计假设、监控主体即监事会人员构成、监控关系即监事会的权责安排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二、财务监控信息系统研究
  
  Robert M.Bushman等人(1995)研究了公开报告财务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与监控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补偿计划这一特殊控制机制中的作用,并指出了财会信息影响监控机制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异同。WilliamT.Dickens等人(1989)研究了企业实施监控系统的必要性和监控系统的模式,以及该模式失效的几种可能。StanlyBaiman、Madhav V.Rajan(1994)研究了无条件监控系统的使用。Anil Arya等人(1997)研究了信息系统设计与激励监控之间的关系,指出信息系统的选择影响监控水平,得出结论最优的信息系统应集整体信息、事后信息、监控信息与自报告信息于一体,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有助于实现对管理者的监控。由于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Bodnar、Hopwood(2001)等学者从信息技术的视角开始探索现代企业财务监控问题,一种新的财务控制观一实时财务监控观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备受关注,并推动着财务监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向纵深发展。
  傅元略(2003)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方面进展很快,但对国外先进的公司治理实务和财务监控技术的引进相对滞后。提出加深对财务监控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积极将网络技术与先进的财务监控思想结合起来,建立适时财务监控体系。王鑫(2005)以代理理论为基础,以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为出发点,以企业利益相关者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了经营者财务监控系统的设计。李宏伟(2007)提出了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成本差异实时分析监控模型。
  
  三、财务监控研究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财务监督与控制理论研究的深化,为解释现实经营者财务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然而现有的研究在深入探讨监控因素相互作用机理及各监控主体对整个经营者财务监控系统影响方面还不够。一是综合性研究及监控手段研究的不足。国内学者围绕监控系统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论述某一主体在监控系统中如何发挥其作用以及如何完善其功能,但很少有全面、系统地研究各利益主体在整个监控系统中动态的相互作用。综合性研究明显不足,如政府审计、社会审计、证监会与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内部审计的协同问题,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二是缺乏模型研究。由于财务监控是多主体协同作用下实施的,建立模型及量化分析难度很大,故财务监控模型研究不够深入。笔者相信,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深层次矛盾凸现时,财务监控问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可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从研究范围来看,可将财务监督与财务控制结合起来辩证研究。财务控制代表着所有者的利益及企业的整体利益,财务监督则代表着社会公正。通常内部控制强于外部控制,外部监督强于内部监督,控制中的监督与监督中的控制不能分离。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涉及财务监控客体的一般表述问题。其次,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财务监控模式,涉及到财务监控客体的具体表达与实施问题。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遵循动机――行为――结果理论,以激励约束契约作为财务监控实施的基本保障,对内部财务监控主体的激励约束契约分别从报酬契约、股权契约、债务契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对外部财务监控主体的激励约束契约从强制性监控市场与竞争性监控市场角度分析,然后依托一定的平台(包括组织平台、制度平台与网络系统平台)实施财务监控。该逻辑结构重在强调财务监控机制保障是财务监控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当然监控方法如会计、审计、预算、预警、绩效评价、制度控制、激励约束控制、授权控制等融合其中,建立在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基础上的预算、预警、绩效评价不再是孤立的系统,而是按事前、事中、事后构成一个循环系统,在承担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实现整合,并进行实时监控。可进行董事会、经理、监事会、CFO、BFO、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及财务人员之间的多阶段动态财务监控权优化配置博弈研究,恰当地选取监控变量进行实证研究。
  
  (编辑 李文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8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