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大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虽然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小,但这一现象体现出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不足,并对高等的教育成果造成不利影响。对大学学习困难者的成因及特点进行深入调研,帮助其实现转化,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一项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学习 学习困难学生 人才培养
  1 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1.1 学习目标缺失影响学习
  中学时期,高考属于人生中的一个近期目标,这个目标充实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强了其学习欲望。成为大学以后,学生就没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而且专业方向也知之甚少,学习生活一片茫然,而误将大学校园当作了玩乐、放松的地方,造成多半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注意起无关学习的事情,导致严重影响学习。
  1.2 错误的自我评价影响学习
  一般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在中学时代都被家庭、学校和社会过分的关心着,而且自我感觉良好。接触了大学生活后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失去了以前的自信心和优越感。尤其是一部分贫困学生开始害怕、失落、自闭,甚至出现自卑情绪,不热衷于人际交往。这些学生普遍都想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因为精神上十分压抑,反而适得其反,严重者自暴自弃,影响学习。
  1.3 生活能力缺乏影响学习
  面对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部分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适应新环境,但有的学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甚至表现出恐惧和退缩,严重者休学或退学。由于高考的压力,中学阶段备受家庭关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包揽了一些生活事务,学生的唯一事务就是学习。在这种生活方式下,学生们什么事都不会做,也没有机会做。当一切都要独立面对的时候,洗衣服、打开水等,一切饮食起居对他们的自理生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学生产生了退缩和恐惧感。
  1.4 学习方式改变影响学习
  在我国,应试教育依然基础教育模式,中学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高考而开展的,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师,导致了学生过分依赖于教师。
  在课堂形式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讲授章节内容时需运用“画龙点睛”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学科知识框架结构;独立思考来完成课外作业;实验实践课的内容应该尽可能的宽泛,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
  2 大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策略
  2.1 健全学生的自我意识
  积极开展专题讲座,对大学生进行团体学习和心理辅导。如:学习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分析、考试作弊的心理分析、学习焦虑及疲劳情绪的调整等。团体辅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自我建设。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有较强的展示性和参与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其因不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挫折感。注重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使其积极参与活动的策划,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定期对教与学之间进行分析,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水平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并适时对学生的期望值做出调整。
  2.2 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大学的教育活动必须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在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时期,学生不具备比较稳定的人生观,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认清自我。该阶段比较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人生观的设计,应该积极倡导“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目标和奋斗方向,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
  学校还应在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清楚自己的专业现状、发展方向及社会需求,做到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的有机结合。以明确的目标作为向导,尽量摆脱因不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是人内在的驱动力。此外,学校还通过引导学生明确近期内的目标,如:加权排名、保研、考证、考研等,帮助其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产生学习动力,充实其生活,保持学习积极性。
  2.3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当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现实和理想难免形成反差,一旦有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就可能因出现“理想真空带”和“动力缓冲带”而无法明确自己的目标。
  学校应行注重入学教育这一关键时机,在学生中积极开展系列讲座,培养其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从幻想回到现实中来,实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转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辨证的思想看待以前的成绩、现在的生活及未来奋斗方向,对顺境和逆境有清楚的认识,培养自己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此外,还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力度,采用社会调查、组织高低年级交流会、参观实验室、开展博导教授的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专业的前景以及学校的培养目标,明确主攻方向,编制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使学生在现实中自主、认真的对待学习。
  2.4 了解环境,适应环境
  教育学理论认为: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现实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人是最重要的组成环境的要素,个体影响和改变的环境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无法较好的适应环境的问题,学校有责任引导其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努力适应各种环境,同时也要试着改造环境。
  为满足大学生对环境归属感、亲切感及安全感的需要,学校需积极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文体活动,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一开始就让学生在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展示自我才能。活跃的文化气氛能够增进师生感情,使同学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满足了学生交往及渴望被尊重的需要,帮助他们摆脱思乡的苦闷心情,从而在新的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塑造自我。
  作为班级辅导员,应该市场和学生沟通,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强化对学生宿舍及班级的管理,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交往的氛围,在管理过程中使学生树立集体观念,自觉遵守集体的纪律,走出自闭的心理阴影,培养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通过适时的沟通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和他人沟通,和同学建立友谊。
  通过以上措施,大学生能够在新的环境中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自身的潜力,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一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作为教师应该特别关注这一群体,并在某些方面可给予适当照顾,如勤工助学、减免学费以及各种待款等,帮助这些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3 结语
  对于大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是比较现实且不可避免的,所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已刻不容缓,同时,这项工作也具备一定的综合性。而笔者只是具体阐述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一般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若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并形成合力,努力为人才的成长铺就一条希望之路。
  参考文献:
  [1]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王晶.高校学生的学习制约方法[J].教书育人,2006,(4):16-17.
  [3]李烨.对高校学生适应期目标缺损现象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15-417.
  [4]姜尖,陈东霞.浅谈高校学生适应教育[J].当代教育论,2004,(10):109-110.
  [5]谢丽霞.提升大学生学习的有效性[J].教书育人,2006,(4):41-42.
  [6]白雪飞.浅谈高校学生的学习适应教育[J].教育现代化,2006,(6):42- 43.
  [7]吴保磊,王新.大学生适应教育阶段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05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