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性格的蜕变过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骆驼祥子》被视为老舍代表作品之一,它有着很大的艺术成就,影响也极为深远。小说中,刚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祥子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和进取精神的、有生气的、体面的、要强的青年。他有着勤劳、朴实、善良、忠厚、不服输、积极进取、充满责任心的性格,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屡次波折和打击,逐渐把他的希望毁灭、侵吞,美好的性格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和方向,最终他蜕变成一个堕落、自私、懒惰、贪婪、麻木不仁、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在这部作品里,老舍以其独特的视角,着力挖掘致使祥子性格蜕变的悲剧性因子。
  关键词:祥子 性格蜕变
  
  一、纯朴,善良、为人正直的祥子
  祥子是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在他身上具有许多劳动人民身上的优良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是农村破产后跑到城里来谋生的农民,为此,“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①但他终于选中了拉车这一行。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吃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在他看来,“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栓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②他认为:有他的身体和力气,多拉快跑,省吃俭用,过不了几年一定能达到目的的。强烈的求生欲望,顽强的奋斗精神,构成了祥子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在小说中刻画祥子勤劳刻苦,刚强性格的同时,还从更广阔的生活内容上,着力揭示了他美好的精神世界。他做事认真负责,讲究信用和义气。他拉车出了事,自己被摔得很重,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车上的曹先生。曹先生被摔伤了,他感到很内疚,并提出了以自己的工钱赔偿损失,他认为曹先生是好人,所以,当曹先生因特务追捕避居在外时,他承受着自己被劫夺的痛苦,而一心想着怎样不辜负人家的嘱托看好曹宅。
  二、理想破灭,性格扭曲的祥子
  祥子来到城市,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渴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生活。他怀着买车的信念,拼命地赚钱,“就像是一个旋转的小陀螺”。终于,祥子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车,那辆车对于祥子来说,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双鞋换来的。可是命运捉弄人,车接二连三的呗人夺走,祥子的梦想之火一次次地熄灭。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不断地振作起来,再度奋斗――他买到车了――但这却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
  好景不长,虎妞惨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马头倒毙在街头,祥子也卖了车,终于穷途潦倒,一切都化为乌有了,像用橡皮檫笔痕般,一切都挥发了,只留下几条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却永远烙下了――他没有办法承受打击,终还是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社会给打败了,被社会给腐化了。他没有理想,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干劲。他没有力量从那个极度黑暗的环境中站起来,而是永永远远地跌下去了,与那个坠落的环境同化了。
  三、自私、堕落及其毁灭的祥子
  祥子的自私是他堕落的根源。在他堕落之前,他的自私与小福子的牺牲精神以及小马儿祖父年轻时的热心肠相比就已经很明显了。虽然他对他人也有深切同情的一面,但跟他们相比他的那点同情心就显的不足一提了。祥子深爱着小福子,却因为她肩负着养家的责任而离开她,这样也就是他后来完全没有希望的时候,希望能和小福子在一起生活而小福子已经死了的时候,他才会绝望从此堕落,这就是他自己的自私造成了自己的悲剧命运。
  祥子的失败,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贫困和物质上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精神上的毁灭。老舍在塑造祥子形象的过程中,突出展示了他内心世界的惊人变化。旧社会摧毁了他的人生理想,使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过去,他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并满怀希望地去奋斗,但当这些都成了泡影的时候,他对生活就不再有什么渴求了,祥子终于成了一个吃喝嫖赌,甚至打架斗殴,无所不为的人,原先“那个无牵无挂、纯洁、要强,处处努力的祥子”,后来几乎变成了一个只为捡一些白薯皮和须子吃的“狗”,正如老舍在小说初版的结尾中所写的:“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④“老舍在下层城市贫民身上所发现的不敢正视现实、自欺欺人的幻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奋斗道路破灭以后的苟且忍让,他认为这是“老中国的儿女”的弱点,是落后的经济文化的产物。”⑤
  作家在塑造祥子形象的过程中,突出展示了他内心世界的惊人变化。祥子的改变是可悲的,他处于社会最底层,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而他的痛苦经历也让他改变了“只要勤奋,就能过上好日子”的思想。他开始觉得努力只不过是徒劳 ,当你用汗水得到收获时,一切成果都会在顷刻间失去……他做人的最基本原则开始动摇,他开始变得奸猾,变的斤斤计较。在夏太太的勾引之下,他失去了坚守到最后的一点原则。小福子的死,则让他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他由此一蹶不振,放任命运摆布……旧社会摧毁了他的人生理想,使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过去,他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并满怀希望地去奋斗,但当这些都成了泡影的时候,他对生活就不再有什么渴求了,祥子终于成了一个吃喝嫖赌,甚至打架斗殴无所不为的人,原先“那个无牵无挂、纯洁、要强,处处努力的祥子”,后来几乎变成了一个只为捡一些白薯皮和须子吃的“狗”,正如老舍在小说初版的结尾中所写的:“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殡,不知何时何地会埋起来,埋起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是对祥子沉痛的批判,更是对罪恶旧社会的悲愤控诉。可见,祥子这一形象的性格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它有力地概括了城市个体劳动者的生活道路。他们为了生存,不顾一切地拼命挣扎,但终于失败。这样的性格悲剧,不仅在当时能引起读者的反省,到了今天,诸如此类的小生产意识依旧残存于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妨碍他们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关描写也就依然能够使人激动,发人深思,并且从中得到启发。
  参考文献:
  (1)《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1月北京第1版,第4页。
  (2)《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1月北京第1版,第4页。
  (3)《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1月北京第1版,第224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560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