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就是说,“读”可以做到“不待解说,自晓其义”。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教学的灵魂,它自身有相对的独立性,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文章通过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而探索出优化朗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朗读教学 问题 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我现将自己对于这些的问题的观察以及对于优化朗读教学的思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懂课文,读准生字生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个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生读了女生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的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老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情感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生,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的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会读?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读这部分”,或“把×××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时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教师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一些(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的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且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的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也要因“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的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的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所说的“许多棵”、“两颗”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的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5、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的模仿。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的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得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的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总之, 上好语文朗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母语的语言美、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3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