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及心理调适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中的直接执行者及组织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生源质量优良不齐,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也意味着民办高校辅导员必然面临更重的工作压力及生活负担。文章以民办高职院校为例,结合民办高职院校輔导员的工作压力及激励机制体系,对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调适进行归纳与分析,旨在为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提高幸福感,打造更专业、更高素质、更高工作效率的辅导员队伍,促使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向更专业、更高素质、更高效率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心理调适;激励机制
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压力加大,工作效率随之下滑。民办高职辅导员除承担与学生相关的一切事务性工作外,还要对接学校各个部门安排的一切任务。造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辅导员永远都站在第一道战线上。有人认为辅导员是“保姆”、“杂工”,每天做些繁琐的事情,虽然工作投入很大,但工作成果却不显著,从而让辅导员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逐渐丧失了职业自我认同感。长久以此,辅导员会严重缺失自信心和工作幸福感,直接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甚至出现辅导员队伍人员流动频繁的局面。因此,进一步减轻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工作压力,积极探索有效的心理调试渠道;打造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都是当前提高工作效率及提升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一、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的来源
(一)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难度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政府相关教育政策的实施,人们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重视,不在有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反而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意识,一定要读到大学才算是完整的求学之路,而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过去把上大学比作过独木桥演变为条条大路通罗马一说。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兴起与发展也符合了人们的需求。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生源质量整体水平有所下降,管理难度加大。较之公办院校,民办院校生源的文化层次和学生自身整体素质偏低是客观事实,学生进校后,接受知识的能力,学习态度,方法及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问题。当下,有太多的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一直在家庭包容爱护中成长,家长捧若珍宝,有求必应。进入大学后一下子突然要在四人间甚至更多的人共处一室。离开父母进入到全新的环境,接触到新的人群,这里没有像家人那样处处让着你,包容你。因此学生矛盾多发期也是在大一,大二这个学年中显见。所以,在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上,辅导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面对各类问题学生,要具备强大的内心和耐心去做解答工作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辅导员作为高校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服务的一线人员、承担着前所未有的责任。
(二)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 “三高”要求。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肩负着指导学生学习,照顾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的安全问题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首要问题,让学生能在学到学业知识的同时身心健康的顺利毕业。
90后乃至00后的大学生个性鲜明,自我为中心意识表现强烈,对价值观的追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因此,学生在生活中同学相处,情感、学业及就业压力等系列问题引起的身心问题也日趋凸显。而民办高校学生思维敏锐活跃,实践能力较强,大多数家庭条件富足且是家中独苗,但自控能力较差,做事缺乏毅力。心理脆弱,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迟到、早退、旷课在宿舍里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现象常有发生。为提高学生的到课率,使其回到课堂及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工作,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辅导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学生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辅导员面对的工作特殊、复杂,具有较高的挑战。因此,高素质、高标准、高危性是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和特点。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量大、分工不明。
辅导员的工作,除了忙于配合各部门布置的工作外,主要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建、团建、找学生谈心、班级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奖助贷及学生咨询问答等事务。民办高职院校中“只要跟学生有关的都与辅导员有关”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民办高职学工队伍几乎承担了和学生相关的一切事务性工作,与此同时还要面对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布置的任务。这样就造成辅导员在各部门的调遣下疲于奔命,本该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任务,却因配合各部门完成任务,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经历去找学生谈话。因此,存在辅导员工作职责不科学,角色模糊的问题。
随着民办高校生源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而学工队伍不稳定导致师生配比无法正常安排,按照国家教育部们相关规定辅导员人数和学生的人数比例关系为1:200,但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多数为1:300,甚至1:500的比例。导致辅导员人员不足的原因一部分受到各高职院校人事制度与财政水平的制约,这又有进一步加大了在岗辅导员的工作难度。
(四)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辅导员是一线工作者,每天面对繁琐的事情。这些原因使很多人认为,辅导员就是管管学生、组织学生活动的“勤杂工”和“保姆”。虽然工作投入很大,但工作成果却不显著。高校辅导员的心理普遍存在着地位不比专职教师高,甚至在极少数高职院校中辅导员还遭受不同程度的歧视。虽然辅导员也可以担任相应的教师教学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里,有不少高校辅导员在从事教学工作中也有一定的难度,从事教学工作难,也意味着评职称难,收入低。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岗位晋升制度不完善,每个部门科室,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工作个两三年就可以有副科、正科、副处等级别。而辅导员,就算兢兢业业在岗位上做了五、六年仍然没有任何的级别。在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基本上是年轻的群体,25(35周岁居多,都是即将面临着结婚生子,解决住房,赡养老人等问题带来的压力。长此以往,辅导员严重缺失自信心和工作的快乐感,直接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甚至有转岗或离职的可能。 二、解决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及心理调适对策。
高校辅导员虽是一支年轻、朝气蓬勃、有想法、有战斗力的队伍,但工作压力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与缓解,辅导员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极大影响了学工队伍的稳定性和学校学生的维稳工作。所以,从各方面减轻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压力,提高幸福感尤为重要。
(一)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自身心理调适。
首先,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适应职业的要求。要认识到辅导员工作首要是以育人、育德为基础,既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又是各项任务的执行者,是学校师生沟通及工作的桥梁,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辅导员在要求学生积极追求上进的同时,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1]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其次,辅导员自身应优化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当面临压力时,一味地抱怨、沮丧、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应做好自身的管理,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发泄不良情绪,学会在繁、杂、重的工作中合理规划时间,学会运用一些科学的手段与方法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培养乐观、豁达的态度。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最后,辅导员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自身心理调适的重要部分。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老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与学校领导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等。对待学生应多表扬,少批评,平等相待,亦师亦友;对同事多交流、多请教教、多分享;对领导多请示、多汇报,工作中遇到麻烦事情不能处理的,多向领导讨教;对学生家长要客观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多提学生优点,委婉提出缺点,建立互信关系。这些关系的良好建立能使辅导员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多了一份友情,多了一份宽容也多了一份理解。
(二)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提升辅导员的幸福感。
第一,给予辅导员合理的薪酬。辅导员承担的工作量大,但薪酬却很低,理应加大津贴补助,增加奖励措施,让辅导员所做的工作与之所得能成正比。这样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给与了辅导员身份的认可。
第二,明确辅导员工作范畴。通常,由于辅导员的工作范畴没有明确,管理中只要一出现状况就把问題往辅导员身上推。大事小事都找辅导员,学生考试没有带证件,监考老师找辅导员。学生忘记带宿舍钥匙找辅导员,各部门需要的学生相关材料找辅导员等等事务间接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所以应明确工作范畴,有利辅导员的工作考核,同时应充分调动班主任、老师的实际作用,共同管理教育学生。
第三,建设完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为激励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该加大辅导员培养力度,引入资源或外派学习。通过校内外的进修和培调,相互沟通交流,共同进步。加大高校辅导员进行在职课程培训和专题讲座力度,同时高校还要开展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培训,同时,通过考察、参观、轮换岗位、挂职锻炼等多元化的方式,将个人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帮助辅导员积累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2]。
第四,明确晋升方式。长期以来,辅导员的晋升方式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要明确晋升方式,以便辅导员顺利晋升。一是通过考试晋升,无论是晋升教辅部门还是晋升技术职称,要通过考试使辅导员晋升。二是通过考评晋升,对于工作业绩连续突出的且在职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以工作优秀为由晋升职称或教辅部门。三是通过竞岗晋升。学校提供教辅部门领导岗位,公开竞选,符合条件且有意愿者可自行报名参选。总之,晋升的目的是为了学校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并且让辅导员感受到自身的工作大有可为[3]。
第五,给予辅导员人性化的关怀与帮助。激励是一种美妙的催化剂,它能唤起人的潜能和智慧。对辅导员进行激励的手段并不限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如领导的认可与关怀,人们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都会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动力。辅导员是24小时工作责任制,因为工作性质使然,三更半夜都会有突发情况。比如:学生半夜发烧需要外出医院治疗,宿管员需要让学生打电话给辅导员,辅导员同意后宿管员才会开门让学生出去。如果学生病情严重还会亲自去医院陪同,联系家长知道家长前来为止等等类似事件。有时白天忙碌劳累导致晚上偶尔未能及时接到电话,一些事情不能及时处理。这种情况下,领导要多些理解,多些宽容,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时多些关怀并给与帮助,“士为知己者死”只要明白辅导员所需所想并给之,将会大大增加辅导员对学校及工作的归属感。
三、结语
学生综合事务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而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第一战线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直接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因此,从内在而言,辅导员需具备过硬的身心素质,当面临压力时能自我进行调节。这项能力需要不断地去培养提升。从外在而言,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不断完善学校激励机制,从薪酬,培训及晋升方面促进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力。
参考文献
[1] 曹卉.高校辅导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2).
[2] 李媛.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
[3] 王明,陶涛,谢振荣.关于辅导员考核与晋升机制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1(1).
基金项目:广州华商职业学院2017年度校级科教研项目《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及心理调适研究》(项目编号:kjy2017009)。
作者简介:王子婷(1990- ),女,海南保亭县人,学士学位,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693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