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纲要》要求: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因此,我总是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
关键词:科学活动 幼儿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7-0-01
幼儿对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心,强烈的好奇构成了他们一生中最执着的探索欲望,也是促使他们探索的内在因素,虽然这种探索对成年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孩子的探索难能可贵的。
十一月份是我园快乐探索活动月,根据月目标我为幼儿创设了“科学探索”活动区,材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孩子的探究活动准备材料是需要精心考虑,材料要体现哪些教育意图,要能引起幼儿什么样的探索,在翻阅了大量的材料后我确定了探索活动的内容,并投放了相关的材料,在区域开放活动时幼儿对于新投放的材料很感兴趣,没过两天新鲜劲儿过去了,很少有幼儿光临这里了,探索活动没有深入的进行就这样的不了了之了,我想,内容是我从众多大班科学探索活动中确定的精品,一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也许是材料准备的还不充分,幼儿不感兴趣,所以连续几天我不断的投放新的材料 ,结果同以前一样,我有些困惑。
一天下午室外活动的时候 ,强强拿着一块石头急匆匆的跑过来说:“老师,老师,我的石头会发光,闻声有几名幼儿也跑了过来,强强一边说一边在石阶上演示给我和几名小朋友看,看到的幼儿不容分说也找来石头学着强强的样子用力地在石阶上划,那专注的神情中带有太多太多的好奇和疑问,孩子们开始三三两两地议论起来,我的石头在这儿划发光,为什么在那儿划就不发光呢?他们一副想弄个究竟的样子,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孩子们能自发地,且旁若无人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想象探索活动中。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运用自身的感官去感知、探索、发现周围世界。这场面使我茅塞顿开,为何不让幼儿把身边感到最有兴趣的、最奇妙的现象都带到这里与同伴分享,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幼儿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或主题,主动地去探索周围物质,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因为科学教育是一个幼儿主体探索的过程,主动探索即幼儿主动地去接触周围物质,主动地去思考所发现的现象与问题,探索过程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样就会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成为探索活动的小向导。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与孩子们分组讨论,达成共识,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他们自己选择探索内容,自己准备活动的材料,因为探索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受探究材料的制约,提供的材料既是引发他们探索的刺激物,又是他們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认识的中介,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收集,材料一天一天的丰富起来了,如:千变的万花筒,会爬的小水珠……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探究活动着了迷:试一试怎样让乒乓球转起来,水为什么长个了?纸筒放在耳边声音又大又清楚真像播音员,对于许多有趣的现象他们会亲历探究,这一探究的过程使幼儿从观察、操作、发现、猜想验证中获得建构知识和再学习的能力。在充分讨论与实践中,幼儿主动地探索和学习。表现为:幼儿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了,孩子们不断地发现身边有趣的现象,如:逃不掉的老鼠,会变魔术的镜子。幼儿探究的材料不断调整,更多关注材料本身能为幼儿提供多少研究的可能与机会。正是材料引发了幼儿的探究活动,幼儿也正是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提供的材料,除了数量充足,种类齐全,为幼儿合作提供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探究的内容越来越多,探究活动得到了扩展。孩子们热情高涨的地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操作,幼儿不再满足现成的传声筒而对它的制作产生了兴趣,并一次次地尝试。幼儿的探究方法也越来越多,使探究逐步走向深入。比如;幼儿最初在尝试探索乒乓球的过程中,只是满足于让它转起来,或只模仿同伴的游戏,逐渐的幼儿开始尝试在纸板上加水与不加水的不同结果,在活动中教师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加水后乒乓球像磁铁一样吸在纸板上,而不加水就会掉下来,新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幼儿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这一活动区真正成为了幼儿自己的天地。
问题的解决引发我的思考,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以前我们为幼儿创设的探索活动区更多地是教师为幼儿提供探索内容和材料,让幼儿被动地沿着教师预设的方向活动,而忽视了幼儿的探索兴趣和能力。为了激发幼儿对活动主动探索的欲望,要改变了以往教师一手包办提供各种材料,搜集各种相关信息的做法,鼓励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 引导幼儿向同伴提问,向老师提问,可以提出异议,进行补充。其实,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特别是大班幼儿的探索欲望十分强烈,并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的好奇无穷无尽,并常常把这种好奇付诸于行动。对幼儿的探索活动我们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发现、思考,教师只是适当加以引导。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还给幼儿探索的权利,激发是探索兴趣,我们班创设的“探索中的小向导”活动区体现了一个新视角,尊重幼儿,确立以儿童为主体的儿童观,确立以合作探索、共同建构的教育观,使每个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真正的实现了自我导向、自由选择、自动探索、自主行动。教师应该引导儿童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推论,给孩子讲得应该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应尽量多些。教师在活动中既是合作者,与幼儿一起提问,一起回答,一起讨论,也是引导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更是活动的支持者,每个幼儿都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发展速度和认知风格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孩子们在自己创设的这种开放互动的环境中去发现,去求证。这一活动过程会给他们带来无限的乐趣,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并让每一个幼儿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使幼儿不断感受的大千世界中奇妙的现象并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中获得快乐与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845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