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美术教学的生活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时期,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各门学科在教学上都侧重于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多加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积累学习素材,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美术学科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进而提出有效的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生活化的对策,最终指导于具体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 生活化 意义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7-0-01
  一、美术学科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含义
  一般来说,美术学科进行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具体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的实际密切联系,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根本和依据的,注重学生创新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美术学科的基本理论角度来说,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与练习活动应当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要采用合理的方式与手段进行生活事物的探究,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总的来说,在美术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始终坚持生活化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美术教师还应当以教材内容为根本,带领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分析观察生活所遇到的问题。另外,在美术学科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道理,并通过观察生活来加深对于美术问题的理解。[1]
  二、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美术是一种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来源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在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加强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学生情操的培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提升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来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美术学科来说,也同样如此。学生若是对于美术学科感兴趣,其学习积极性就会较高。这样来说,作为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最大程度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是因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实际出发,学生能够观察到形象、真切的画面,进而积极的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来。另外,这一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进行实用性事物与知识的探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感知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术,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2.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不仅表现于生活,而且还能够有效的运用于生活。[2]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加观察日常生活的实际,加强学生在观察和探究能力方面的培养,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具体来说,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课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城市中的建筑与装饰物,让学生切身感知到装饰物给城市增添的艺术效果。这样,就使得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增加了美术学习的丰富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美術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的生活感悟力
  在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以生活图景为基础,能够给予学生直观、形象、真实的感受。这样,学生在视觉和情感上就能够形成更为生动的认识,能够体悟到美术作品真正的背景与含义,并使得学生能够在美术情感上得到升华。举例来说,在观赏一幅色彩作品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色彩的冷暖色调理解作者所要表达对于生活的情感,进而了解其美术作品所要表达出来的生活意义。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现,对于增强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美术学科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对策
  鉴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教学优势,作为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根本,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作为有效的教学素材,不断的提升小学美术学科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
  1.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美术教学素材
  生活中有很多美的元素,美就在我们身边。[3]作为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中的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大多是直观体验,通过认知与触摸,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能力,激发创作美的热情。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注意收集美术教学素材,如彩色塑料瓶、纽扣、各种形状的纸壳等,积累美术作品学习的素材,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2.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模式
  采用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作为相关教师来说,应当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生活化情境教学,指的是美术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为根本,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教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设置应当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开展,如做游戏、情景表演、讲故事等。这样,学生能够在情景化教学的模式下,寓教于乐,感知到学习美术的快乐,进而体验与感悟生活中的美。
  3.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通过观察生活,形成对于生活的认知,最终目的是要增强学生实际的美术创作力。作为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进行美术实践创造的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目的性地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得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提升学生进行美术创造的满足感,最终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四、结语
  如上文所述,在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应当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备课阶段,注意观察生活事物,并通过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将生活中的资料有效的变成美术教学素材。这样的教学模式,就会使得具体的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让学生感知到美术的美丽,也会在日后的生活中善于观察,其美术素养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薇.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99.
  [2]刘嘉.新课程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43.
  [3]魏敏.生活化视野下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新课程(上),2018(12):1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845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