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林柏 黄大云 金明兰
关键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献资源;资源库建设与管理
摘 要:由于我国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保护工作,并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和保护,保持了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特点。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起系統的文献资源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对少数民族文献资源进行保护和传承,实现全社会文献资料的共知、共建和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10-0135-03
多年来,我国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保护工作,对许多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和保护,保持了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特点。黑龙江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省份,在黑土地的孕育下各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迁徙和发展,创造了具有各自特点的独特文化,形成了内容丰富而又形式多样的物质文化资源与精神文化资源,对推动黑龙江省的发展和历史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是全省唯一的一所民族类高校,其图书馆现藏有世居于黑龙江流域的十个少数民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哲学、宗教、经济、历史、地理、教育、科学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源对黑龙江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库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逐步建立起详细而系统的相关文献资源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并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和提升资料采集人员的综合素养,扩大资源库的规模,强化资源库的管理,促进资源库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对少数民族文献资源进行保护和传承,实现全社会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
1 黑龙江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文化自信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作为极具研究价值和传承价值的各少数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图书馆珍藏着极具民族特色的丰富文献资源,是研究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为黑龙江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资源基础。高校图工委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加强黑龙江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库的建设,对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这对保护和传承重要的物质文化资源与精神文化资源,对进一步发掘少数民族文化和促进民族高校地方特色学科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为专家学者对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做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源泉
长期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各少数民族,经过历代的繁衍生息、迁徙和发展,创造了具有各自特点的独特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生产生活方式、宗教、祭祀、习俗和艺术等。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黑龙江流域就有53个,他们长期杂居在一起,彼此之间经常进行合作和交流,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形成了相互交融的格局,使原本独立的文化也糅合了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创造了内容丰富而又形式多样的物质文化资源与精神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的历史具有极高的适用价值,因此,建设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库有利于专家学者对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1.2 有力地保护了黑龙江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
黑龙江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列入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制定了多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利好政策,积极研究和探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方式和方法,形成了逐级保护体系,为少数民族文化的良性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建设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库有利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掘、保护和传承,也有利于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高校对地方特色学科专业的进一步强化和发展。
1.3 传承和发扬了黑龙江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黑龙江流域各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生活方式、经贸合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其优秀的传统文化被遗失、丢弃或被取代。如:赫哲族以捕鱼为主,鄂伦春族以狩猎见长,满族、达斡尔族等以农业为特色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被取代,各族人民纷纷走进大城市成为上班族或打工族;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字表现了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普及,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濒临消亡;满族人的“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和鄂伦春与鄂温克人的“仙人柱”“木刻楞”结构的房屋,随着人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而被遗弃;鄂伦春族的桦皮生活用具、萨满教的祭祀仪式、各民族的传统民间说唱艺术和民间舞蹈等随着老一辈人的离世也纷纷失传。这些经过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长期探索、发展、积累形成的特色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宝藏,是珍贵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库有利于对这些重要的物质文化资源与精神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传承。
2 通过采用多种资源收集方法,加大黑龙江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库的建设力度
黑龙江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库的建设是以丰富的文献资源为基础的,因此收集文献资源是首要任务。随着黑龙江省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保护政策的出台,高校图工委积极响应号召,针对图书馆现存的有关黑龙江流域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风俗习惯乃至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资源,遵循一定的资源收集原则,按照既定的研究方向、任务、服务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广泛收集与整理、筛选和归类,并对各种文献情报机构以及散落在民间的和其他少数民族图书馆的各种载体文献及声像资料,通过购买、复制、索取、接受捐赠和寻访的方式进行收集,使这些文献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使各种文献资源得到相互弥补和衔接,形成极具研究和借鉴价值的资源体系。
2.1 归类整理现存文献资源
高校图工委对本校图书馆现存的相关文献资源按类别、时间、民族和文化特点进行筛选、归类和整理,再分别上架摆放,并对一些破损和不宜长期保持的资源通过裱糊、拍照和复制等手段延长保存时间。 2.2 购买文献资源
高校图工委要购买文献情报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和出版的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献资源,如:通过出版社订购期刊、报纸等连续出版物,派遣文献收集人员直接到出版物銷售现场对发行量小或内部发行的文献、古旧图书、地方出版物以及漏订或订购不足的文献资源进行选购,代购异地出版的文献资源,异地选购脱销的书刊、绝版书、内部资料等。
2.3 索取或征集非卖文献资源
高校图工委要通过主动向政府机关、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学校、企业、专业会议及个人购买或索取的方法,对他们自行编排的内部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或收集的产品样本等非卖文献资源进行征集。
2.4 接受捐赠文献资源
高校图工委要及时接受个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其他图书馆赠送的文献资源。例如,一些书籍收藏爱好者、学者、作家以及社会知名人士通常借助各种活动或者通过各种媒介,将珍藏的文献资源或本人的著作、手稿等珍贵资料捐赠给图书馆;还有部分小型图书馆或新建图书馆会把从其他渠道获取的多余的或复制的文献资源捐赠给图书馆。
2.5 寻访文献资源
高校图工委要派遣文献收集人员外出采集和寻访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如:走访专家学者、历史事件的见证者或一些少数民族的古稀老人,通过对其谈话内容的记录、复制其原始手稿等方式获得宝贵的资料;参加学术机构、科研会所以及高等院校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产品鉴定会、展览会等,收集会议论文、学术报告、口头发言记录、产品样本等文献资料;采集现存于世的具有研究价值的碑刻、楹联、房梁题记、家谱、地契和布告等或古玩市场的书画、器皿和饰品等古代实物文献资料;参加少数民族的婚嫁、祭祀或下葬等重大活动,通过现场实录还原历史文化资源;拍摄一些少数民族曾经聚居的古村落的照片等文献资源。
3 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和提升资料采集人员的综合素养,实现对资源库的有效管理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图书馆通过广泛收集文献资源并进行大量的整理、筛选和归类等工作,建成了现代化的历史文献资源体系,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提升资料采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资源采集的质量和数量,并引进现代化设备,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对文献资源进行系统管理,扩大资源库的规模,使资源库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3.1 加大投入力度,不断丰富资源库的内容
高校图工委要立足长远,为了文献资源库的稳步发展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收集有价值的文献资源;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广泛采集散落在民间和街头巷尾的碎片化文献资源,挖掘尚未被发现的埋藏于地下的文献资源;寻访历史见证者采集口述资料;加大电子文献的购买力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工委要注重现代化设备的引入,重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快文献资源库的数字化进程,建立资源库自动化管理体系,使资源库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3.2 提升资源采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资源采集的质量和数量,扩大资源库的规模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高校图工委要在不断完善资源采集机制的同时,积极引进既熟悉黑龙江流域各少数民族人文、地理、历史和宗教等文化,又善于应用资源采集技术和能够使用先进的资源采集设备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提升资源采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资源采集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扩大资源库的规模。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黑龙江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不仅能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为专家学者对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源,而且有利于促进黑龙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实现全省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对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合作共赢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卓倩.公共图书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以四川省图书馆“藏羌彝文化带专题”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1):63-66.
[2] 方董平.南宁市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发展对策研究[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5(6):23-27.
[3] 杨军.民族文化资源视域下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思考[J].才智,2015(34):254-255.
(编校:崔 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47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