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直击内心深处流血吐胆的挣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爱德华·蒙克的名画《呐喊》,不难看出,名画《呐喊》出自蒙克绝非偶然。透过《呐喊》创作的背景、主题和作者的生活阅历的深层解读,可以认定,这一声声呐喊是对画家年少时痛苦的人生经历和对死亡的恐惧活生生的描绘,揭示了不幸的童年与人生的悲剧之间某种特殊意义上的必然关系。童年是人的性格和态度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人的行为是受着潜意识所支配,所以在这阶段形成的性格和态度会储存在潜意识里,直至整个人生都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幸福的童年是造就健康、幸福人生的强大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在深切呼喊幸福的童年、幸福的一生、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爱德华·蒙克;呐喊;表现主义;童年;人生
  一、名画《呐喊》出自蒙克绝非偶然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挣扎,都有呐喊的欲望。然而呐喊又有不同。有正义的呐喊,也有邪恶的呐喊(比如希特勒);有振臂高呼的呐喊,也有沉默无声的呐喊;有呼之欲出的呐喊,也有欲哭无泪的呐喊;等等。名画《呐喊》出自蒙克绝非偶然。这是画家内心深处流血吐胆的苦苦挣扎。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尖叫》,后更名为《呐喊》。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这幅作品,这就不单单是画布上的呐喊,而是画家内心以及与观者产生共鸣所发出的呐喊,这一声声呐喊是对画家年少时痛苦的人生经历和对死亡的恐惧活生生的描绘,他揭示了不幸的童年与人生的悲剧之间某种特殊意义上的必然关系。
  五岁丧母的他,在奥斯陆度过不幸的童年,他和四个兄弟姐妹,活在父亲的淫威之下,他们的父亲,动不动就搬出圣经威吓子女。蒙克也在日记中写下:我从小被灌输的观念是人生痛苦无常,就知道死后还有来生,在儿童犯罪后,将会被打入地狱。坚强的他撑了过来,但却眼见弟妹每下愈况,14岁那年,妹妹苏菲离世,相继妹妹罗拉被诊断出来精神疾病,成年之际,令蒙克童年失欢的父亲离开了他,哥哥也在他的生命中匆匆而过。
  “我要描绘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眼睛的线条和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 。我决不描绘男人看书,女人们织毛衣之类的室内画。我一定要描绘有呼吸、 有感觉、 并在痛苦和爱情中生活的人们, 通过人的神经、内心、头脑和眼神所表现出来的绘画形象就是艺术”。从艺术家口中说出来这句话,就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也为《呐喊》三部曲作下了理论奠基。
  这部作品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上公认被模仿最多次数的作品之一,超过了家家户户都知晓的《蒙娜丽莎》。
  这幅画为何让人爱不释手?它描述的是噩梦般的情景,令人不安,但人们却为之着迷,在现实生活中,这幅画平淡无奇,这正是他神奇的地方,因为这幅画显然拥有某种更深奥的含义,它象征了恐惧和焦虑,所以世界各地的人都很容易觉得心有戚戚焉,这是一副带着强迫性的画作,我想这就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它不再是一幅画,而是一种象征,是个深入人心,像病毒般地蔓延至整个流行文化的理念,这幅画看似与现代社会脱节,但它的吸引力却有兴起剧增的趋势,到了21世纪,它的呐喊似乎更为震耳欲聋,它为何成为充满压力和焦虑的现代生活的象征?想要清楚这一点,我们必须回顾蒙克的呐喊在自成一格之前的遭遇。
  为了重现那次体验,蒙克选择了那次散步的地方作为背景,画中人身后的风景并不是虚构的,而是奥斯陆的风景,因为他在那次散步中产生了可怕的体验,实际上背后的景物,有很深刻的含义,首先这在奥斯路是个很有名的地方,是画家在描绘市景时常来的制高点。这个地点也让蒙克的童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1893年,蒙克的好友,演员凯勒洛罕在下方的森林里饮弹自尽,还有这个地方坐落着当时专门收留女性精神病患者的奥斯陆医院,在《呐喊》正在创作时,蒙克的妹妹罗拉就是在此医院救治,据說现在这里就可以听到女性精神病患者的尖叫声,此外附近也有几座屠宰场,蒙克或许听到的是待宰动物的哀嚎声。
  二、不幸的童年与悲催的人生
  但究竟是谁,或什么东西发出呐喊?乍看之下,这个问题似乎愚不可及,声音并不是来自画中人的嘴巴,而是来自周遭的景物周遭的一景一物都在呐喊,画中的人却是有口难言,他什么都没有说。1892年,蒙克在日记里记录了这么一件事,我和两个朋友一起漫步,夕阳西下。我感到一丝淡淡的憂鬱。突然天空变得像血一样红。我止住脚步,斜倚栏杆,精疲力盡。我望着燃烧的云,血染般的红,像一把剑,垂悬在蓝黑色的深谷峡湾和城市的上方。朋友继续走着,我却停在那裡因不安而颤抖,我忽然感到一声强烈的、永无止境的尖叫穿过宇宙。
  弗洛伊德说过:“人的创伤经历,特别是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悲惨的童年经历,长大后再怎么成功、美满,心里都会有个洞,充斥着怀疑、不满足、没有安全感……不论治疗身体还是心理上的疾病,都应考虑患者童年发生的事。那些发生于童年时期的疾病是最严重、也是最难治愈的。”这一理论无疑在蒙克身上及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人的个性品格有遗传的成分,但是,个性品格的定型却主要在0-12岁,最关键的时间段是0-6岁。童年是人的性格和态度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人的行为是受着潜意识所支配,所以在这阶段形成的性格和态度会储存在潜意识里,直至整个人生都会受到影响。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个意思。无论是用正面还是反面的例子,都可以找到这样的佐证:在成年人的性格或人生道路中,可以看到童年的烙印。幸福的童年能给孩子带来健康的人生,反之,不幸的童年将会给孩子以后的人生蒙上很大的心理阴影。
  报载,北京时间2009年6月26日,美国一代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突然病逝,震惊了娱乐界。杰克逊也算是英年早逝,一生光彩夺目,而又备受困扰,其实,他一生中的许多悲剧大多源于童年的不幸----父亲的毒打。缺少家庭的亲近与关爱,给他幼年的心理种下了病根。少年成名反而使杰克逊成为家庭的摇钱树,而他本人几乎丧失幸福童年。后来,杰克逊一生都在寻找丢失的童年,其住所“梦话庄园”简直就是个儿童乐园,但是,童年的梦始终离开他很远。杰克逊的个案又一次证明,家庭的温暖,童年的幸福对孩子有多么重要。   当生活到了到绝境时,蒙克依旧用画笔创作出来了能直击人最内心深处的《呐喊》。这也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中国作家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呐喊》,童年时期的遭遇,虽形不似,但意甚似。蒙克在画面上运用给人以刺激恐怖印象的血红、灰褐及惨绿 , 画家的线条是 躁动不安的, 惊悸摆动犹如动荡的灵魂,线条往复徊漩形成一个巨大湍急的漩涡, 罩在呐喊人的上方,象征他无法逃脱的人生困境,亦加剧画面压抑、沉重、恐怖、骚动不安的气氛。鲁迅先生在文中用:“鬼眨眼的天空”、“仿徨于无地的影”四面都是灰土中的虚无”、“娼妓般的希望, 绝望般虚妄的希望”、“鬼魂充斥的地狱”、“孤坟大胭口中的死尸”、“杀人不见血的无物之阵”等描绘着可怕的氛围。这一联想,不难让我们更加能理解画面的内涵,也能更加直击我们内心最脆弱的内心。
  三、幸福童年造就健康人生
  如果一个人幼年不幸受到残暴的伤害,会不断地分裂出承受不幸的人格。尤其是对于敏感,自尊心强而不会排解的人,那种没有安全感的处境会让他永远不能感受到温馨,甜蜜和幸福,即使是对于金钱的追逐也不能。可见,不幸的童年所导致的伤害和自卑可以延续一辈子,成为人生悲剧的永恒底色。
  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就是父母,幼年时期的孩子应当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对幼儿期的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早教不是知识技能型的,而是情感型、品格型的,父母是情感教育最好的老师。父母给子女的早期情感影响是生命成长的需要。比如,母亲喜欢亲一亲婴儿期的孩子,这对孩子就有“肌肤效应”的影响,是一种感情的印刻。如果孩子在童年的时候,没有留下这样美好的梦,就缺少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温暖,会产生无助感,可能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
  呱呱落地的孩子实际上是一张白纸,他的未来品格几乎多是父母给的。如果父母有心理或行为的偏差,那么,子女长大几乎都会有同类问题。儿童的心理是脆弱的,有时不经意的伤害都会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伤痕,带来一辈子的噩梦。孩子如果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比如,情绪情感障碍、人格缺陷、认知偏差、行为失当、抑郁、恐惧、强迫等问题,往往能够追溯到他的童年生活、追溯到父母的教育影响。童年给孩子留下噩梦,这个梦同样会萦绕孩子人生的一辈子。时常数落孩子,只会给孩子带来自尊的丧失,自我怀疑的增加,或者是不必要的羞愧和内疚。至于虐待性、羞辱性的责罚,包括语言的责罚,后果更加严重,往往给成年后的孩子预先埋下了心理偏差的种子,甚至不及成年就爆发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不仅是满足孩子的感情需要,也是培养孩子交流沟通的能力,交谈中会有讨论、质疑、争论,这不仅锻炼孩子的交谈技能,而且也能养成他的良好心理品格,这对孩子的成长与未来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反过来说,因为不交谈,所带来的家庭氛围的沉默是可怕的。因为父母不与孩子交谈,孩子也很难自在地学会与他人交谈,互相不交谈就是沉默,轻者,孩子对交谈没有兴趣;重者,孩子会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忽视,逐渐丧失自尊和自我的價值认同。交流沟通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在游戏中沟通、一起进餐、共同讨论特定的话题、郊游中交流等。对家长来说,孩子是弱势,家长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但是,不要过度使用自己的权力,即使孩子犯错了也同样。家长有威信,也不是因为可以对孩子专制,及对他们横加控制,而是需要家长以身教不断给以指导和影响,给他们树立了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分界,在必要时对他们进行管理和监督。对孩子来说,犯错是一种失败,而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如果能够给孩子以时间,让他看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失败并不可耻,就会有改正错误的勇气。
  总之,童年是人生最容易做梦的季节,童年的梦是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呐喊共有105个版本,可见,蒙克的《呐喊》,其实质是众多心灵呼唤幸福所产生的共鸣。呐喊的最原始的版本终于可以1893年,其中100多个是以版画的形式表现,还有两幅蜡笔画,无论是什么形式表达,它们都是包含劲道的呐喊。呐喊的创作是个非常矛盾的过程,这是一幅画,但画的本质就是沉默,但这却是一幅能够发声的作品,当时有多少人试图描绘充满感情的声音?光是这个想法就充满了创意,但只有蒙克赤裸裸地表达了这一声声呐喊。蒙克以表现主义的手法,描述出人们对不幸人生的流血吐胆的挣扎和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渴望。他从反面告诉人们,幸福的童年,温暖的家庭,滋润的亲子之爱,会给孩子一生的幸福。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参考文献
  [1] 蒲美合.世界名画中的大事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192.
  [2]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M].山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96.
  [3]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3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2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