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出世与入世的痛苦挣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就文学巨著《红楼梦》的“石头”的出世和入世经历做了简要论述,主要从作者自创的“石头”神话意象所蕴涵的痛苦挣扎、心路历程来分析《红楼梦》的悲剧性。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性;出世;入世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274-01
  《红楼梦》写的是末世,已经运数将尽,即使有华彩也是落日余晖、回光返照。当此之世,敏感的曹雪芹更容易地感受到人生的局限——人对人生局限、命运变幻的一种慨叹和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一种无奈。由此,反映出曹雪芹精神上的困惑和迷失。这种感受就寄托在顽石这个意象身上,即是它难以逃脱历史的命运,只能由入世继而出世走完自身的悲剧性人身体验。
  一、“石头”神话的寓意
  贯穿《红楼梦》的整书,这“顽石”这个意象多次以记述者的身份出现,以“蠢物”自喻,或调侃、或说明、或交代、或小发议论,既在映射着小说主人公贾宝玉,也在强烈暗示着“石头”是作者的自喻。一块是无材补天,不同流俗的顽石,被遗弃在荒寒混沌的世界;一个是“于国于家无望”的蠢物,它则生活在腐朽黑暗的现实。顽石的“幻形入世”、“堕入情根”,又是衔在蠢物的口中一同降生。由此,这一神话的境界正是现实社会的一个折光。顽石的自我贬低、嘲讽,表面是抒发对“天”道不公的不满和牢骚,实际上又是象征着和隐喻着对现实黑暗的愤怒和控诉。曹雪芹创作这一顽石“无材补天”的缘起,以抒写自身的际遇和感愤,给那现实的叛逆者的形象和性格增加了悲剧美的浪漫色彩,为了明确地提示读者,曹雪芹直接取材于女娲补天神话,再加以自己的创作,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石头的神话”作为小说的缘起,之后为引人深思,题上了自己创作的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二、现实人生的空幻
  1.经历磨难,人生苦短。
  灵性的石头在它没有幻形入世之前,它有着仙的特质,感受着仙界的寂寞和孤独。作为世俗生活象征的“富贵场”与“温柔乡”对石头产生了诱惑,它觉得神不如俗,非要到滚滚红尘中走一遭,开始了它的痛苦入世生活。然而对于尘世生活作者又是怎样的态度呢?石头通灵后,幻形入世来到了大观世界之中,这正是人间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精华所在,连通着世界的诸般情态,万千气象。“贵妃省亲”时作者顺笔插入的石头自语,忽然把现实和神话接通了,从大观园一下子跳到了大荒山,依石头此时的心思,显然是肯定大观园而否认大荒山,即肯定了尘世生活而否定了神界生活。
  而现实生活又真的是美好吗?大观园里花团锦簇的日子还没有过的几日,灾难就临头了。宝玉、凤姐中了魇魔法,气息奄奄、命在旦夕。当此之际,隐隐木鱼声中,和尚来了,持着那顽石幻化的通灵宝玉不觉称羡石头当时在大荒山的那段好处了。(第一回)于此,在作者眼中充满声色货利的尘世生活也是被否定的,倒是无拘无束的大荒世界值得肯定了。
  2.反思死亡,人生空幻。
  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春来春去这些自然的更替,激起宝玉的生命意识,让他陷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宝玉在闻听了黛玉的《葬花词》(第二十八回),这正是在时光、历史、宇宙沧桑变化面前的困惑和无可奈何的惆怅。这就是一个被抛入现实的顽石误入世界的痛苦体验。
  宝玉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但是亲眼目睹身边大观园中的美丽少女们“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悲剧命运之后,对美好的枯萎和毁灭又无可奈何让他开始了对死亡独特的思考。他读《庄子》,参《法华经》,终于宝玉(第三十六回)对死亡的渴求中又有着对死亡的巨大恐惧,对生命的冷漠下又是一颗炽热的跳动的心,拒绝生活的同时,又有着对它深深的依恋。残酷、龌龊的现实给人的是苦难,然而宝玉却深深地爱着它。这就构成了《红楼梦》一书中强烈的人生无常的孤独感和时光流逝的幻灭感。石头的人生空幻感无疑正是曹雪芹内心的自我表现。
  宝玉精神上的痛苦只能从心灵内部来寻求解脱。于是,宗教就成了暂时的慰藉和寄托。然而,转入宗教以至出家也只不过是精神的逃亡,它并不能使人获得最终的解脱。入世的悲哀与出世的无奈,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他的悲剧是精神失落的悲剧,内心深处的痛苦、焦虑、惆怅将他紧紧缠绕,当他最终完全摒弃了传统的人生价值之后,又无法找到自己的精神出路,这种苦闷可想而知了。
  顽石入世而又出世的这一经历,充满了作者矛盾的人生探索。不论是永恒却空洞的大荒山世界,还是繁华却短暂的大观园生活,都在缘起中以顽石重回大荒山的安排,宿命式的加以否定了。而这个大荒山和大观园的意象反映在哲学上,正是曹雪芹对于世界认识中的真实和虚幻的矛盾,也是他探索的执着及其无法把握命运的悲哀。这不能不说是曹雪芹创作思想上的一个无法超越的时代局限了。
  参考文献
  [1]段启明著.《红楼梦艺术世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9月第二版.
  [2]梅新林著.《红楼梦哲学精神》.学林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3]唐富龄著.《〈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4]胡文彬著.《红楼梦人物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5]林冠夫著.《红楼梦纵横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6]周策纵著.《红楼梦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7]李希凡著.《沉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8]吕启祥著.《红楼梦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