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升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青少年群体正处于人格发展与变化可塑性较强的阶段, 其在身心成长、社会化、人际互动与交往等方面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乃至困境,自我效能感也是其健康成长的关键能力之一。因此,对青少年进行自我效能感提升培养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积极探索如何运用小组工作的方式介入自我效能感相对弱化的青少年群体,从而借助小组的力量,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去提升这些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小组工作;交互模式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 (Bandura) 在1977年提出的,其概念被界定为个体对自身完成某种工作任务或行为活动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目标活动时产生的自信感及自尊等感受。对于青少年来说,如果个体确认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有助于持续地去完成该活动。青少年群体正处于人格发展与变化可塑性较强的阶段, 其在身心成长、社会化、人际互动与交往等方面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乃至困境,自我效能感也是其健康成长的关键能力之一。因此,对青少年进行自我效能感提升培养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将个体问题依托群体进行解决的方式,而这些个体又拥有较高的同质性,工作者若是能够借助交互模式的理论进行专业介入,就可以在定程度上增强小组内成员的互动频率和深度,以达到提升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目的。同时,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互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错误的归因方式和不明确的目标所引发的自我效能弱化问题,同时形成良性的交互模式。
  一、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着青少年对价值和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程度和努力程度,并能影响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模式,进而影响其习得行为的具体表现。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责任,但是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与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这个问题如果不加以调节,就会影响青少年的社會化进程,也不利于他们应对社会挑战和完善个人发展。对此,我们需要首先来分析影响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一)个体成功的体验
  一般而言,成功经验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而多次的失败经验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在相关小组成员的相互交往中,其彼此之间非常重视自身的个人能力,会根据所学习到的经验来初步判定自己在组内所处的地位,继而参考他人的意见对自己作出相应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自身收到的评价优劣与否便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
  (二)可替代性经验
  在相关小组中,青少年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这也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在青春期的同龄群体中,青少年更加注重双向交流与沟通,以期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兴趣或专业倾向。当青少年需要完成某一项任务时,如果发现与其水平相当的人取得了成功,那么其就会以此作为参照标准,认为自己也能够完成这项任务。反之,如果与其水平相当的人并未按照预期目标完成任务,那么这名青少年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能否完成任务产生质疑,这在一定程度还会挫伤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
  (三)口头言语劝说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语言符号在沟通中往往起到积极的作用,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其是否切合实际。青少年在做一某件事时如果产生自我怀疑,进而否认自己的能力,而相关小组内的其他人却能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就会促使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此外,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也能够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
  (四)个体的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
  个体在面临某项任务时的身心反应、情绪等也通常会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在青春期,青少年的情绪发展尚不稳定,比较多变。当他们在评估自己的能力时,也容易受到自身各种情绪的影响,像是积极的情绪容易提高自身效能感,而消极的情绪却会使自身效能感减弱。
  二、交互模式小组介入提升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一)交互模式的优势
  在小组工作中,交互模式也被称为互动模式,是精神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并将其运用到小组的较为传统的模式,是指将小组工作的介入方向集中指向有共同需要的组员且为满足组员的共同需要并改变组员行为所产生的互动过程。当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影响其人格塑造,即弱化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时,小组交互模式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
  相较于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等其他小组工作模式,交互模式是较为自主的方式,且是一个利用群体力量去达到自助和互助目标的系统,实现目标的难度小于社会目标模式,关注点是小组成员本身所具有的特质与潜能。该模式通过组员之间的讨论与互动实现既定目标,有利于青少年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提升自我意识。在交互模式的小组中,工作者主要发挥的是中介协调的作用,非常注重组员所处的环境,同时提供信息引导青少年自主发展,协助青少年通过互相帮助、学习彼此的经验从而完成提升自我效能感的目标。
  提升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可以帮助青少年改善自我认知,提升自信心,使青少年能更好的接受真实的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也能够引导青少年明确动机,不论是从学习还是人际关系层面来说都可以提高青少年对未来的期望;此外,还可以改变青少年错误的归因方式,让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功与失败仅仅是依靠运气,而是要依赖于自身努力这一可控因素。较之于个案及社区工作来说, 小组工作是以小群体的活动形式开展,组织起来较为灵活,而且组员间的互动性强,能为组员提供彼此沟通交流的空间。在小组工作中,每一阶段活动的开展都有明确的目标,这有助于青少年在相互影响下逐步转变价值观念。
  (二)具体的介入策略
  针对现存的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弱化状况,可以从小组角度开展一些活动,其具体策略有:一是改善自我认知,引导青少年接受自我。处于“好孩子定向阶段”的青少年一般会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且以他人的评价来判断自身行为的正确与否,继而根据他人的评价来改变自己的性格、行为、心理等。这种具有标签化的认知方式会限制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效能感提升,若要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是从主观层面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对此可以开展小组集体互动活动,像是彼此分享“自我画像”,让青少年通过“小组成员眼中的我”以及“我眼中的我”去主动地描绘一个全面生动的自己,等等。   二是改变归因方式。青少年的自我归因方式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之一,帮助他们避免消极的归因倾向,找到归因误区并引导其转变归因方式,是专业社会工作者进行介入的重要目标。例如可以让小组成员参与限时记忆挑战活动,这既能增强成员之间的互动层次,也能使青少年体会到通过努力就能获取成功的效能感。当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使用鼓励、引导等技巧,以强化青少年的正向归因。
  三是目标引导。人的活动都是具有目的性和动机的,受主观意识的引导。研究发现,目标的达成可以有效增强自我效能感,所以在小组活动中就可以通过目标引导法来鼓励青少年憧憬、规划和实现“理想的自我”。例如要求青少年绘制家庭生态系统图,准确定位其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让他们描述“过去的我”,帮助他们梳理过去的人生经验,找出不足,再寫下未来十年的规划,澄清不同阶段的目标,最后开展分享大会帮助其确定发展目标。
  四是榜样示范。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外显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那么在小组彼此互动的大环境中,小组内部优秀榜样的力量将会引导其他组员自觉的学习那些被认可和肯定的行为。在开展不同的小组活动时,工作员要善于观察每个成员的参与程度,并对其进行评估,定期由全部小组成员推选优秀组员,然后号召其他的组员一起向该组员学习,营造人人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
  三、结语
  当前,国内外很多以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社会工作者作为此领域具有专业性的研究者,可以积极探索如何运用小组工作的方式介入自我效能感相对弱化的青少年群体,从而借助小组成员的交互力量,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去唤醒这些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建构健康的人格,挖掘其个人潜能。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吕新萍.小组工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 李宜娟.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不足的原因与提升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18(04):95-101.
  作者简介:燕美(1999- ),女,陕西榆林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工作系2017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高楠(1998- ),女,陕西榆林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工作系2017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郭晓蓓(1984- ),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2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