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阶段,传统养老服务业已经无法充分满足现代社会的老年人需求,如何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在我国政府指导下制定的新型教学发展策略,不仅能满足我国市场发展的需求,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文章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人才情况与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中存在的不足,深入探究了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产教融合;养老产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视角下,养老服务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是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深化,更是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方针。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的情况,主要体现为人才供给量不足、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随着“产教融合”进程的深化,养老服务产业得以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的养老服务业人才教育体系、缺乏专业的教学团队、没有贯彻落实“产教融合”理念。针对这些问题,职业院校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制定符合“产教融合”发展趋势的养老服务专业教学模式,建立职业教学与养老产业、课程结构与职业标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与岗位能力等多角度的对接机制。
  一、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人才情况
  (一)养老服务产业人才供给量不足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量就就超过了2亿,其中失去个人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数量高达4000万,这组数据不仅说明了我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时也表明了对养老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若按照1:3的比例配置,仅仅是基层养老服务产业的护理人员就需要1300万名。但是,我国目前的养老产业服务人员、志愿者及兼职人员的总数量仍不达45万,其中具有养老服务相关资格证(护理资格证、康复人员资格证)的从业者更加稀少。
  (二)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
  现阶段,我国社会对养老服务产业从业人员存在一定误解,将养老服务人员定位为“护工”、“做饭阿姨”、“保姆”,对养老服务人员缺乏认同与尊重。在我国养老服务产业中,92%以上的从业者为农村人口,并具有文化水平低、年龄较高、缺乏专业技能等特点。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养老服务的要求也逐渐增高,不仅要求养老服务产业从业人员要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还要求要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重视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为老年人营造舒适、和谐、优质的生活环境,现阶段的养老服务水平无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二、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系统的养老人才教育体系
  截止至2016年,我国开设养老服务专业课程的职业院校为110所,其中高职院校占比为58%,中职院校占比为39.5%,本科院校占比仅为2.5%。现阶段,职业院校的养老服务专业教育将养老服务产业作为教学导向,施行“理论知识+技能练习”的教学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养老服务技能。但是,职業院校忽视了养老服务产业中的不同岗位,教学体系缺乏专业性,没有将专业教学与岗位能力相结合,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养老服务人才教学体系。
  (二)缺乏专业的教学团队
  一些职业院校为了提升养老服务专业的教学水平,通过特殊渠道引进了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试图提升养老专业教学的专业水平,但是,这些工作人员本身的文化水平较低,仅具备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知识,不能够将技能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无法为学生提供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课堂教学。
  (三)没有贯彻落实“产教结合”理念
  现阶段各职业院校的养老专业教学与养老产业对接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专业院校没有明确养老专业教学目标,缺乏明确的教育定位,忽视了实训教学的重要价值。很多职业院校为了解决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问题,大力扩张养老专业学生的招收规模,并与各种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合同,为养老机构输送专业人才,并将养老机构现存岗位技能与标准作为专业教育的主要导向,忽略了现阶段养老服务机构的局限性,忽视了多元化培养的重要性,没有为学生提供护理知识、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教学。另外,学校将社会养老机构中的服务岗位作为教学导向,忽视了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了专业教学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化发展,导致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三、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一)建立职业教学与养老产业的对接机制
  首先,要建立养老专业职业教学与养老产业需求的对接机制。各职业院校要从养老服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入手,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发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优势,调整现阶段的养老服务专业教育方向,将养老服务产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并制定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举个例子,学校可以开设“社会工作”方向的养老服务专业教学、开设“老年人日常护理”方向的专业教学、还可以开设“老年人心理咨询”方向的专业教学。
  (二)建立课程结构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机制
  其次,要基于“产教融合”调整养老服务专业课程结构,建立课程结构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机制,将养老服务专业课程与养老产业的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责任相对接,促使职业院校养老专业学生充分满足社会岗位需求。职业院校要引进养老服务产业中各岗位的工作技能标准、岗位责任标准、岗位义务标准、岗位知识体系标准等,将其作为调整课程结构的主要依据,在原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养老服务业相关岗位的资格证考试作为学生的主要考核内容之一,促进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专业教育职业化发展。
  (三)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对接机制   再次,要基于“产教融合”调整职业院校养老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比例,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对接机制。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专业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极为重要。职业院校要做好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对接,建立深入合作的养老企业、养老机构,对其具有岗位进行目标制定,分析养老机构中各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根据岗位需要调整养老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既要保证实践教学符合养老服务各岗位需求,又要保证实践教学与理論课程相对应,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建立人才培养与岗位能力的对接机制
  最后,要基于“产教融合”调整职业院校养老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人才培养与岗位能力的对接机制。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并能够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其中包含学生的工作方法能力、职业能力与社会能力、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不仅需要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专业教师的理论讲解,还需要为学生提供符合养老技能标准的实践能力教学,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职业能力体系,为养老产业提供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职业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养老服务水平与养老需求的矛盾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职业院校要建立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机制,就要正确面对现阶段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对接中的不足,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将产业、企业、岗位相结合,全面融入职业院校的养老服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各环节的对接机制,提高养老服务专业教育水平,重点培养学生的养老服务业专业技能与素养,为我国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养老产业服务人员。
  参考文献
  [1] 任晖.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教育与养老产业发展对接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0):23-24.
  [2] 崔戴飞,姚水洪,邱惠萍.“四联动、四融合、三个一体”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8(05):108-112.
  [3] 中民.联手共创产教发展新常态——2016年“第三届全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高端对话活动暨京津冀养老人才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J].中国民政,2016(24):63.
  [4] 韩冰.“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24):153-154.
  [5] 闾志俊.“产教融合”视角下现代养老服务产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02):88-91.
  [6] 马秋平.“产教融合、学赛一体”中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02):100-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3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