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机制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高校中,后勤部门和其他教学部门一样是同等重要的,后勤部门为高校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支撑。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校后勤管理也趋于社会化,原有的激励机制已经很难帮助高校提高后勤部门的工作效率。面对当前激励机制在后勤管理中的应用现状问题,高校领导者应该采取应对措施,来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后勤部门整体的服务水平。文章就激励机制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激励机制;高校;后勤管理;应用
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学术研究等重要职责,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校管理理念不断创新,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也让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发生了变化。现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由于高校后勤部门需要考虑学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还要为教学科研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高校对于后勤管理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管得太紧不利于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松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情况,需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可以给高校提供更加优质的后勤服务。
一、激励的原则与方式
(一)原则
激励机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加有效、稳定的实施激励措施,激励机制通常需要遵守三个原则。首先是公平原则,在任何制度中公平性都是最为重要的原则,每个人都会主观判断自己和他人在投入、报酬两个方面的差距,从而得出是否被公平对待的结论。假如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得到的报酬是不公平的,那么就会有一定的不满情绪产生,进而会影响工作效率。相反,如果得到的报酬是公平的,那么就可以继续正常工作。所以高校后勤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应该特别注意公平性原则的体现。其次是差异性原则,激励方式不是局限于一种的,而是根据个体差异来实行不同的激励手段。因此后勤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机制的时候应该综合岗位、级别、年龄等多种影响因素,然后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二)方式
激励的方式非常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激励方式。一是目标激励,也就是给后勤员工制定一个任务目标,并且要给予一定的压力,促进他们提升后勤服务的质量。二是奖励激励,奖励激励一般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来实现,包括加薪、发放奖金、荣誉表扬等,是一项较为有效的激励方式。三是机会激励,主要是包括职位晋升、权力扩大等,这项激励方式很具有挑战性,可以促使职工发挥个人潜能。此外,还有情感沟通激励、民主管理激励等。只要依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激励方式,就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激励机制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也发生了改革,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需要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因此采用的激励机制还较为传统,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当前高校的激励机制对于后勤管理部门来说产生的激励作用并不大,影响提高后勤部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关键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目标不明确
对于日常管理工作来说,设置工作目标是很常见且很重要的激励方法,因为有了工作目标就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动力。如果工作目标不够明确,就没办法给员工提供评价工作和改进工作的参考依据。当前在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中,导致工作目标不够明确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后勤部门的岗位存在着很大的复杂性,难以制定详细、明确的工作目标。后勤部门现有的岗位比较多,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宿舍和教室的管理,还包括食堂餐饮管理、水电供给管理、卫生管理、物品采购、设施维修等,因此员工的构成也有着一定的复杂性,有工勤人员、行政职工、企业派驻人员等,有人是事业编制,还有人是合同编制或其他编制。另一方面,存在很严重的用工作职责来替代工作目标的现象,因为分类详细制定工作目标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而高校后勤部门的人力资源从业者并不多,专业技能水平也有待提高,难以确定详尽且合理的工作目标安排,甚至有些高校已经很久没有对后勤部门职工进行绩效考核,无法为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二)薪酬激励机制不完善
薪酬激励是最为常用且比较有效的激励方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企业及其他单位中,薪酬激励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调查发现,在高校后勤管理中薪酬激励制度尚不完善,没有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首先是工资的公平性存在问题,一般来说员工对工资水平的关注远没有对工资差异的关注多,工资差异会让薪酬激励方式产生积极或者消极作用。高校在对后勤的管理中没有设计相应的薪酬调节制度,工作量和责任大小也无法直接体现出来,会给职工在心理上带来公平性欠缺的感受。其次很多高校在后勤管理模块设置的考核奖励机制并不健全,没有从职工的角度去多加考虑,满足不了职工的个人需求,因此考核奖励机制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激励方式较为单一
现在的激励方式过于单一,一方面主要是过于重视物质激励,忽略了精神激励的价值和作用,后勤部门职工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应该强化精神激励。而且物质激励也都体现在薪酬激励上,人文关怀占有的激励成分太少,没有有效运用先进评选、能力评选等激励方式,这不利于后续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开展。另一方面,缺少制定负激励措施,负激励也就是惩处,对在工作中有不当行为的员工采取负激励手段,避免再犯类似错误,但是在许多高校中普遍对负激励措施的实行不够到位,有的是领导碍于情面因素,有的是领导缺乏足够的管理权力,时间久了,高校后勤部门管理工作會越来越难做,职工队伍松散,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三、激励机制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高校后勤部门的作用十分重大,在维护高校日常工作有序开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提高后勤部门职工的工作效率,提升后勤服务的质量水平,高校应当设置科学、规范、有效的激励机制,满足后勤部门职工个体需求,促进高校稳定、快速的发展。 (一)健全人事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目标
高校后勤管理的重点还是在于对人的管理,因此应当健全对人事的管理制度,突破人员使用的阻碍,实行全员聘用和考核机制,人事聘任制度应该保持标准和统一,因为后勤部门职工来源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要对各类编制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岗位,再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员工招聘,招聘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应聘者与岗位的匹配度必须达标。然后根据职工的工作实际情况来明确工作目标,虽然工作目标有所不同,但是职工的管理制度都是统一的,福利待遇都和工作完成情况挂钩,这样每个后勤职工的工作目的更加明确,促进他们主动提高工作效率。
(二)改进薪酬激励机制,增强激励作用
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不健全的激励机制也会影响激励效果。对于高校来说在后勤管理工作上必须采取先进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才能避免员工在心理上有不平衡感。首先,要建立一个动态可控的薪资激励机制,实现固定薪酬、可变薪酬与其它福利进行互补的目标。依据岗位评估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固定工资标准。其次,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必须健全,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有着很大的不同,根据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确定可变工资和其他福利的具体实施方案。最后,要把薪资制度进行公开,让大家知道确定薪资标准的依据,也是薪酬制度公平性的体现,从而增强激励作用。
(三)采用多样化激励手段,强化激励效果
激励手段有很多种,高校后勤管理不应只局限于一两种激励方式,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这样可以让激励效果更明显。后勤员工的复杂性很大,知识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每个职工的实际需求有一些不同,可以根据需求层次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可以明确各个职工的实际需求在哪些方面,再从目标激励、机会激励、奖励激励、情感激励等激励方式中寻找合适的方法。另外也要正视负激励带来的影响,它可以促进提高正激励的价值水平,实行负激励制度一定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要因为身份地位有所不同而差别对待,从而才可以督促职工高效完成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激励机制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着工作目标不明确、薪酬激励机制不完善、激励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现已提出健全人事管理制度、改进薪酬激励机制、采用多样化激励手段的措施,可以为缓解当前难题提供参考。在今后的后勤管理中,高校领导者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改进激励机制,满足职工个体的实际需求,才能有效提高后勤部门的工作质量,促进高校早日实现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
[1] 林静.高校后勤激励机制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07).
[2] 李文辉.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03).
[3] 郭林松.高校后勤薪酬体系优化研究[J].杭州電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03).
作者简介:卢金星(1990.03- ),男,汉族,广东惠来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校园管理部,本科,研究方向:行政后勤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75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