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泰安市冬小麦高产优质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生产水平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我国小麦种植可分为春小麦与冬小麦两大类,其中冬小麦耐寒性较好,在长城以南有着广泛的种植。山东省泰安市是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冬小麦产地,为促进泰安市冬小麦产量的稳步提升,提高冬小麦生产的技术水平,本文將针对泰安市冬小麦高产优质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冬小麦;高产优质;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
  泰安市在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究上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2019年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一冬小麦试验田成功以亩产828.7kg打破了全国冬小麦生产记录。对泰安市冬小麦高产优质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有助于总结冬小麦高产经验,对于冬小麦栽培技术水平的创新提升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一、通过科学选种育种提高产量
  冬小麦品种选育对其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进行冬小麦栽培时一定要严格做好环境分析、小麦品种特性分析等工作。根据实际条件科学选种,或培育改良品种,确保所选择栽培的冬小麦品种具有良好的病虫害抗性以及较高的产量。目前泰安市种植较广,且产量较高的主要有济南20号和淄麦12号等品种,在实际选择时,农户可根据具体生产需求,对小麦品质的要求等,合理进行选择,以保证产量和生产收益。
  二、做好整地和土壤改良工作
  冬小麦产量与品质与土壤条件有很大关系,不同类型土壤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以泰安市现有土壤类型为例,主要有褐土、棕壤土、砂姜黑土、砂质潮土几种,其中褐土土壤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最高,其次为棕壤土,但棕壤土产出冬小麦品质更佳,因而也最为适合冬小麦种植应用。另外两类土壤条件下,冬小麦生产的产量和品质都不太理想,在实际种植冬小麦时,需要进行人为改良,才能保证生产效益。在冬小麦栽培生产前,还必须要做好整地工作,提前对土壤进行翻耕,同时清除杂草、垃圾、石块等,翻耕过程中进行土壤消毒灭菌以及虫卵灭杀工作,并根据所选小麦品种施足底肥,为冬小麦种植后的生长提供良好基础条件。
  三、选择科学、绿色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对于冬小麦产量、品质以及生产管理成本都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冬小麦耕作方式主要有平作和垄作两种,其中平作方式由于不需要起垄,前期操作较简单,因而应用更广泛,但存在着水肥资源利用率低,栽培管理过程中对人力成本投入需求较大等不足。通过对泰安市冬小麦栽培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垄作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冬小麦抗病能力,实现冬小麦的高产,并且在栽培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化肥农药需求量,这对于实现小麦无公害生产也是非常有利的。因而,要实现小麦的增产提质的目标,可以选择垄作方式进行耕作。
  四、做好田间水肥管理工作
  水肥条件对冬小麦生产是非常关键的,在冬小麦栽培过程中,必须要落实好田间的水肥管理工作,保证冬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给,促进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提升。氮肥施用应遵循足量、适时、适度的原则,一般每亩小麦施用氮肥总量在220~240kg时,小麦产量和品质最为理想,但具体施肥量还需根据土壤肥力条件而定。氮肥追施的时间也应科学把控,在春季小麦拔节期进行氮肥追施,最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但要注意关注当年气温及降水条件,合理调整施肥时间,避免异常高温、降水等因素的影响。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也有助于小麦的增产提质,钾肥施用要注意与土壤中原有钾含量相协调,还要考虑不同小麦品种对于钾的需求差异,灵活确定施用量。
  田间水分管理应当根据实际土壤条件、降水条件、小麦生长需求综合确定,泰安市所处地区春季干旱,因而春季灌溉量和灌溉次数要充足,保证土壤含水量。但也要避免过度灌溉,最佳灌溉次数以起身、拔节、孕穗三次灌溉为宜,这样最有利于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并能够减少水资源和灌溉成本的浪费。此外,田间灌溉过程中,还可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手段,如喷灌、地下管道输水灌溉等,以进一步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栽培成本的目的。
  五、做好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病虫害是威胁冬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冬小麦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过程中,还应当积极运用现代化技术方法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种子包衣处理防治病虫害。种子包衣是利用含有药物成分的种衣剂包裹种子,再进行播种,种衣剂在播种后可缓慢释放药物,伴随种子生长而被其根系吸收,具有药效长,毒性小,吸收充分,环境危害低等优势,可以有效提升种子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以其取代传统农药拌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实现无公害栽培的目标。
  适当使用化学药物防治冬小麦常见病虫害。影响冬小麦生长的主要病虫害类型包括蚜虫、倒伏病、叶枯病、赤霉病等。针对蚜虫可选择安全性较高的乳油农药加以防治,或使用吡虫啉药物稀释液喷施加以灭杀。针对倒伏病可采用农药可湿性粉剂稀释后喷施,并配合有效的水肥管理,提高小麦植株生长健康性,保证其抗倒伏能力。针对叶枯病可在灌浆期施用粉锈宁等农药加以防治。针对赤霉病则可通过喷施多菌灵稀释液进行有效防治。
  采取生物防治技术,实现无公害栽培。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研究的主要方向。生物防治手段的运用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减少环境危害性。在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实践中,可利用含有病菌抗体生物抗菌素改善冬小麦植株抗菌能力,减少病害发生;也可根据冬小麦主要害虫生物特性,利用仅对害虫有危害性的微生物病原体制作微生物杀虫剂,在灭杀害虫同时,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还可适量引入冬小麦主要害虫的生物天敌,利用生物相克的自然规律,缩小主要害虫的种群规模,降低虫害的影响。
  六、结语
  影响冬小麦产量品质的因素较多,在实际栽培种,应当从多角度予以把控,对小麦品种进行优选,做好整体和土壤改良工作,科学选择耕作方式,合理进行田间水肥管理,并落有效开展病虫害防治,从而为冬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小麦栽培环境影响的分析,采取无公害的栽培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各类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标,毛豪仁,段红霞.浅析优质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8(7):51.
  [2]赵晓雯.河南省小麦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7(14):48.
  作者简介:王苹(1976-)女,汉族,山东东平人,东平县州城街道农业生产服务队,助理农艺师,大专,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28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