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姜显微
摘要: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多受到高校的重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也在不断地提高。文章介绍了创新创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体系、教育氛围方面存在的缺失,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2-0158-02
随着教育部对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视和积极的鼓励,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对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发挥办学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两部分组成,即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创新是指运用现有的思维模式创造出新的、有别于以往的常规的事物和方法并能从中取得一定成效的行为。创新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新思维、新发现、新路径,充分体现了人类高级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根据创新概念的界定,创新教育指为了培养人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而进行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是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激励和培养的教育形式。创业是指开创基业或创办事业,是存在事业心的个体充分利用现有的机会进行有利事业发展的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定义是:“创业教育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及技术、化交、管理技能”。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学生而言,为了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转变创新思维模式、开创创新创业个性、提高社会实践能力而采取的灵活多样的实践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具备创造新型公司或企业的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导向性。创新創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素质,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创新创业实践技能,因此对大学生创业方向和创新思维模式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树立创新创业正确的三观意识。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教育模式,需要对其教育过程、实践目标、实践内容等方面具有全新的规划,因此其教育方案的制定既要保证目标建设的全局性,又要保证教育改革的前瞻性;既要保证教育知识的整体性,又要保证实践技能的功能性,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普遍性。近几年,高校特别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开始将创新创业作为一门课程走进学生的课堂。创和新创业实践锻炼和活动由少数高校精英学生的教育变成了全校全员的教育,改变了以往只针对少数有创业意向或创业天赋毕业生和在校生而言,以一种大众的模式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当中。通过对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能够对创新创业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这种教育的普遍性不仅局限于高校,中小学生也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和意识。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扎实的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创业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论性教育。如果这种教育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性探讨。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效能,因此在注重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在实践中夯实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将所学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去指导实践。
第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灵活性。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其教育形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进行教育和引导,其教育素材也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根据教育环境对其教育内容进行因地制宜地进行筛选和整合,可以根据学生的教育需求进行教育素材的选择和设置,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实现教学设计的多种可能性。
二、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缺乏完整性
虽然各大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列为高校课程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其由于开展的时间比较晚,在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设置上还比较浅薄,课程知识比较浅显,停留在表面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再加上创新创业灵活性的特点,创新创业教育的范围不够广阔,与缺乏相关领域知识的衔接和实践的培养,使创新创业教育只能是初级的启蒙式教育。甚至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理论性的教育,流于形式,对实践操作少之又少,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明显。再加上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渴望度比较高,创新创业知识的求知欲进一步增强,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全面性。此外高校对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存在滞后性和不完整,对其政策的解读一知半解,大多数学生对国家相关政策了解地不够透彻或者掌握不足。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不健全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组织管理部门不完备。许多高校组织管理部门设置简陋,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工作分工和业务混淆现象严重,缺少专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般由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处负责,与教务处的联系缺失,导致非教学管理部门对创新创业教学管理过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影响全校的整体教学规划。其次教师匹配缺失。高校从事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或辅导员为主,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不足,而具有创新创业指导证的指导师或者咨询师少之又少,师资力量不足时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再加上很少聘请资深的创业师进行讲座和授课,任课教师长期得不到培训,闭门造车的现象比较严重从事。最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记性,课程体系设置过于简便,零散混乱,难易程度分配不均,与各学科之间的衔接不密切,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和专业性。 (三)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浓重
在设施方面,当前,许多高校都已经建立自己的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给学生搭建了创业实践平台。但是搭建的平台只停留在初级模式,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定范围的场地,创业所需的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条件还得不到满足,高校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提供更多的物力和财力。在政策的执行方面,由于高校教师对国家创新创业政策掌握程度不足,认识程度不够,导致政策在解读不够详尽或被忽视,造成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误区和盲区加大,尤其是对于政府政策当中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支持、引导、实现途径等方面内容的执行欠缺,这无疑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道路的一种阻碍,不利于学生的创业事业的发展。同时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最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家庭,而当前社会和家庭对此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缺少必要的帮助和扶持,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造成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内动力量得不到发挥,外动力量补充不足。
三、创新创业教育解决的策略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对课程内容的编排和充实,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渗透,提高课程质量,鼓励和倡导利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模块式教学,夯实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及时了解最新创新创业信息,对政府政策进行认真学习和解读,尤其是一些地方鼓勵和扶持政策。扩大教育范围,通过学科介绍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创业意识。引用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创业典型事例作为教学案例,定期或不定期分享其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做法,增强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和热情。另一方面,高校要提高专创新创业课程的专业性,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计划,创新课程教学模式,采取企业家讲座、讨论课、模拟创业实践课、实践参观等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在提高知识储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业实践的开展储备了能量。
(二)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方面要理顺组织结构,其教育课程的实施应该是在教育处的引导下加强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处和团委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管理,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部门,设置领导管理小组和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并加强与学校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保证组织结构的顺利运行。另一方面要优化教师队伍,加强校内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巩固,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鼓励创新创业教师进行兼职创业或在企业进行挂职,积累创业实践经验和掌握企业管理模式或运行模式,用实践带动科研和教学更具有说服力,使课程教学更丰富更贴近实际。注重对专职教师数量的配比和质量的提升,鼓励专职教师进行相关资格证书的考取。同时对兼职教师进行严格删选和考核,并加强专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整体师资力量的发展。同时增加校外教师的融入,高校要积极邀请创新创业企业家、青年创业典型、成功校友进行校园讲座,聘请创新创业指导师和咨询师做教师导师,为高校教师团队提供资深经验。
(三)有效开拓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在校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创业资源构筑全面的创新创业平台,政府和高校要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投入力度,这种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政策支持等方面。建立创业科技园、孵化基地、创业服务站等创业实训平台,对创业方案、创业计划书、创业团队的组成、创业实践操作过程以及成果的展示进行全面的指导和严格的监控,扩大创业园区,配齐创业所需的硬件设施。同时要与时俱进,加大对校园网络的利用率,搭建线上线下创业平台,实现线上创新创业平台与线下平台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利用线上创业简便、低廉、快捷的优势,配合线下丰富的实体感官,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兴趣。尤其是对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创业方面为其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和资金支持。在校外,实现与企业之间的创业联盟与合作,制定联合机制,实现与企业之间的人才、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共享,使企业、学校和大学生多方共赢。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去企业参观学习和实习的机会,搭建校企实训基地,实现人才的储备和更多的创业机会。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联合吸收各自院校优势,取长补短,实现校际之间多种创业项目和相关学科知识的互通,促进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李鹏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40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