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恰当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使语文课堂“活”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迅速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恰当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交互式白板 语文 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一、创设情境,学生情感“活”起来
  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不但可以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难为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杨万里的《小池》写的是初夏时池塘中优美的景物,抒发了作者对这种美景的赞美。这一类情景诗,必须再现当时的情景画面,以感性诱导人手,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听到优美流畅的音乐,饱含感情的朗读,看到缓缓流淌的细流,倒映在池中的树荫以及刚透出一丝尖角的荷花和落在荷花上的可爱的蜻蜓。这样,让学生边听边看,音、画同步,音、形结合。这种方法,减缓了讲授的坡度,比较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进入诗的境界,童心在诗的意境中遨游,对体会诗的感情,与诗人产生共鸣[1],进而理解和掌握全诗的思想有先导作用。
  二、加以对比,语言品赏“活”起来
  法国艺术师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材语句丰富,生动形象。教学古诗《咏柳》这首古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首先播放音乐《嘀哩嘀哩》,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挂图,让学生有欢快的浓厚兴趣。理解诗歌内容时,让学生结合画面边读边评,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我还不时地用白板笔进行勾画和批注,引导学生抓住每句的主要字眼“妆、一树、丝绦、裁、似”相互讨论,理解其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后,让生根据诗歌内容(也可根据自己平时观察所得)画一幅春天美景图。这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又可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见闻有限,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差,因此,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我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思维入手,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了几块能反映出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的幻灯图片。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细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再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进一步揭示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如讲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火烧云上来了”的情景时,我出示幻灯图片,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理解这段课文,知道霞光上来时地面上的人物和动物有什么变化。当讲到“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这几段时,由于学生都没有见过火烧云的变化,因此,我先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配乐朗诵“……红通通……好像……一會一会儿……学生也边听边看幻灯片。“天空出现了-匹马……马跪……像……又来了一条大狗……在向前跑……又来了一头大狮子……挺威武……”课堂气氛十分活妖,学生不时发出“啊,好像真的一样。”的惊叹声。这样把无声语言变成了有声有色的画面和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使学生爱看、爱读,陶醉在美的享受中,调动了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由形象思维进人到抽象思维,提高了理解能力。
  三、呈现实景,加深学生印象
  大自然是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描写自然景物的课文,有河流山川、有花草树木、有名胜古迹等等,这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这一功能,调取与课文有关的风景录像,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让学生深刻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2]。
  如《日月潭》是一篇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但孩子们并没有去过遥远的日月潭,如果教师只是用枯燥的语言去讲解,并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审美教育了。在教学时,教师可先为学生放映日月潭的幻灯图片,配上优美的乐曲,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尽情地欣赏日月潭的美景,仿佛亲临美丽的日月潭,从而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
  《火烧云》一课要求背诵。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琅琅上口,读后使人有亲眼目睹之感,要让学生当场快速地、准确地记忆,借助录像可化难为易,为背诵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在指导背诵时,首先让学生看板书,把该课复述一次,要求说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让学生掌握了作者的写作顺序之后,我便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火烧云上来、变化、下去的情景,使学生的记忆神经得到兴奋,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让学生对看视频画面,自由朗读,借此强化记忆,待学生对课文基木熟悉了,我便播放课文录音和录像,让学生看着视频,听着录音试背课文,关键性的地方给子提示。这样形象的画面生动的录音,使学生联想到书中的句子、词语以及作者的感受很容易地流利地准确地背出课文。
  四、呈现过程,利于学生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介绍我国古代优秀人物事迹的课文,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很多人物并不了解。尽管有些内容提供了相应的彩图或插图供学生观察,但是学生在观察和阅读中仍然难以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关图像的连续呈现,图文结合,展示文章所写的真实事情和场景的发展、变化过程,激发学生感知的整体功能,从而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如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中的《飞夺泸定桥》一文,教师可以先借助与本课有关的电视录像,展示当时的实际过程,加深学生对课文重点名段的理解,从整体上感受了红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然后播放红军“飞速行军”、“飞夺天险”两大场景画面,在看视频的同时,让学生对相关的重点语段反复诵读、仔细品析。这样图文结合,使学生通过视觉形象对文中所描述的红军形象在欣赏的过程中领会了,从而潜移默化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居艳.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才智,2020(3):17.
  [2]李莹霞.小学语文课堂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4):
  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62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