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汽车保有量呈现逐渐升高趋势。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和日常办公的重要交通工具,在运输方式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汽车驾驶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行驶过程中,汽车驾驶人员如果不注重行车安全,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威胁到驾驶人员和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影响因素,然后论述了具体的防范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投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影响因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U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4-0-01
  汽车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员的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到驾驶的安全性。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威胁到驾驶人员和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驾驶员在进行汽车驾驶过程中,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驾驶方式,心理或生理应激作用是导致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汽车驾驶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探讨诱发汽车驾驶不安全事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预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一、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主要涉及到驾驶人员的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知觉能力和年龄有着最直接的联系。10~17岁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较差,在汽车驾驶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18岁之后反应能力逐渐增强,是汽车驾驶的最佳年龄。步入30岁之后,个体的综合能力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因此在我国的交通法规中明确指出驾驶证的考取年龄限制在70岁以下。另外年龄也会对个体的听觉系统产生一定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大,听觉能力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此外在汽车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员的视觉系统,对行车安全也有着直接影响。如果驾驶人员存在红绿色盲,在通过交通信号灯时,不能够对信号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因此在我国交通法规中明确规定色盲或者色弱的人员不能够考取驾驶证。驾驶人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分析和判断主要依据视觉系统。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加,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判断能力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这就要求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保持恰当的车速和车距。另外在汽车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员疲劳驾驶也是影响行车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驾驶人员如果处于长期的高度精神紧张状态,大脑皮层就会长时间被抑制,造成知觉系统疲劳或者视觉系统疲劳,这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2.心理因素
  在车辆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员的心理因素也会对行车安全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例如在道路上遇到恶劣天气或者突发情况之后,驾驶人员的心理素质和驾驶水平有着最大的联系。这就要求驾驶员在日常行驶过程中,注重对自身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另外在进行车辆驾驶过程中,如果驾驶员被外界的因素干扰,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驾驶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保证车辆驾驶安全,避免出现交通事故。
  3.专业技能
  驾驶人员取得驾驶资格证之后,才能够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驾驶人员在考取驾驶资格证时,需要不断加强培训和测试,培训过程主要包括了心理培训和实践操作两个环节。车辆驾驶人员只有先通过车辆驾驶基础理论知识考核之后,然后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够取得驾驶资格证。有条件的驾驶人员在考取资格证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强对驾驶技能的练习和操作,驾驶人员的驾驶技能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保证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的措施
  1.调整好生理状态
  年龄对驾驶人员的心理生理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不同年龄身体反应速度和身体素质存在很大差异。在车辆驾驶过程中,每一个驾驶人员都不能够保证自身处于一个最佳的驾驶状态。另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外界因素也会对驾驶员的生理产生一定刺激。在车辆驾驶过程中,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求驾驶人员不断对自身的生理做出调整,保证在信息收集、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失误,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在最小程度。当遇到极端天气时,应该避免驾驶机动车,应该将机动车停在安全的地方躲避。另外在进行雨雪天气行车时,需要将车辆倒车镜和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和雨水及时擦拭干净,防止对驾驶人员的驾驶事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还应该保持更远的车距,降低行驶速度。在停车过程中,首先应该应用发动机制再踩刹车。
  2.控制好自我情绪
  驾驶人员的自身情绪好坏会对驾驶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机动车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员一定要保证情绪平稳,情绪良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如果道路出现突发情况,一些驾驶人员会出现情绪焦急和精神紧张的状态。对于这种情况,就要求驾驶人员懂得如何调控自我,确保在驾驶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之后,情绪稳定不受影响。例如在结冰的道路行车过程中,很多驾驶人员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会造成驾驶员心理负担过重,从而影响到驾驶员对车辆行驶的判断。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逐漸降低车速,将车辆停止在安全的位置并缓解身心。当车辆出现问题之后,应该做到沉着冷静,做到合理处理,保证行车安全。
  3.注重提高自我驾驶技巧
  在车辆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员应该对所使用的车辆驾驶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明确每一个仪表盘上标志的含义,掌握每一个踏板的具体位置,真正做到了如指掌。在车辆驾驶之前应该对座椅进行有效的调试,保证位置合理,这样能够确保驾驶人员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好的应对来车或会车,更好的处理突发情况。另外在日常操作过程中,还应该对车辆的制动技巧进行有效的掌握。很多心理素质较差的驾驶人员,在遇到路况不好的状态下,经常会选择紧急制动,这种制度方式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会对整个制动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路面经常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特殊情况,一旦处理不准确就会引发交通事故,为此就要求驾驶员掌握正确的处理措施,针对不同的路况采用不同的行车方案。当遇到突发事件之后,首先应该保持冷静,采用合理的行驶方式,避免引发车辆交通事故。
  参考文献
  [1]夜间驾驶员行车安全影响因素研究[J].李安祺,唐阳山,陈忠炜.汽车实用技术.2019(14)
  [2]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影响因素研究[J].张德伟.河北农机.2019(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93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