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稻田生态养鱼技术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稻田养鱼是我国一种淡水鱼重要养殖方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稻田生态养鱼的技术要点,分别总结了稻田准备与鱼种的选择、养鱼设施的建设以及养殖管理方面的要点,如适时放养、合理投饵、防暑降温以及药物的施用,希望可以给相关种植与养殖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稻田养鱼;养鱼设施;饲养管理
  稻田养鱼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早出现于汉朝,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稻田养鱼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除草剂与杀虫剂、化肥的使用,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污染,是一种符合于生态农业发展理念的农业发展模式,针对其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稻田准备以及鱼种选择
  在稻田方面,应当选择面积较大、灌排便利、水源充足的水田,保证在鱼类养殖过程中不会出现水源短缺。在地形地势方面则要保证避免在雨季被大水淹没。肥料供给方面,要施加足够的基肥,并结合水稻生长情况进行适当追肥,但无需应用除草剂与农药。养鱼稻田的稻种选择要优先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应用大苗移栽的方式,进行密植。当前在养鱼稻田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品种包括农林315、辽粳371与超级稻等等。
  由于稻田水深较浅,所以空气温度对水温造成的影响较明显。在夏季,水温可能达到40℃或更高,并且稻田中杂草较多,昆虫以及底栖动物量大,所以鱼类的品种选择上,应当以耐浅水高温、性情温和、不易外逃的杂食鱼类,如鲤鱼、鲢鱼、草鱼等等,另外部分稻田中养殖鲶鱼也取得了较好的收效。
  二、养鱼设施的建设
  加高增宽田埂养鱼稻田整修时,须将田埂加高增宽,必要时采用三合土护坡。田埂高度应高出稻田40~50cm,田埂顶宽50cm以上。
  首先要对现有的田埂进行加高和增宽,如有必要,则可以应用三合土护坡结构进行建设。田梗高度应当在稻田高度的50cm左右,田梗顶部宽度保持在不小于50cm。
  鱼凼与鱼沟的开挖也是稻田鱼类养殖中的重要举措。在正常情况下,每田一个鱼凼,由田面向下进行开挖,深度在2m左右为宜,并由田间向上进行田梗的修筑,长度可以结合田块大小来决策,面积大约为100m2,在稻田间的面积占比约为8%。如果本田块较小,则可以在几块田间共用一个鱼凼,大约每亩地有鱼凼面积50m2。鱼凼位置可选择田中,避免与田梗过于接近,以免对田梗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鱼凼的建设方面可以应用条石进行修筑,也可以应用三合土护坡结构,保证每凼四周都有缺口与鱼沟相连接,并设置闸门可以控制通道的开合。
  进水口与排水口的设置点应当位于稻田角落的田埂上,从而保证进水、排水口与稻田的水流转的流畅性,并且在这些位置上设置鱼栅,避免鱼苗逃出。在拦鱼栅的建设上,可以应用木网、砂网、铁丝或尼龙网等,在安装时网状结构为弧形,并向田内凸出,为保证拦鱼栅的安装稳固性,需要插入田梗1.6m以上。左右两侧要保证扎实与稳固性,嵌入田梗两侧。为避免鱼类顶流跃逃,可以在进水口附近加上一条树枝篱笆,也可以避免杂物过多而导致的阻水问题。
  三、水稻与养鱼管理
  (一)水稻管理
  水稻管理工作以水稻施药为主,应当选择药效好,并对鱼类毒性小的药物,如杀虫手以及井冈霉素等等,并按照指定的比例浓度进行配比。在加药前将鱼沟疏通,并将水田水位提高10cm。可以在早间稻苗上沾有露水时喷洒粉剂,而水剂与乳剂则在晴好天气下喷药。药物施用时要避免落入水中,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避免药物被稀释与对鱼类造成威胁。
  (二)鱼类管理
  1.鱼类放养
  如果所放养鱼类为鲤鱼,则应当选择尺寸为3.5cm以上的当年鱼种,而鲫鱼则可以在3cm左右时即放养,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放养鲶鱼与草鱼等等。所养殖的草鱼为稻田培训品种,放养密度可控制在每亩1300尾左右,并混养鲢鱼或鲤鱼400~500尾。在当年鱼种的放养,应当在秧苗返青时即放入,以适当延长鱼的生长周期;而隔年鱼种则栽秧后3周进行放养,避免鱼吃秧苗问题。
  2.鱼病防治
  在稻田鱼类的疾病防治方面,以赤皮病与烂腮病与肠炎、寄生虫为主,在鱼类疾病防治中,应当将预防为首位,治疗次之。平日加强预防,在病害高发时节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行消毒处理。水塘温度较高时,可以每两周应用生石灰在鱼沟与鱼坑中进行均匀播撒,即可起到较好的细菌与寄生虫杀灭效果。在喂养方式上,可以应用大蒜拌料进行投喂,以起到肠炎的主作用。并形成相应的应急机制,以应对鱼类突发疾病。
  3.稻田管理
  稻田管理方面应当由专人负责,每日进行巡视管理,做好防洪、排涝措施,并严防逃鱼。在大雨天气,要避免田间水位漫过田埂,造成逃鱼。对于进水口与排水口,要注意维修工作,避免出现逃鱼现象,在晒田前对鱼沟进行疏通,如果田埂出现漏水要及时填堵。严格管理,禁止鸭与鹅类进入稻田,捕食鱼苗。
  田间水温较高,在夏季往往达到40℃,已经高于鲤鱼致死温度,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轻则对鱼类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在严重时则会导致鱼类大批量死亡。所以在水温高于35℃时即应当采取降温对策,如加深水位,或换水进行降温。
  合理投饵也是稻田养殖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进行定点投喂,食台应设置于鱼凼内,在生长期可每日上午与下午各进行一次投喂,饵量则要确保在2h内吃完;青饲料重量控制在鱼体重的1/3,精饲料投放量则控制在鱼类体重的10%。为了进一步提高鱼类产量,可以适当投入米糠、麦麸、豆饼与酒糟等等,与饲料混合投喂,对鱼類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途径。
  四、总结
  在前文分析中不难发现,近年来生态养鱼技术近年来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仅有效地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也极大程度上控制了污染,实现了绿色生产,因而受到了很多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在稻田养鱼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应的技术管理要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经济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国红,赵应峰.山区稻田生态养鱼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05):104.
  [2]祁少华.稻田生态养鱼技术的相关思考[J].北京农业,2013(30):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94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