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总结淡水小龙虾稻虾混作养殖技术,包括稻田选择、虾苗投放、养殖管理、小龙虾繁殖、水沟种草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5.9        文献标识码    B
  近年来,小龙虾稻田养殖逐渐兴起,稻虾混作便是其中一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农户经济效益。现将淡水小龙虾稻虾混作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稻田选择
  尽量选取硬泥性土埂,加宽田埂之后,先在田间开宽30 cm、深20 cm的水沟,间隔小于2 m,田间水深保证5 cm左右,沟两端除了预留收割水稻的实路通道外,还要在离田埂近处开挖深0.8~1.0 m、宽2~4 m的环水沟,便于龙虾防暑及喂食。一般沟內水深达1.0~1.8 m,沟坡在45°~60°,即坡比为1.0∶1.5~2.5。为防止沟坡坍塌,沟坡不宜太陡,为利于打洞,坡沟不宜太平。4月小龙虾繁殖期四周用高30 cm塑料膜向里倾斜30°防逃。水沟内撒生石灰225 kg/hm2消毒。稻田养小龙虾堤埂要有一定宽度,一般成虾洞穴的宽度为50~80 cm,少数达1 m以上。因此,堤埂的宽度和厚度要有一定的保障。
  2    虾苗投放
  根据虾苗大小放养量有所不同。大虾可投放虾苗225~300 kg/hm2,注意适当增加水量;规格2~4 cm的幼虾投放量为4.5万~9.0万尾/hm2。如果自繁自养,则投放小龙虾亲虾375 kg/hm2,亲虾放养后1个月内投喂鱼肉、动物内脏等优质饵料,以提高亲虾的成活率。若采用翻滚式的饲养、繁殖方式,则应一次性投放种虾苗750~1 050 kg/hm2,3~5年内不再购种投放。注意投放的亲虾个体应满足以下要求:体重35 g以上、生长期10月龄以上、体魄健壮、附肢健全、形体标准、无病无损、生命活力强大[1]。
  投放的虾苗雌雄比例一般为3~4∶1。如雄性小龙虾条件较好时,可将投放比例定为5~6∶1;较差时则定为2~3∶1。雌虾过多、雄虾过少会降低受精成功率;雌虾过少则会降低抱卵率。
  外地调运的淡水小龙虾,放养前应浸洗消毒并淋洗,浸洗时间应视天气、气温及虾体忍受程度灵活掌握。浸洗后,用稻田水淋洗3遍,再将放养虾种均匀选取投放点,分开轻放到水草较多的地方或浅水区域,让放养虾种自行进入水中。
  虾苗养殖在大田内生长最好,如暂养沟内虾苗多、密度高,可以通过虾笼诱捕转放进入大田饲养,虾笼时间不能放得太长,一般在20 min内取出较宜。虾苗全行放开进入大田时,要求稻田栽插的水草已成活并形成了一定的群落,应确保水草保持生长优势和应有覆盖率。
  3    养殖管理
  3.1    饲料投喂
  小龙虾饵料主要有2种。一是动物性饵料,包括鱼粉、虾粉、螺粉、蛋蛹粉、猪血、猪肝肺等;二是植物性饵料,包括浮游植物、部分水生植物、豆粉、豆饼、麦麸、谷类、米糠、植物油脂类、啤酒糟等。其中,豆类是最优质的植物蛋白源。
  准备充足饵料,日投料量以虾吃饱为主,以吃完不留残饵为准,动物性饲料用量占放养虾总养殖量体重的8%~12%,干饲料或配合饲料占放养虾总养殖量体重的5%~35%。饲料投在池边浅水中,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晚上投饵量占60%~70%。
  3.2    病害防治
  病害对小龙虾养殖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但关于小龙虾病害的研究则进展缓慢。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技术员多数凭借经验进行病害防治。例如“五月瘟”持续死虾但没有病变迹象,有效控制对策很有限。目前,一般的虾病预防措施是捕捞时如果小虾也进入虾笼,应一起上市销售。如此一来,体质弱的虾被捕捞,就可切断传播途径[2]。
  3.3    体质加强
  秋后到了白露,早晚气温变化幅度大,水温温差变化也较大,有些体质活力差的小龙虾,会出现螯足伸缩无力、虾体圈缩不动弹现象,也有少数在地笼或池沟边死亡的,交配及抱卵都出现低态化。因此,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时,可以在饲料中拌保健品渔药食服,每15 d 1次疗程,1个疗程6 d,以增强体质,促进交配抱卵及高效孵化率。
  4    小龙虾繁殖
  淡水小龙虾的整个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分20体节组成,除尾节无附肢外,其他附肢19对,分别为:大、小触角;1对大颚,第一、第二小颚;3对颚足;5对胸足;6对腹足。
  小龙虾具有雌雄异体典型生物学特征及显著第二性征。从腹部虾脚形状可区分雌雄:雄虾腹部第一腹足特化为交合刺,而雌虾第一腹足特化为纳精孔;雄虾颚足明显大于雌虾,雄性颚足粗大,且颚足两端外侧有红色疣状明亮突起,而雌虾颚较小,无明显疣状突起;雄虾个体也大于雌虾个体[3]。
  常年可进行交配是小龙虾繁殖的一大优势,寿命18个月左右,母虾略长。一般于10月底至翌年3月交配抱卵,5—9月为繁殖高峰期。不同水域及地理条件交配时间也有很大变化,亲虾过早交配常出现未成熟的卵子,过迟交配则亲虾卵子又会过熟老化。适宜水温一般为22~25 ℃,并且尽量避免交配季节捕捞,使亲虾抱卵,有利于孵化繁衍。交配适宜水温15~31 ℃,适应水温幅度较大。交配时,雄虾通过交合刺将精子注入雌虾的纳精囊中,精子在纳精囊中贮存2~8个月,仍能使相遇卵子受精。小龙虾的交配一般选择水中的开阔区域进行。交配以后的雌虾,表现为陆续掘穴进洞,因繁殖比较特殊,故平常生产中难见到抱孵虾,虾卵成熟以后,雌虾在洞穴内完成排卵、受精及幼体发育的全过程。   淡水龙虾在春、夏、秋季均可交配,1年可产卵3~4次,体长7~10 cm、体重15~30 g的亲虾,怀卵量达220~270粒。因大小个体等不尽相同,其怀卵量差距也非常明显。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小龙虾每年有1个产卵高峰期,主要在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但在5—6月也有少量个体产卵。达到性腺成熟红壳虾需要6~12个月;在人工投饲条件下,会缩短性腺成熟时间。一般体重达25 g以上时小龙虾便可达性成熟,体重30 g以上的个体占产卵群体的大数,体重大、活力好的虾子抱卵率高。如果生存地点水环境差,小龙虾会性腺过早成熟,造成幼虾规格较小、虾卵孵化低。
  在日常情况中,交配后已产卵的抱卵虾携其受精卵后再进行孵化需30~60 d(即胚胎发育),需消耗大量体力。因此,抱卵虾的培育和增强营养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小龙虾受精卵孵化幼虾的适宜水温一般为22~27 ℃,孵化时间长达40~70 d。出苗后幼虾应细心培育,小龙虾虾苗在培育前应及时清塘、消毒,然后对池塘注水,采用过滤式进水方式,然后泼洒经沤制的有机肥培育小龙虾虾苗天然饵料生物以供摄食。在虾苗培育时,一般幼体放养密度为225万~300万只/hm2;如选用“豆浆”法培育,则可投放小龙虾幼体240万~270万只/hm2。
  依水温不同,通常交配以后,小龙虾的卵巢再发育需60~150 d方可成熟,持续较长时间。在养殖过程中,可观察腹部与头胸甲连接位置判定性腺成熟程度,依据卵巢发育颜色变化,可分为苍白、黄色、橙色、棕色(茶色)和深棕色(豆沙色)等5个阶段。未成熟幼虾性腺显示的色泽为苍白色,此时卵细小,需经数月后方可达到成熟;基本视作成熟的卵巢呈橙色,对于先交配后受精小龙虾,一般在交配后约90 d可排卵;理想类型成熟的卵巢呈茶色、棕黑色,是亲虾选育的首选。雄虾精巢虽然较小,但在养殖水体中与雌虾卵巢基本同步成熟。另外,也可采用外界条件刺激,以利提前成熟,如逐步排干池水刺激小龙虾性腺成熟,促进亲虾交配产卵。
  在交配60~150 d后卵巢成熟,雌虾进行排卵,然后继体内受精。受精卵呈紫酱色,黏附于雌虾腹部腹足剛毛上,抱卵虾将腹部经常贴近洞内积水,使虾卵状态始终保持湿润。小龙虾幼体发育,期间可以不需要外来的任何营养供给,刚孵出的幼虾一般在母体腹部停留数月,脱离亲虾。适应条件不适时,以停留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数周,当池塘注水之后,仔虾和亲虾从洞穴中陆续爬出,有时幼体由亲虾携带进入水体进行释放。因此,小龙虾幼体孵化的成活率很高。
  小龙虾难以形成集约性生产,其分散的繁殖习性限制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小龙虾虽常年繁殖,但对个体而言,也有很多种虾却是1年仅繁育1次,尤其秋、冬季繁殖,受精卵孵化时间长达30 d,完成繁殖的亲虾必会死亡一批。
  为提高冬季成活率,越冬前多喂些动物饲料,增强体质。越冬期间,龙虾不觅食,但天气晴暖时,龙虾离开洞穴,少量觅食,可以适时投喂小杂鱼虾、螺蚌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补充体内营养,顺利度过漫长冬季。
  小龙虾受精卵一旦受精,颜色即由棕褐色变成棕色,然后至孵化之前卵粒又再酿成橘红色,一般情况下看到不透明的则为死卵,未受精的卵逐渐变为混浊白色,多脱离虾体死亡。小龙虾抱卵量少以及卵子发白主要是由于受精异常,部分卵子未受精呈白色,不久便会脱落。受精卵死亡原因有水温变化过大、清毒杀虫剂等药物刺激以及小龙虾母体中毒。当水体中溶氧量稍不足时,还易造成受精卵窒息死亡;饵料不足使亲虾营养不良也会导致受精卵发育期死亡。
  5    水沟种草
  种养水草,一方面便于龙虾隐藏,利于相互间减少争杀,另一方面对水体环境有良好的净化作用。此外,在暴雨或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的天气,水体缺氧时,有利于龙虾爬游到水草上层空间,减少体能消耗,轻松避免缺氧环境;高温天气能遮蔽阳光直晒水底,防止水体底层急剧升温,便于龙虾寻找适宜的活动空间[4-5]。
  5.1   轮叶黑藻
  种植轮叶黑藻可极大地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并且为小龙虾脱壳提供极好的隐蔽场所,芽孢在2月底至3月初的用量为30~105 kg/hm2;芽苗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用量为225~450 kg/hm2,相隔0.8~1.0 m距离条播或条插芽孢,或行距与株距0.6~0.8 m穴播。种植前期水位最好控制在0.2 m左右,种好水草后坚持每10 d培菌加改底,每15 d杀1次弧菌。9—10月轮叶黑藻出水开花结草籽,10月底至次年1月初轮叶黑藻的活力渐渐散失并腐烂,养殖户就可以收割轮叶黑藻进行捆扎放入网箱里,留到下年年初2月带籽种草,一般11月后塘头田间的滩上都是放干用水,干滩上不种草,一方面节省草种资源,另一方面利于种虾入沟打洞。轮叶黑藻是螃蟹和龙虾最喜欢吃的草类品种之一,因而应与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穿插养种[6]。
  5.2    伊乐藻
  在2月底至4月底种植伊乐藻,每隔1.5 m左右整把移栽或将整株伊乐藻切碎后均匀撒入播种区,伊乐藻活力远不如轮叶黑藻,草根浮出水面或沉在池底,草根发黑活力较差,种后水色也略差偏黑红,透明度在30 cm,需每5 d坚持调水解毒,每7 d培菌加改底。伊乐藻属于养殖前期草,难以度过高温季节,可在养殖过程中适当增加螺蛳投喂量,避免水体过混,并少量多次施肥,以保证伊乐藻对营养盐的吸收。
  6    参考文献
  [1] 李宗群,王金胜,凌君芬.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7(3):44-47.
  [2] 刘其来.小龙虾稻田养殖增产关键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17,11(23):35-36.
  [3] 姚传云,张建群.稻田养殖小龙虾综合种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4):37-38.
  [4] 施冠玉,赵凡.盱眙县小龙虾稻田养殖关键创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2):177.
  [5] 封高茂,童金炳,雷恩思.高效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模式实践与思考[J].江西水产科技,2018(6):25-27.
  [6] 佘磊.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J].水产养殖,2018,39(8):32-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2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