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高中教育现状的调查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03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西部地区,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扩大优质资源,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发展呈现极大不平衡性。
  关键词:农村高中 教育现状 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5-0-01
  一、农村高中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是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讲得多、作业多、考试多、资料多,学生独立思考少、探究体验少、主动参与少、针对性强的训练少,“高耗低效”的问题仍很突出。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得不到有效落实,学生不能很好地得到全面发展。教学目的功利化,不遵循教育规律。课程进度、复习轮次、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三年的课两年讲完,让学生吃三年夹生饭。
  二是常规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对目的等方向性问题缺少明晰的思考。我们多数学校的管理还是粗放型的,与现代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出台的各项制度不切合实际、不够科学,以至于制定制度多,贯彻落实少。对教职工重视教学管理,忽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对教师业务水平要求高,提供进修培训机会少。对学生制定制度多,养成教育少等。
  二、加快农村高中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1.合理组织教学
  一是要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分类教学。切实引导学生及其家长理性评估,合理选报科类,以便更好实施分类教学。特别是针对优生的培养,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成立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相关学科教师的合力,确保优生培养有新的突破;建立优生培养工作档案。
  二是要加强教学监控。课程标准与教学指导意见是高三复习教学的基本依据,但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遵循课标和指导意见的现象十分突出,这种盲人骑瞎马的现状令人非常忧心。学校要为所有教师配备整套课标和指导意见,特别是针对未接触过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师,必须及早地、持续地、反复地、甚至一对一地开展新课程、新课标、指导意见、新教材的通读性培训。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关系,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很多教师对教材在高考中的地位缺乏清醒认识,比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就需要有一个必要的时间量限制。教师一方面要通读教材避免先入为主的误导,另一方面也不能单纯以己学科出发衡量,而是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说历史学科,《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固然与必修部分联系紧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却与其它学科联系紧密,且更能引发学生兴趣。
  2.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推动课堂持续改革。要以差异的观点促进人的发展的高度,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和创造性,形成以“唤醒”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文化。不但要促进整体质量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个体的进步。不但要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更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现代公民的美德。
  二是要做到目标清晰可控,教学策略优化。我们各个学科各个学段,要采取课时中心策略,以能力立意制订边界清楚的教学目标,并以多元合理的教学策略来达成。要做到目标清晰可控,还要基于学生实际:要把准学生的知识基础,实现对症下药,降低教学成本;要预设各种层次性问题,实行赏识性的、内化式的、反馈式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对课堂充满信心抱有期待,从而提升教学目标。
  三是要提高学科能力的培养。高中新课程改革是顺应我国近三十年来社会变迁而实施的重大教育举措,学科能力培养要基于中学课程实际,以现实生活为基点,在情境、合作、对话中实现。语文科和外语科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政治科和历史科在很大程度上要关注对问题的解释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培养。而对理科学生而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实践操作技能上。
  3.充分重视教师发展
  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类培训考察的作用。各校要建立跟踪机制,促使教师吃透各类培训、考察、研讨会的精神,收集、利用好课件等相关资源,使教师在交流中成长。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与各校各学科联系,在信息、资料、研究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科领导的作用。
  二是要务实有效地创新校本培训。在教育策略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得到充分重视的同时,学科及其相关知识也因新教材大幅更新、新课程高考学科内深挖和学科间拓展特点而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深受应试教育影响,在知识结构、生活体验、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上存在较大的欠缺的青年教师群体,教学的技术性问题,特别是教学内容的阐释、教学行为的规范、驾驭课堂的能力仍是第一位的,大量做題、与学生同步测试仍是一个必要的选项。
  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学科组是一个学科带头人引领下的学习型组织、专业性团队,各学科要充分发挥课程理念新、高考研究透、教学实践积极的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切实改变目前学校部分学科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学校要就优生培养的策略进行共享,学校规模小、学科人数小的,可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发展中心要发挥必要的协调作用。
  4.加强对教学的管理
  一是加强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要进一步科学规范,要运用指标杠杆,点线面结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成绩提升。要化大力气进行备课上课,要遵循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学常规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要吃透课标和教学指导意见,要正确合理地处理教材,精心设计,盘活课堂,实践有效教学。“精选”、“精编”、“精讲”、“精练”是布置作业的原则。
  二是要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教师发展中心从教育共性的层面已出台了具有操作性的意见,就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了一些刚性的要求和柔性的建议。学校既要通过教科研的诠释和行政的推动来贯彻落实好,又要广泛动员教师参与,结合学校实际细化完善该制度,并使该制度的完善过程成为师生参与、理解、拥护教学常规管理的过程,从根本上强化该制度的生命力和激励作用。
  三是要加强备课组建设。要正确区分教育的共性与个性,把教学资源库建设、测量评价的研究、课堂的微格研究、学情案例分析作为集体备课活动的重要内容,可以采用“分工—合作”、“主导—参与”、“参与—互动”等不同模式的,类似项目攻关的行动加以展开。要重视对新课程新高考的研究,对新课程高考体现的本质、特点要进一步研讨并找寻对策,特别是对情景化教学、跨学科综合、作业讲评等具有实验性质的课堂要进行课例分析和逐步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54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