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礼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可塑性大的特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呢?
一、习惯的培养要从早期开始
良好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而学生入小学前后是他们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应不失时机地精心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幼儿园作为孩子步入校园的起始阶段,在这期间就应该抓好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这对于他们步入小学阶段是十分有利的。另外,小学一年级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如:认真听讲、穿戴整齐、遵守纪律、作业工整等等,都要严格要求,不迁就、不放松。这样,学生良好的习惯就可以早点养成,由此他们也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二、习惯的培养要依靠榜样的力量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榜样是老师、是同学、是家长、是名人……“身教胜于言教”这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良好习惯培养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而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另外,也可以把优秀学生作为全班的榜样,让他们在班队会上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书籍,了解名人的故事,让他们以名人为榜样,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习惯的培养要借助活动的开展
良好的习惯是在长期的反复训练中形成的,因此我们要注意从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可以领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然后开展比赛活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从而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学生学习习惯方面,教师可以每课或每日一评,及时表扬并奖励,开展“比一比看谁红星多”的活动。在班级卫生方面,要坚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卫生管理中来,定期评选最佳人员或小组。此外,还可以利用开展班会或中队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我们从小讲卫生”“文明礼貌花儿红”“劳动最光荣”“祖国多壮美”等等。这样,在寓教于乐中不但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促进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习惯的培养要注意循序渐进
任何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和学生一起要持之以恒、有步骤地逐一落实。因此,在不同年段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低年级,要培养学生注意听讲、有始有终认真完成作业等习惯;到了中高年级,就应逐步训练他们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如:主动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创新的习惯等等。这些要求要有相应的过关标准和尺度、有恰当的训练方式和要求、有训练的计划和步骤、有检查的措施和办法。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出发,抓住每一个机会因材施教。
五、习惯的培养要依靠家校的配合
家庭教育同其他教育形式相比,亲和力、感染力更强。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需要家校合作、共同完成。作为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只有持之以恒的要求、训练,才能培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优秀孩子。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取得成效的有利保证。
总之,良好的习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道路。其实,习惯就是一种能力、一种毅力、一种品格、一种修养,是学生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那就让我们教师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从小抓起,持之以恒地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7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