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80后”之后:“90后”不会产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帅泽兵 邵宁宁

  摘要:“80后”之后,“90后”不会产生。这种判断主要基于“80后”之所以产生与发展的相关因素已经不适宜于90年代生人,包括网络与文坛格局在内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不利于“90后”的产生与发展的显著变化。
  关键词:“80后”;“90后”;新概念作文大赛;网络;文坛格局
  
  自2004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正式提出了“80后”这一命名以来,已经有4年多的时光过去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小饭等“80后”知名写手的持续努力与创作方面的巨大实绩,从而使“80后”由一个文学现象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文学事实。众多学术期刊上面涉及“80后”的相关论文,清晰地表明了学术界关于“80后”文学的探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学理建设阶段。在事实胜于雄辩的逻辑下,以出生年代作为作家群体划分依据的方式再一次显现出了它的作用与效力――对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所上演的某种重要文学现象做出概括与归纳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并由此而带来了一个延伸性问题,这种状况是不是还要上演继续进行曲?即“80后”之后,“90后”是否将要产生?很多人对此流露出了一种悲观倾向。批评家晓华、汪政就曾经感慨过:“七八年前,曾在一篇论及70年代人的论文中不无调侃地问过:那么不久以后有没有‘80年代作家群’的说法呢?今天真不敢再以同样的口吻询问90年代人了。”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产生这种看法并不为奇。尽管不久之后的事实将会要证明,这种担心,似乎纯属多余。
  
  一
  
  我们首先需要讨论的是“80后”文学为什么会产生以及凭借什么而崛起的问题,然后进一步分析"80后”文学产生与崛起的相关因素是不是同样适宜于90年代生人。不能不承认,“80后”文学的诞生是有一些特殊因素的。首先是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个由《萌芽》杂志社与全国七所重点高校(后来发展为十三所)联合发起、共同举办的国内最享盛名的作文赛事,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少年写手,还包括以文学的名义,发掘与包装了80年代出生的整整一代人。它使得80年代生人很快地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旗帜与光环下,在《萌芽》杂志社与其他众多媒介的鼓动下,以群体的方式和喧嚣的声音出场,人多而势众,多声部的喧哗,一下子成为了当年的热门话题,吸引着无数眼球和相当广泛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要遏制住有人对这一庞大群体进行命名的企图,的确很难。毕竟命名尤其是命名的成功,是掌握话语权的重要表征。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就不难发现,对“80后”的写手进行命名的做法,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最初几年,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对他们的统称与概括,是新概念作家群、新概念写手、萌芽写手、青春写作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这也就是说,一个新的作家群体的生成,早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核心问题只是哪一个命名更适合于他们与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而已。一般认为,“这个‘新概念’写作群体的出现正是整个‘80后’写作群体由闲散到集中的先声。它的浮出水面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更多生于1980年后的青少年进行文学创作,从而形成一个更为广泛并拥有共同创作理念的写作群体。他们一般都出生于1980年后,我想这也是批评家将1980年后出生的写作者视做一个群体的一个原因。”“80后”这一命名经由美国《时代周刊》的绍介而迅速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此时已经是2004年2月,第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已经结束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小饭等人早已在文坛崭露头角。言下之意是,“80后”这个概念是媒体后来的追加,这一写作群体的实际生成远远早于《时代周刊》在命名问题上的一锤定音。也就是说,不是因为有了“80后”这一命名,才有了“80后”文学;而是因为先有了真实意义上的“80后”文学,才有了后来的“80后”的命名成功。所以,根据“80后”文学的命名生成过程,判断“90后”是否将要产生,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看90年代生人能否产生一个新的写作群体,迫使文坛与媒介对此进行命名的追加。关于这一点,后文将予以详细论述。
  如果说新概念作文大赛保证了“80后”文学的生成起点与铸就了这一写作群体的基本队伍的话,那么,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发展曾经同步、与“80后”文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曾经同步的网络,则无疑构成了“80后”文学在青少年中间迅速漫溢的某种动因。这就是说,网络的迅猛发展对于“80后”文学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尽管网络并非“80后”的专利,但无可讳言的是,青少年总是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一些。在某种程度上,网络似乎是为了他们而量身定做。目前活跃于网络的,也是以青少年占据绝大多数。“而来自中国互联网用户年龄统计表则显示,30岁以下占70%,24岁以下则高达53%,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一半以上。”借助于网络,“80后”文学避开了传统发表机制的束缚与老一辈作家审美趣味的影响,自由而自在,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迅速赢得了同龄人的呼应和共鸣,直到风生水起,众声喧哗。当老一辈作家、批评家不得不正视网络江湖时,他们已经通过大量实践,构建与形成了有利于“80后”文学发展的、与网络江湖有关的伦理秩序、行为准则与审美规范,“其中包括信息共享的原则、感官至上的原则以及集体主义的原则等”。“80后”占据了网络空间的制高点,以此为根基,在出版社与众多媒介的炒作下,向传统文坛发起冲击,震撼力十分巨大与冲击波日益高涨,从而形成了一个以他们为主体的、与传统文坛迥然不同而足以分庭抗礼的网络文坛。
  在某种意义上,众多“80后”写手之所以能够浮出地表,在强手如林的文坛赢得一席之地,也仰赖于“70后”作家在文坛的迅速走红与迅速退场所留下来的巨大空缺。这一戏剧性事件构成了“80后”文学得以迅猛发展的另一特殊因素。“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坛有一个不可不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一个新的作家群体的加盟,他们大多出生于70年代,所以,当《小说界》在1996年第三期首次推出一个新栏目,专门登载他们的作品时,也就含混地以‘70年代以后’这样的名目来标识了。”“70后”的命名自此被正式推出来以后,触觉灵敏的多方媒介与出版机构迅速感觉到了某种可供发掘的商业价值,从此炒作不断,所获颇丰。只是书商和出版社的做法在后来有些过于低俗与极端,以《上海宝贝》的被禁为标志,“美女作家”与“用身体写作”的噱头在吸引了无数眼球后迅速遭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道德抵制。所以,这些原本与文学本身无关的噱头在2001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式微,但却造成了对“70后”中真正有志于从事纯文学写作的人的遮蔽。商业运作抛弃“70后”这一概念而另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想法无可避免。他们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年轻的写作者。而这个时候,由新概念作文大赛与“韩寒现象”、“郭敬明现象”引发的文学与教育两个层面的强烈反响与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及因之突然兴起的青少年文学写作浪潮,也使他们终于看到了如何盈

利的希望与曙光。双方一拍即合。“80后”与“80后”文学的发展从此与商业运作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与此同时,在《上海宝贝》遇禁后,主流文坛与“70后”保持一定程度的距离,这就为“80后”写手的出场赢得了可供发展的空间。部分写手如小饭、蒋峰、张佳玮、张悦然等,在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主流文坛前辈作家的大力提携而登上了文坛。在文坛与市场之间自由行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即保证“80后”文学得以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条件,在这个时候基本上臻于成熟。
  
  二
  
  由上所述可以清晰地看到“80后”文学产生与发展的奥秘所在与大致过程:先由新概念作文大赛发掘与培育出最为基本的写作队伍,然后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搭乘网络快车,形成一定声势;利用“70后”作家退出媒介视野与主流文坛的契机,快速跟上,填补空缺。这就是“80后”文学产生与发展的“三部曲”。探讨这些特殊因素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没有更多的意义。但是,对这些特殊因素予以充分关注,则是学术研究与学理判断的应有之义。因为这涉及到了对未来文坛风向的估计,尤其是“80后”之后,“90后”是否将要产生的关键问题。而我们之所以做出了“80后”之后,“90后”不会产生的结论,也正是基于这些考虑。
  首先,新概念作文大赛自举办至今,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与《萌芽》杂志社一道,发现并培育出了很多个拥有一定写作天赋的文学爱好者;在大赛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也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权威性质与日俱增,人们对新概念作文大赛与大赛获奖者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在事实上构成了新概念作文大赛自我超越的两个负面因素。一是外部意义的其他作文赛事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挑战与超越的日益不可能。失去了外部的强有力的刺激,内部的发展与变革就无从谈起。最近几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仍然延续了固有的运作程序与审美倾向,从而引起了外界的质疑与批评。二是内部意义的后来的获奖者超越前面的获奖者的难度越来越大,引起轰动效应的可能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90年代生人所面临的困境就展露无遗了:利用其他作文赛事出道的希望渺茫与通过新概念作文大赛赶超前人的难度空前加大。在某种意义上,新概念作文大赛实际上成为了更年轻的写手走向成名捷径的障碍。从韩寒开始,经由郭敬明、张悦然、李海洋,自第七届的马中才结束,文学才华谁优谁劣暂且不论,但名气的确一代不如一代。新概念作文大赛组委会与《萌芽》杂志社“造星”的力度不可谓不越来越大,影响却越来越小。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它实际上已经意味着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造星”能力的逐渐衰竭。这也不难理解。绝大多数后来的参赛者,为了赢得想要赢得的奖项与荣誉,就不得不以迎合固有的审美倾向与评委的口味为能事,从而极为注重对前几届获奖作品的学习。只是很可惜,“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即使承认后来者拥有某种超越的可能,至多也只能是这样一种情况,即某个或少数几个天才的横空出世,却绝对不可能有很多人、很多90年代出生的文学爱好者以群体的名义集体超越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写作者。这种情况让人无法想象,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90后”萌芽的可能。相比之下,“80后”的萌芽则幸运得多。因为开头几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就是从他们开始的。除了郁秀的《花季雨季》和许佳的《我爱阳光》,之前的未成年人写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不存在如何超越的压力,或者还可以说,超越郁秀与许佳的稚气也很容易。所以“80后”一出场就引人注目,而且是以集体的名义,形成声势,构筑群体。
  其次,外部环境也发生了不利于“90后”产生与发展的显著变化。
  一是网络。正如前文所言,网络江湖发展到了今天,有利于“80后”发展的相关伦理秩序、行为准则与审美规范已经建构与形成。面对高度成熟的网络空间,90年代生人已经失去了在网络文学掘取第一桶金的宝贵时机。或者也可以说,成名于网络文学世界的可能较80年代生人要小得多了。站在80年代生人的尾巴上,对于90年代生人来说,此路已然不通。更为常见的情况反倒是,部分90年代生人紧紧跟随“80后”的脚步,做拾人牙慧之举,成为了“80后”的外援与有益的新生力量的补充。就像当年春树和李傻傻在“诗江湖”网络论坛摸爬滚打,在沈浩波与“下半身”的影响下日益浅薄庸俗,紧随“70后”的脚步一样。而网络江湖对于文学的较为功利性的惯常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本就薄弱的90年代生人之于文学的信仰。缺少虔诚与信仰,就缺少必要的理论积累与互为的交流和沟通,缺少文学方面的心有灵犀与心领神会,缺少热心和赤诚,缺少付出的勇气与献身的精神,从而也就缺少了形成紧密群体的合力、凝聚力与向心力。反观“80后”,无论是“病孩子”、黑锅论坛,还是后来迅速声名鹊起的苹果树中文原创网站,至少在网站开创初期,“80后”是不是将要进入历史舞台还尚未可知,功利性的考虑仅在其次,更多的是依靠80年代生人之于文学的理想与热情,来维持网站的运转的。
  二是文坛格局。“80后”文学的迅猛发展,也得益于“70后”的被迫退出与被遮蔽。从文学史的发展线索来看,也可以发现,“80后”文学是承接“70后”的脚步而走上文坛前台的。“70后”在一个时期内的迅速走红与迅速退场,都给予了“80后”文学以足够多的机会与启示。在这个过程中,“80后”写手充分吸取了“70后”被遮蔽的经验教训。“80后”写手舍弃了“70后”作家那种惯有的对于身体的挖掘与迷恋,尽可能地与消费至上主义,与时尚的炫耀和裸露的欲望保持一定的距离。那种“70后”写作中常见的欲望泛滥化景观已经消失了。类似女性身体的泥淖和“蝴蝶”的尖叫、毫无禁忌的性描写等等,是“80后”文学绝对避免涉入的题材。到目前为止,“80后”文学也的确没有涉性。因为绝对避免触及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的道德底线,“80后”的迅速退场就无从谈起。与此同时,部分“80后”写手还通过种种努力,密切了与主流文坛的联系。包括小饭申请加入上海作家协会的成功与张悦然成为了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这两种迹象都表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写手将会逐渐融入主流文坛的中心地带,而不会始终游移于文坛的边缘。然而一个文坛的容纳能力总是有限的。“80后”不退出,90年代生人进入其间的难度就会加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写作的炒作旷日持久地进行到了今天,即使是最爱阅读未成年人作品的读者,恐怕也产生了审美疲劳。从而对90年代生人的作品有了更为苛刻的标准与更为挑剔的目光。“曾经打造过郭敬明等‘80后’作家群的国内‘青春文学’品牌发源地春风文艺出版社,过去一直是通过各种作文大赛选拔文学苗子,如今‘90后’的这批孩子也进入了编辑部的视野。这些专业人士对‘90后’的看法多了旁观者的冷静与过来人的规劝。”不难看出,出版社对未成年人作品的热情已经在迅速降温,理性思考在不断增强。缺少了出版社的推动与媒介的毫无原则的吹捧,这也是“90后”不易形成的某种原因。
  
  三 结语
  
  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文学史上的诸多命名,无论是理论的先导,还是后来的归纳、概括与总结,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素,受当时的多方面因素所制约。缺乏对具体条件与时代整体氛围的把握,对已有命名方式的全盘照搬就只能是人云亦云,毫无新意。说到底,文学史上的任何一种命名方式,都只能适用于特定的时代与偶然形成的作家群体。从来没有哪一种命名方式,能够无穷无尽地延续,套用在无穷无尽与生生不息的文学爱好者身上。从这个意义上,也不难做出“90后”不会产生的判断。而即便是“80后”这个命名也是在事实胜于雄辩的逻辑下,人们被迫接受的。“‘80后’这个概念现在看并不十分准确,包括‘80后’的作者自己也很不满意,但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概念来替换。”显然,这样一种权宜的做法与多方面妥协的结果,表明了“80后”这个命名仍然是不够完善与不能够让人充分信服的,也表明了这种命名方式有被替换的可能与空间。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认,这种命名思路也许能够在许多年后重新提及,但是至少在眼前,要想就这样不假思索、不加条件地套用在90年代生人头上,的确很难。90年代生人就算能够很快形成一个新的写作群体,他们也绝对不会接受这种弱智的游戏。
  
  责任编辑 陈 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33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