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 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鲍 勇
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已经到了攻关阶段,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人民以及社会的共识。新医改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即在农村要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人才培养和巩固合作医疗制度;在城市建立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打牢基础、改善条件、提高水平,不让大医院有“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实际上,《关于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构建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理、配合密切、互为补充、双向转诊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将是今后新医改工作的重点。笔者理论结合实践,积极构建了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即“54321模式”。
“5定”:即定首诊医院(社区)、医疗保险费用、医疗质量、公共卫生、服务人群。定首诊机构要注意的是首诊机构应不分形式和体制,实施介入制度。不管机构是医院或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经过考核和准入达到要求就可以承担该重任。医疗保险费用要考虑付费形式,即是按照项目付费还是按照病种付费。同时,要考虑付费比例,就是在不同的医院(社区)就诊要有不同的报销比例。另外,医疗质量要保证,不管在医院还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应该按照临床指南实施临床治疗。在定公共卫生方面,首先要界定服务项目,在界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流程化管理。最后,服务人群的确定方面可以按照两个方面进行试点:一是按照行政区划,即利用行政人口的划分开展服务,例如在城市以街道办事处的区划开展工作;二是可以按照服务的可及性开展服务,例如可以利用15分钟服务圈进行区划开展工作。
“4付”:即政府、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和个人四方付费。政府首先要提供公共卫生经费,公共卫生经费的数量要先论证公共卫生的项目,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流程化研究,然后制定费用的标准;保险机构付费是关键环节,不仅要测算数量,更重要的是确定保险付费的起步线、共付线和封顶线;医疗机构即首诊医院(社区)进行付费是增加机构费用意识,一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同时又有总额拨付的形式,经费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实施首诊的医院(社区)在一定的情况下付费有助于经费的控制;个人方付费,主要目的是增加个人费用意识,告诉人们在任何情况下,政府在医疗方面都不能全部免费,人们要支付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
“3督”:即政府、居民、社会三方监督。首先是政府监督,重点在机构的介入监督、机构的运行监督和机构的产出监督,政府监督医疗机构的第一时间救助病人的能力。居民监督的关键是在满意度和幸福度方面,社区居民在获得服务后的感受是该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会重点评价机构服务的反应性,特别是在“以人为本”的流程化服务方面是否合理和谐。
“2转”:即首诊医院(社区)和综合性医院双向转诊。首诊机构和综合性医院双向转诊重点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是双向转诊的政策层面,比如医疗保险机构和政策的介入,卫生行政的干预和政策界定;第二是制度方面,双向转诊的双面机构要有一定的制度约束,比如进行契约式管理和实施;在两个机构配合形式方面,要采取多种关联形式,比如在人才带教等方面的考虑。
“1管”:即健康管理。首先,根据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我们要以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准则;另外,卫生部也要求实行“健康中国2020方略”;第三,当前在社区层面慢性病已经成为居民最大的疾病负担,而抑制慢性病蔓延的最有效方式是实施健康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7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