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桑黄多糖对免疫细胞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柳徵 张 佩

  [摘要] 桑黄多糖(Phellinus linteus)是生于长桑树干上的一种真菌的多糖提取物,在免疫细胞的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刺激B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提高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的活性,本文将就桑黄多糖如何调节免疫细胞等方面作以简要阐述。
  [关键词]桑黄多糖;免疫细胞;提取纯化
  [中图分类号] R285;R96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2-23-02
  近些年来真菌中提取的多糖类化合物作为免疫应答修饰剂广泛地应用于抗肿瘤、抗氧化等的免疫治疗中,桑黄多糖(Phellinus linteus)由于毒副作用小、作用机制独特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桑黄作为中药材最早记载于我国的《本草纲目》,味微苦,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等。自然学科中属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目,主要包括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裂蹄针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鲍氏木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三种[1]。与其它云芝多糖、香菇多糖、裂褶多糖、茯苓多糖等临床药用真菌一样,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很多研究表明,桑黄多糖提取物(桑黄多糖)对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发挥积极作用。由于桑黄资源稀少,开发较晚,国内外对其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所以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以期望得到确实的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机理,而将它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就桑黄多糖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研究近况作一简要综述。
  1桑黄多糖来源及提取纯化
  桑黄作为中药材在我国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子实体入药,俗称桑耳、桑臣、胡孙眼。其子味微苦,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可应用于气滞胃痛、脾虚泄泻等症。《中国药用真菌》中记载,桑黄是生于长于桑(Morusalba L.)树干生长的一种真菌[2],现在广泛指同属的一些种类。桑黄在国内分布于东北、西南、西北地区,范围较广,在国外主要分布于韩国、东南亚、澳大利亚、美洲等地。品种包括桑树桑黄、桦树桑黄、杨树桑黄、松树桑黄等。很多研究表明,桑黄多糖提取物(桑黄多糖)对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发挥积极作用。与其它药用真菌一样,其水提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类物质。
  桑黄亦为真菌的一种,采用食用菌多糖的提取方式应用与实验研究,包括从子实体和从深层发酵培养物中提取两种方式。窦茜茜[3]等应用热水浸提法从桑黄子实体中提取粗多糖的方法,其多糖提取率为3.26%。郭树凡等也研究了用热水浸提,并结合超声波处理的方法从桑黄子实体中提取粗多糖的工艺,其多糖得率为4.65%。刘安军等研究了“超声波+复合酶法”预处理,再进行沸水提取的工艺,其多糖得率高达6.70%。杨全等研究了采用热水浸提法从桑黄新鲜菌丝体中提取多糖的方法,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用50倍量水,温度为90℃,煎煮2h/次,共提取2次;多糖得率为2.11%,目前认为用这种工艺提取水溶性多糖的方法易行,方法重现性好,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多糖需求。
  
  2桑黄多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对免疫系统
   的影响
  2.1桑黄多糖对B淋巴细胞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桑黄多能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MSLs)的增殖,随着桑黄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殖明显,这表明桑黄多糖是MSLs有效的激活剂。应用流式细胞计量术分析显示影响的主要是CD19+细胞而不是CD3+细胞,这表明桑黄多糖的靶细胞是B细胞而不是T细胞。桑黄多糖还能提高鼠B细胞的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从而增强免疫反应,亦随着桑黄多糖的浓度增加而增加[4]。
  2.2对巨嗜细胞的影响
  ①通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可以证明,经桑黄多糖处理的巨嗜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有所上升,并且有统计学意义,桑黄的最佳计量是200 mg/(kg・d)[5]②在对肝纤维化大鼠实验时发现服用桑黄后,血清IFN-γ水平提高1 倍以上。为了进一步阐明桑黄对IFN-γ的影响,通过体外培养IFN-γ主要来源细胞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s),发现桑黄在低浓度时就能增强 PMNCs 产生IFN-γ,且在(0~200)μg/mL 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特征[6]。后又再进一步对PMNCS作了研究,试验采用双抗夹心酶标法(EL ISA)检测IFN-γ,发现桑黄对PMNCs 分泌IFN-γ有直接诱生作用。而IFN-γ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能抑制前癌基因表达,阻止肿瘤细胞从G0 期进入G1 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还能诱导T 细胞辅助抗体产生,增强细胞毒T细胞和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IFN-γ还能作用于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7]。
  2.3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
  对MCA-102荷瘤小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桑黄多糖能明显提高脾和腹股沟淋巴结T细胞产生Th-1(helper T cells)和减少Th-2 细胞因子的(IL-4)产生,并在机体处于肿瘤引起的免疫抑制状态下能提高CD4t和CD8t T细胞的产量,增强抗肿瘤作用[8]。IL-12强大的免疫增强作用,它可以诱导Th1的活化,在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方面起关键作用[9]。桑黄多糖给药能刺激脾和腹股沟淋巴结IL-12的产量,因此PG给药能调节TH1的增殖[10]。
  2.4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细胞的影响
  体外试验证实,对小鼠的脾细胞加入定量的桑黄提取物培养后,乳酸脱氢酶法测NK细胞活性升高,用MTT 法测LAK细胞杀伤活性升高也超过正常小鼠的水平,说明桑黄能够增强NK细胞和LAK细胞的活性[11]。
  2.5对细胞因子及其他炎性因子的作用
  用桑黄多糖处理过的淋巴细胞的IL-8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增强诱导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和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组织的吸附,并提示桑黄多糖在增强IL-8功能中起作用。用桑黄多糖增强内皮生长因子、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金属蛋白酶9、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趋化蛋白2、IL-6、IL-1β的表达,IL-1β诱导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趋化因子,IL-6刺激B细胞增殖。通过这些因子表达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
  3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目前研究认为,桑黄多糖对免疫细胞调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发现桑黄多糖还可以抑制肿瘤生长、降低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12,13],改善骨髓损伤[14];从桑黄菌中提取的免疫调节蛋白多糖还能预防和治疗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症,如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研究结果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桑黄多糖在许多免疫细胞调节方面仍有着广阔的研究领域。综上所述,尽管对桑黄多糖的各种药理作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还有一些机制和其他的药理作用并没有被我们所清楚和知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阐明。
  [参考文献]
  [1] 郑立军,王清,季俊,等. 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19(3):61.

  [2] 赵永芳. 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70- 91.
  [3] 窦茜茜. 桑黄多糖的研究进展[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32(2):36-38.
  [4] Gi-Young Kima,Soon-Kew Parkb,Min-Ki Leeb,Proteoglycan isolated from Phellinus linteus activates murine B lymphocytes via protein kinase C and protein tyrosine kinase[J].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2003,3(9):1281-1292.
  [5] 车会莲,孟繁岳,杜杰,等. 桑黄提取物对肿瘤生长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79-81.
  [6] 张万国,胡晋红,蔡溱. 桑黄诱生γ-干扰素与抗肝纤维化[J]. 中医药学报,2002,30(6):22-24.
  [7] 张万国,胡晋红,蔡溱. 桑黄增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γ-干扰素的研究[J]. 基层中药杂志,2002,16(3):5-6.
  [8] Yun Seon Songa, Sun-Hyoung Kimb, Jae-Hoon Sa c. Anti- angiogenic,antioxidant and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ion activities of the mushroom Phellinus linteu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3,88(1):113-116.
  [9] Schnrr M,Galambos P,Scholz C, Tumor cell lysate-pulsed human dendritic cells induce a T-cell response against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s,an in vitro model for the assessment of tumor vaccines. 2001,61(17),6445-6450.
  [10] Yun-Hee Shon. Antimutagenicity and induction of anticarcinogenic phase II enzymes by basidiomycete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1,7(1):103-109.
  [11] 李宜明,沈业寿,季俊虬,等. 桑黄菌质多糖的固态发酵及其抗氧化作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12):1580-1583.
  [12] Banchereau J,Briere F,Caux C,Immunobiology of dendritic cells[J]. Immunological Reviews,2000,18(4):767-811.
  [13] RissonMC,Soumelis V,Kadowaki N,Reciprocal control of T helper cell and dendritic cell differentiation[J]. Science.1999,283(19):1183 -1186.
  [14] Maldonado-Lopez R,De Smedt T,Michel P,CD8 alpha+and CD8 alpha-subclasses of dendritic cells direct the development of distinct Thelper ells in vivo[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1999,189(3):587-592.
  
  (收稿日期:2010-03-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9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