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应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57例在我院接受间歇性外斜视治疗的儿童患者并将之分为探讨组(n=29)和参考组(n=28),探讨组患者应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参考组患者应用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结果:探讨组患者正位率明显较参考组患者高,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4.3082,P=0.0173),2组患者欠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75,P=0.0729),2组患者过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97,P=0.0881)。探讨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0%,参考组为7.14%,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74,P=0.0710)。结论: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应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可使其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儿童间歇性外斜视;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2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初期在视远或者疲劳时出现斜位,由于双眼融合功能不稳定,因而斜视角易出现较大变化,随着病情进展,逐渐丧失代偿能力并出现恒定性斜视,对患者正常生活以及学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其视功能。此次研究旨在探讨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患者应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的效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抽取57例在我院接受间歇性外斜视治疗的儿童患者,其单眼视力均不低于0.3,双眼视力差均未超过2行,排除并发麻痹性斜视、垂直性斜视患者、有眼内手术史患者、有斜视手术史患者。根据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探讨组(n=29)和参考组(n=28),探讨组男性16例,女性13例,8至18周岁,平均(13.1±2.4)岁,参考组男性15例,女性13例,8至18周岁,平均(12.4±2.7)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经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视力、裂隙灯、眼底等常规检查,给予屈光不正患者医学验光矫正,应用交替遮盖法+三棱镜法检查患者矫正后5m、33cm距离斜视度,排除麻痹性斜视、垂直性斜视等,根据患者视远以及视近斜视度进行矫正。探讨组患者应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常规消毒以及开睑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对患者进行局部结膜下浸润麻醉,选取近穹隆部Parks切口,剪开球结膜,钝性分离筋膜,斜视钩从切口部位钩取外直肌,然后对节制韧带以及肌间膜进行游离,应用可吸收缝合线在肌止端2mm部位以6.0双头铲针进行肌肉套环缝合,剪刀离断外直肌,然后自原肌止端向后于巩膜表面对需后徙距离进行测量,外直肌后徙固定于浅层巩膜,缝合球结膜切口。参考组患者应用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同样行常规消毒以及开睑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对患者进行局部结膜下浸润麻醉,选取近穹隆部Parks切口,应用斜视钩从结膜切口钩取外直肌,然后对节制韧带以及肌间膜进行过游离,应用可吸收缝合线在砥止端2mm部位以6.0双头铲针进行肌肉套环缝合,剪断外直肌,测量需后徙距离,肌止端缝合固定于浅层巩膜。同法钩取内直肌,测量需缩短距离,内直肌行套环缝合,缩短内直肌并固定至原肌止端,缝合结膜切口。
  1.3 疗效评估正位:内斜不小于5PD,外斜不大于10PD;欠矫:内斜大于10PD;过矫:内斜大于5PD。应用Worth四点灯进行检查,周边融合:距离33cm可见4个灯;周边抑制:距离33cm可见2-3个灯。
  1.4 项目评价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矫正效果以及融合功能恢复率、术后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 应用此次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软件为SPSS21.0,通过(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以或者t检验进行比较,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矫正效果 对比探讨组患者正位率明显较参考组患者高,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欠矫率以及过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探讨组术后无结膜切口愈合不良或者瘢痕增生,2例患者A-V征,总发生率为6.90%,参考组术后1例患者结膜切口愈合不良,1例患者A-V征,总发生率为7.14%, 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74,P=0.0710)。
  3 讨论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多在出生后6个月到四岁发病[1]。目前国内主要的两种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方式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 BLR rec)與单眼一退一截术(unilateral recess-resection,R&R)[2]。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可取得早期过矫的治疗效果,远期可获得稳定眼位,但内直肌截除后容易降低缰绳效应,会引起较大的外斜漂移等现象。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能够使生理开散眼位向外斜视发展的解剖因素得到改变,从而可使融合能力得到改善和恢复,而且手术操作难度较低,可使患者远期眼位正位率得到显著提高,能够取得理想的眼位矫正效果。
  此次研究中,探讨组患者正位率明显较参考组患者高,参考组患者欠矫率以及过矫率均明显高于探讨组患者。探讨组患者融合功能恢复率较参考组患者高,2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应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可使其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视功能的恢复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视功能锻炼康复。
  参考文献
  张伟.赵堪兴.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的立体视功能及手术时机探讨[J].眼科新进展,2002,22(5):337-338.
  楚瑞雪.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疗效[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7):748-7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686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