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16排多层螺旋CT门静脉系统三维成像在腹部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16排多层螺旋CT门静脉系统三维成像在腹部肿瘤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时间与对象为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腹部肿瘤患者。按照检查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16排多层螺旋CT与常规平扫,比较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肿瘤定位准确率,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都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部肿瘤患者而言,采用16排多层螺旋CT门静脉系统三维成像开展诊断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为后期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腹部肿瘤;16排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228-02
  在临床上腹部肿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会危及到患者的健康。应当尽快研究出更加有效地诊断与治疗对策,便于更好地治疗腹部肿瘤。而诊断环节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诊断的效果会指导最终的治疗方式[1]。多螺旋CT门静脉系统造影技术属于无创检查技术,能够对血管结构进行更加真实的反映[2]。16排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则让血管造影技术出现了新的进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时间与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以我院收治的腹部肿瘤患者为例,选择8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研究组为42例,男女分别为23例,19例;年龄介于27岁至78岁间,平均(43.1±7.5)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4例,17例;年龄介于29岁至79岁间,平均(43.5±7.2)岁,。一般资料间无明显差异,可比。
  1.2 方法
  两组采用检测的方法不同。对照组在采用常规平扫时接受扫描图像横断面重建,厚度保持在3mm至5mm之间,层距为3至5mm,重建面包含矢状面、冠状面以及其他任意平面等。研究组采用16排多层螺旋CT开展平扫及增强扫描。在掃描前的10至15min左右需要口服清水,剂量在500ml,促进胃和小肠的充盈。扫描的条件为:平扫200mA,转速为0.5s,层厚控制在10mm。增强扫描介350mA左右,扫描的总时间为15s以下。三期扫描:头足方向的扫描延迟时间为45至60s,动脉期扫描的延迟时间则是在20至25s之间,足头方向延迟的时间介于150至180s之间。需要将10mm后的扫描图像进行拆分,将其拆成1.25mm左右的图像,最终得到的图像数量大约为200幅以下。再将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采用VR、MPR等技术进行三维重组。评价肿瘤图像以及和周围其他血管之间的关系。
  1.3 评判指标
  本次研究效果所采用的衡量指标是肿瘤定位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肿瘤侵袭范围诊断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用x2来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表1为本次研究两组采用不同肿瘤检测定位方法的肿瘤定位以及侵袭范围统计结果。从表中的数据看出,研究组患者采用的诊断方法在肿瘤的定位准确率以及肿瘤侵袭范围的诊断准确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出现的这种MSCT门静脉系统血管成像技术和其他的很多血管成像技术一样,想要得到高质量的血管图像包含的因素,最为关键的是扫描与后处理相关技术[3]。而CTA扫描技术则是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从理论方面来看,层厚是越薄越好,同时必须要让扫描的时间尽可能的减少,这样也能让时间分辨率得到提升。在本次研究当中所采用的是16排的多层螺旋CT,可以获得比较薄的图像,但扫描的时间被延长,且时间分辨率也不得不牺牲。在得到了层厚为10mm的扫描图像后,还要把图像进行拆分和重组,这样在三维重组后便会得到质量更高的图像。第二,扫描的速度。在具体开展扫描的过程中,自然是追求更快的扫描速度[4]。在本次研究当中可以在5s至6s左右对全肝完成相应的扫描。这样不仅可以在增强峰值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相关扫描,得到对比度图像,同时也比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到的结果更优,图像质量也更优。门静脉血流的方向是足头的方向,所以在具体扫描时也对研究组患者采用了这个方向上的扫描,且扫描的结果也是比较满意。第三,延迟时间。确保延迟扫描时间的合理性,可以帮助改善图像的质量。但必须要控制好扫描的时间,即需要在对比剂的浓度达到顶峰之后再扫描,可以采用智能跟踪方法等,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当中并不常用[5]。
  在本次研究中也发现了采用16层多螺旋CT门静脉系统三维成像技术对于腹部肿瘤患者扫描的积极效果,发现其扫描结果与常规扫描结果相比,准确率更高,更能够为后期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对于腹部肿瘤患者而言,采用16排多层螺旋CT门静脉系统三维成像开展诊断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为后期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德辉, 李智勇, 刘晓峰, et al.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在门静脉系统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14).
  [2] 刘圣烜. 肝癌患者间接门脉DSA与16排多层螺旋CT门脉造影三维成像的对比分析[D].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3] 殷小平, 李彩英.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在腹部疾病中的应用[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0, 26(2):272-276.
  [4] 陈志林.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J]. 中外医疗, 2016, 35(6):185-186.
  [5] 徐建平.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J]. 江西医药, 2016, 51(7):708-7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84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