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与冠脉CT血管造影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要点及效果评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分别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冠脉CT血管造影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分析護理过程中的干预要点以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冠脉造影和冠脉CT血管造影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造影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配合度、图像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冠脉CT血管造影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还能获取更高的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造影;冠脉CT血管造影;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125-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因为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1]。冠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造影能否成功诊断,是由原始图像决定的,所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配合度也对造影图像的质量情况造成直接的影响,而患者的配合度和患者的心理情况息息相关,因此患者的心理情况是进行造影诊断中的关键的一环[2-3]。本文对3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冠脉CT血管造影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取得理想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实施冠脉造影和冠脉CT血管造影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7.5±6.4) 岁。试验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7.9±6.7)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如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指标、询问病史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 检查前的心理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大多数患者对此病的危险性有所了解,在进行检查之前,患者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忧虑,患者的心率情况能对冠脉造影与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产生影响。检查前,患者单独处于一个陌生环境难免会出现一些紧张、不安等情绪,这时患者的交感神经发生兴奋性增强,而患者的呼吸、心率等情况过于异常就会严重影响到检查结果。因此检查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述造影时间和CT检查时间以及检查的步骤等情况,提前告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情况,告知该情况为正常反应,不用过多的紧张,从最大程度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指导其深呼吸,使患者的神经得到放松,有效提高患者的检查中的配合度,从而使造影过程成功进行。
1.2.2 检查中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把高压注射器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调节,检查患者身上是否存在一些影像检查结果的东西,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使患者保持放松,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述屏气的方法,告知患者身体在检查过程中不要移动。
1.2.3 检查后的心理护理
检查完毕之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询问感受,告诉患者应该多喝水,因为水可以使造影剂更快地排出,安慰患者不要着急,放宽心,回病房安心休息,等待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配合度和临床造影质量。临床造影质量分为Ⅰ、Ⅱ、Ⅲ、Ⅳ级。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软件SPSS23.0 对本文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造影质量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造影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配合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配合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25/3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有学者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情况和检查中的配合情况能够直接影响检查结果[4]。因此,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安抚是极为重要的,护理人员需要拥有一定的心理沟通技巧,和患者积极有效的沟通能消除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有效的帮助患者完成造影检查,对造影质量也起到一定的保障[5]。本文对3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冠脉CT血管造影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配合度、图像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提高结果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冠脉CT血管造影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还能获取更高的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宏.冠脉造影与冠脉CT血管造影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要点及效果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237-238.
[2] 李爽,宗晓芳.心理健康指导及干预在冠脉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8,30(3):74-77.
[3] 王世会.冠脉造影与冠脉CT血管造影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要点 及效果评估[J].医药前沿,2018,8(21):260.
[4] 史金雁,王巧红,柴云花等.心理护理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6,30(21):2677-2679.
[5] 沈文,张灵敏,刘金有等.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227-12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84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