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CT及MRI诊断肝细胞肝癌病人的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对CT及MRI诊断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以期选出最为合适的诊断方法。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接诊,且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6例,分别予以CT检查(A组)、MRI检查(B组),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B组诊断符合率(93.48%)高于A组(73.91%),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MRI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效果优于CT检查,利于准确显示肝癌内部细节及其瘤外征象,但在工作中,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及需求,选择检查检查方式。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肝癌;CT检查;MRI检查;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079-01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常见类型,据统计,其发生率占全部原发性性肝癌的90-95%[1]。随着当前原发性肝癌患病率的不断上升,肝细胞肝癌患病率也逐渐增高,据报道,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所以,加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治尤为重要。CT、MRI均为疾病的常用诊断技术,但是由于操作不同,使诊断效果也不尽相同。为此,本文以我院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为例,分别实行CT检查、MRI检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46例(88个病灶),随机选自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且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方案专家共识(2011版)》,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研究,包括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23~74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MRI检查,如下:(1)检查前,向患者介绍影像学检查的作用、意义、流程、意义、配合事项等,争取患者的理解、认可,确保检查的顺利开展;(2)检查方法,①CT检查,以东芝的320CT(层厚2-5mm,螺距1-1.5)为工具,实行增强扫描+三期动态增强,即检查前,禁食6h,常规扫描上腹部,再实行增强扫描,即使用高压注射器以4mL/s缓慢推注70-120mL碘海醇,分别为动脉期25-30s、静脉期60-80s、延迟期120-180s开始扫描,待扫描结束,将图像进行冠、矢状位重建,并将数据传送至后处理工作站,包括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法、容积成像法等;②MRI检查,以GE3.0MRI为工具,常规MRI扫描检查,即矢状位T1W1(重复时间400-440ms,同波时间42ms),T2W1(重复时间3000-3025ms,同波时间102-118ms),轴位T2W1(重复时间3000ms,同波时间20ms)、反转恢复序列STIR予以检查,扫描视野200mm*200mm;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多方位成像(层厚3mm、层距0.3mm、矩阵256*256);使用高压注射器以2.5mL/s速度注射0.1mL/kg造影剂钆喷替酸葡甲胺,实行增强扫描,包括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即分别在动脉期延迟时间20-25s、门静脉期65-75s、延迟期4min后开始扫描。(3)安排两名资深影像学医师共同阅片,给出最后结论。
  1.3 统计学处理 以软件SPSS21.0为处理工具,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符合率的比较 B组诊断符合率高于A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影像学特征的分析 CT 检查:病灶边界清楚,低密度(图1);病变不均匀强化(图2);廓清呈低密度(图3、图4)。
  3 讨论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在临床上较常见,具有短期生长快、肝内及门脉广泛转移、预后差等特点,为了确保患者尽快得到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时间,如何做好患者临床诊断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CT检查、MRI检查均为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检查方法,其中CT检查,可以观察肝脏全貌,确定病灶与肝门大血管及胆管之间的关系。加之CT检查扫描速度较高,所以,能够及时检出原发性肝癌病变病灶及确定病灶处血供特点。一般认为,肝细胞肝癌CT表现为单发/多发肿块,且呈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楚,低密度,而弥漫型则以肝内弥漫结节,其边界模糊为表现。经CT平扫,可检出1-2cm病灶,但增强扫描,可鉴别区分肝细胞癌、肝血管瘤[2]。但对于脂肪肝情况下肝癌、血液循环缓慢等特殊患者,误诊率较高,导致应用受限。而MRI检查则是通过多序列性扫描,确定病灶内部脂肪变性状况,加上本检查方法的分辨率高,因此,可以准确区分小血管瘤、小肝癌的临床症状,特别是T2加权像,可见清晰地观察到病灶邊界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强扫描,能够获取血管瘤的最佳血液灌注图像,准确鉴别区分出海绵状血管瘤、局限性脂肪沉着、再生结节,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3]。结果得出,B组诊断符合率较A组高,说明MRI检查诊断肝细胞肝癌的效果优于CT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MRI检查前,需要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检查,以提高图像质量,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予以CT检查、MRI检查,后者检查效果优于前者,特别是在肝癌内部细节与其瘤外征象方面,但CT检查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建议在工作中,根据患者个人意愿,确定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洪志平.MRI联合CT对肝细胞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2):190-192
  [2] 隋义松.MRI、CT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7):81-82.
  [3] 闫铁民.CT、MRI对肝癌诊断的比较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1):160-1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84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