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安全护理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安全护理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2018年6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传统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再将2018年10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安全组,采取安全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安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感染发生率为4%,护理满意度为98%,传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感染发生率为18%,护理满意度为86%,可见,安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且护理质量优于传统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安全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安全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safety nursing model in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dmission time,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between June 2018 and September 2018 were treated as the traditional group.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easures were adopted. The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between October 2018 and December 2018 were treated as the safety group. The safe nursing mode was adopted. The infection rate, adverse reaction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10%, infection rate was 4%,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98%, adverse reactions rate of traditional group was 28%, infection rate was 18%,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86%.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infection rate of safet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raditional group,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raditional group, and nursing quality wa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group (p < 0.05).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Conclusion: Safe nursing mod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is effectiv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Safety nursing;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中圖分类号】 R56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041-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该疾病在临床上主要以改善症状为主要治疗目的,严重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会引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肺性脑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还可能引发视觉、神经等系统疾病,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疾病发展缓慢、治疗时间长,容易复发,很多患者由于长期的治疗使得心理易产生不良情绪,并且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影响治疗的效果,而且,肺心病患者也是并发院内感染、静脉栓塞、护患纠纷、跌倒、压疮等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传统的护理措施已经不能保证临床所需要的护理效果,需要以新的护理措施为肺心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本文就为此进行研究,分析安全护理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分组,一组为采取传统护理措施的传统组,一组为采取安全护理措施的安全组,每组各50例。传统组:女性患者20名,男性患者30名,患者年龄最小为62岁,年龄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70.25±5.32)岁,病龄最短3年,最长12年,平均病龄为(7.52±1.52)年;安全组:女性患者22名,男性患者28名,患者年龄最小为62岁,年龄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70.98±5.99)岁,病龄最短3年,最长15年,平均病龄为(7.61±1.37)年。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并签署了同意书。经过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后得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传统组: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病房消毒、床上用品的更换,饮食护理以及呼吸道的护理,并对患者进行用药和健康教育的指导,同时对患者的压疮情况进行预防。
  安全组:(1)划分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职责,设置每天的安全监督员,加强病房的巡视,并进行安全护理评估,对有护理安全隐患的患者做好标志[1],如有问题及时改进(2)加强交班制度的实行,每天早晚进行轮班制度,听取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意见和需求,通过有效的反馈,进行必要的整改工作(3)严格的审查相关的制度,例如查看护理相关登记本,查验抢救器材性能及运行情况,检查临床物品、药品配置情况,要求核对无误、交接清楚并注明注意事项等(4)落实责任制,将安全护理与当月奖金、年度评奖评优等挂钩,加大奖惩力度(5)加强安全护理培训,在“三基”[2]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安全护理知识技能培训,制订安全护理学习计划,强化安全护理意识,提高安全护理技能。例如:定期培训无菌技术操作的技能,加强护理安全知识和实践的培训力度,合理的进行排班,避免过度劳累造成的护理差错(6)在患者入院以及住院时均进行安全评估,对于安全指数较低的患者,需要进行重点的护理,例如:治疗依从性较低、心情状态不佳、病情严重等(7)对患者加强抗感染的预防工资,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并做好叮嘱患者的工作,加强抗感染教育的宣讲,使患者提高自主性,制定相关的感染风险管理制度[3],严格按照管理制度低患者进行无菌操作,并设专人监督,定期对使用的仪器以及病房环境进行消毒,并定期监测,稍有异常则需要进行立即的整改。
  1.3 数据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包SPPSS25.0进行本文的数据分析,本文以卡方检验对本文数据进行整理,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使用卡方检验,单位以%表示,分别观察卡方值和P值,当P值的标准点小于0.05时,则代表统计学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情况为:排除患者自身处于感染情况,均处于患者在入院期间,由于护理措施的不得当,使得患者入院的48小时之后发生感染情况,例如: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感染发生率=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总人数/该组总例数*100%。
  不良反应发生事件为:在患者住院期间,由于护理当中的不规范或者是措施不足,导致患者出现不良症状。例如:静脉栓塞、静脉炎以及肺栓塞。不良反应发生率=静脉栓塞、静脉炎以及肺栓塞发生的总人数/该组总例数*100%。
  护理质量内容包括:护理差错次数、护患纠纷次数以及患者投诉次数。质量保持率=护理差错次数、护患纠纷次数以及患者投诉次数的总发生次数/该组总例数*100%。
  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使用满意度调查表对每位患者进行发放,使其评价本次的护理满意程度,并统一收回。
  2 结果
  2.1 感染发生率比较 经不同的护理后得知,安全组: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1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名,感染发生率为4%;传统组: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4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3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2名,感染发生率为18%,可见,安全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差异显著,如下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如下表2所示,安全组:发生静脉栓塞的患者2名,发生静脉炎的患者3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传统组:发生静脉栓塞的患者5名,发生静脉炎的患者5名,发生肺栓塞的患者4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表明,安全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安全组:十分满意人数39人,基本满意人数10人,护理满意度为98%;传统组:十分满意人数23人,基本满意人数20人,护理满意度为86%,表明,在护理满意度上,安全组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见表3。
  2.4 护理质量比较
  如下表4,安全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例数、护理差错发生例数以及患者投诉发生例数均低于传统组,p<0.05,表明,安全组的护理质量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
  3 讨论
  安全护理是一种以降低患者的感染以及并发症几率,保证治疗效果的一种护理手段,在本文中,进行安全护理措施的患者[4],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患者,并且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提升,可见,安全护理相比较传统护理更有护理的价值。而在本文中,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评估,是降低感染几率和不良反应几率的重要基础,在安全护理的过程中要是某一个过程做的不到位或者遺漏,就会加重风险,所以在实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与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每一个流程顺利进行和完成,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建立一个无菌的治疗和恢复环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者由于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5],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6],并且治疗的方法多为有创操作如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气管插管等,是院内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所以对该类人群的有效护理就是为患者进行防感染、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本文的安全护理是将护理的过程渗透到每一个护理工作之中,从患者自身的感受、反馈到护理人员护理中自行发现的护理不足,不断的改进护理措施,使护理措施不断的完善,保证对患者进行安全的防护、无菌的操作以及消毒隔离[7],同时通过健康宣教,也使患者加强自主预防性,共同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合理的排班政策,保证护理人员的精力,并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共同减少护理时期出现的差错[8]。本文研究结果为: 安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感染发生率为4%,护理满意度为98%,传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感染发生率为18%,护理满意度为86%,可见,安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且护理质量优于传统组,(p<0.05),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安全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丽敏,赵秋利,赵静,等.临床护士患者安全护理自评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6):822-827.
  [2] 周淑贞,乔桂圆.手术患者对护士实施安全护理行为的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3):218-220.
  [3] 杨丽,赵丽萍.三甲医院护士的患者安全护理现状自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8):27-30.
  [4] 邱志环.浅谈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21):4150-4152.
  [5] 叶和英.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护理质量[J].世 界 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7):369-370.
  [6] 刘希晶.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4):153-155.
  [7] 李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世界 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84):169-170.
  [8] 穆欣,马琳琳,王佳,等.中文版患者安全护理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测评[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32-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84434.htm